【linux下编程】MakeFile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打击赌博最新新闻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35

看了几篇文章,整理一下心得

原文链接

http://www.itokit.com/2012/0312/73300.html 在linux上开发c++
http://blog.csdn.net/liigo/article/details/582231 gdb十分钟教程

http://blog.csdn.net/liang13664759/article/details/1771246 关于MakeFile

一些重点:
1.makefile
2.man:help
3.gdb调试器的命令
关键词:GTK(类似一个跨平台的MFC), QT, SHELL, GDB, GCC, makefile,STL


编程步骤:
   1,使用gedit,或者任何文本编辑器(最好有语法高亮,自动缩进功能)编写您的代码。
   2,编写代码时,使用标准库的函数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它已经实现的模块,或者linux系统API调用。
   3,碰到不知道的标准库,或者linux API,使用man命令查询,没有的话,到网上查询。
   4,编写makefile.
   5,在g++上添加 -g参数,加入调试符号。
   6,使用gdb调试或者打印log测试。
   7,去掉-g参数,release。
   8,结束。


Makefile

首先要知道,源程序->编译(.o)->链接->可执行文件->运行


粗略地看一看Makefile的规则。


target ... : prerequisites ...
command
...
...


target:一个目标文件,可以是Object File,也可以是执行文件。还可以是一个标签(Label),对于标签这种特性,在后续的“伪目标”章节中会有叙述。


prerequisites:要生成那个target所需要的文件或是目标。

command:make需要执行的命令。(任意的Shell命令)


核心:target这一个或多个的目标文件依赖于prerequisites中的文件,其生成规则定义在command中。说白一点就是说,prerequisites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文件比target文件要新的话,command所定义的命令就会被执行。这就是Makefile的规则。


make

根据Makefile文件编译源代码、连接、生成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

make clean

清除上次的make命令所产生的object文件(后缀为“.o”的文件)及可执行文件。

make install

将编译成功的可执行文件安装到系统目录中,一般为/usr/local/bin目录。


make是如何工作的

在默认的方式下,也就是我们只输入make命令。那么,

1、make会在当前目录下找名字叫“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
2、如果找到,它会找文件中的第一个目标文件(target),在上面的例子中,他会找到“edit”这个文件,并把这个文件作为最终的目标文件。
3、如果edit文件不存在,或是edit所依赖的后面的 .o 文件的文件修改时间要比edit这个文件新,那么,他就会执行后面所定义的命令来生成edit这个文件。
4、如果edit所依赖的.o文件也不存在,那么make会在当前文件中找目标为.o文件的依赖性,如果找到则再根据那一个规则生成.o文件。(这有点像一个堆栈的过程)
5、当然,你的C文件和H文件是存在的啦,于是make会生成 .o 文件,然后再用 .o 文件生命make的终极任务,也就是执行文件edit了。

MakeFile的一个示例

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个工程有3个头文件,和8个C文件,我们为了完成前面所述的那三个规则,我们的Makefile应该是下面的这个样子的。

edit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cc -o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main.o : main.c defs.h
cc -c main.c
kbd.o : kbd.c defs.h command.h
cc -c kbd.c
command.o : command.c defs.h command.h
cc -c command.c
display.o : display.c defs.h buffer.h
cc -c display.c
insert.o : insert.c defs.h buffer.h
cc -c insert.c
search.o : search.c defs.h buffer.h
cc -c search.c
files.o : files.c defs.h buffer.h command.h
cc -c files.c
utils.o : utils.c defs.h
cc -c utils.c
clean :
rm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反斜杠(/)是换行符的意思。这样比较便于Makefile的易读。我们可以把这个内容保存在文件为“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中,然后在该目录下直接输入命令“make”就可以生成执行文件edit。如果要删除执行文件和所有的中间目标文件,那么,只要简单地执行一下“make clean”就可以了。

在这个makefile中,目标文件(target)包含:执行文件edit和中间目标文件(*.o),依赖文件(prerequisites)就是冒号后面的那些 .c 文件和 .h文件。每一个 .o 文件都有一组依赖文件,而这些 .o 文件又是执行文件 edit 的依赖文件。依赖关系的实质上就是说明了目标文件是由哪些文件生成的,换言之,目标文件是哪些文件更新的。

在定义好依赖关系后,后续的那一行定义了如何生成目标文件的操作系统命令,一定要以一个Tab键作为开头。记住,make并不管命令是怎么工作的,他只管执行所定义的命令。make会比较targets文件和prerequisites文件的修改日期,如果prerequisites文件的日期要比targets文件的日期要新,或者target不存在的话,那么,make就会执行后续定义的命令。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clean不是一个文件,它只不过是一个动作名字,有点像C语言中的lable一样,其冒号后什么也没有,那么,make就不会自动去找文件的依赖性,也就不会自动执行其后所定义的命令。要执行其后的命令,就要在make命令后明显得指出这个lable的名字。这样的方法非常有用,我们可以在一个makefile中定义不用的编译或是和编译无关的命令,比如程序的打包,程序的备份,等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