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对比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开店做金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9:4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的体系结构分为七层

Tcp/ip分为四层

一般学习时分为五层

1.tcp/ip体系

从上到下

(1)应用层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实现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

应用层是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 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

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应用层一般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POP3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 Name Service) 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 是邮局协议第3版本,用于接收邮件。

还有万维网的http等

(2)运输层

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通过运输层来传递应用层报文

主要使用两种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单位为报文段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无连接,不可靠,数据单位为用户数据报

(3)网络层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发送数据是,网络层把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者包进行传送

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一: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 P  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 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 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 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网络测试。  


ARP 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 P ,寻找对应主机的M AC 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和DHCP服务。

(4)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严格来说不是一个独立的层次只是一个接口,TCP/IP并没有对他定义什么具体的协议。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或从网络就收数据帧,抽出IP数据报上交网际层。网络接口层可以使用各种网络,如LAN 、MAN 、WAN ,甚至点对点链路。网络接口层使得上层的TCP/IP和底层的实际网络无关。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