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gwin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征途服务端linux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2:46

基本简介

   Cygwin是许多自由软件的集合,最初由Cygnus Solutions开发,用于各种版本的Microsoft Windows上,运行UNIX类系统。Cygwin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重新编译,将POSIX系统(例如Linux、BSD,以及其他Unix系统)上的软件移植到Windows上。Cygwin移植工作在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上比较好,在Windows 95和Windows 98上,相对差劲一些。目前Cygwin由Red Hat等负责维护。[1]

   cygwin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unix模拟环境,是cygnus solutions公司开发的自由软件(该公司开发了很多好东西,著名的还有eCos,不过现已被Redhat收购)。它对于学习unix/linux操作环境,或者从linux到windows的应用程序移植,或者进行某些特殊的开发工作,尤其是使用gnu工具集在windows上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非常有用。随着嵌入式系统开发在国内日渐流行,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对cygwin产生了兴趣。

  cygnus当初首先把gcc,gdb,gas等开发工具进行了改进,使他们能够生成并解释win32的目标文件。然后,他们要把这些工具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去。一种方案是基于win32 api对这些工具的源代码进行大幅修改,这样做显然需要大量工作。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写了一个共享库(就是cygwin dll),把win32 api中没有的unix风格的调用(如fork,spawn,signals,select,sockets等)封装在里面,也就是说,他们基于win32 api写了一个unix系统库的模拟层。这样,只要把这些工具的源代码和这个共享库连接到一起,就可以使用unix主机上的交叉编译器来生成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工具集。以这些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的开发工具为基础,cygnus又逐步把其他的工具(几乎不需要对源代码进行修改,只需要修改他们的配置脚本)软件移植到windows上来。这样,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bash和开发工具、用户工具,感觉好像在linux上工作。


基本简介

         Cygwin是许多自由软件的集合,最初由Cygnus Solutions开发,用于各种版本的Microsoft Windows上,运行UNIX类系统。Cygwin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重新编译,将POSIX系统(例如Linux、BSD,以及其他Unix系统)上的软件移植到Windows上。Cygwin移植工作在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上比较好,在Windows 95和Windows 98上,相对差劲一些。目前Cygwin由Red Hat等负责维护。 

组成内容

       

      Cygwin包括了一套库,该库在Win32系统下实现了POSIX系统调用的API;还有一套GNU开发工具集(比如GCC、GDB),这样可以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还有一些UNIX系统下的常见程序。2001年,新增了X Window System。

     另外还有一个名为MinGW的库,可以跟Windows本地的MSVCRT库(Windows API)一起工作。MinGW占用内存、硬盘空间都比较少,能够链接到任意软件,但它对POSIX规范的实现没有Cygwin库完备。

     但糟糕的是,Cygwin不支持Unicode。实际上,除了当前Windows系统以及OEM codepages(例如,一个俄语用户,他的codepages是CP1251和CP866,而不能是KOI8-R、ISO/IEC 8859-5、UTF-8等),Cygwin对其他字符集都不支持。

    Red Hat 规定,Cygwin 库遵守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但也可以跟符合开源定义的自由软件链接。Red Hat 另有价格不菲的许可协议,这样使用 Cygwin 库的专属软件,就可以进行再发布。

工作机制折叠

cygnus当初首先把gcc,gdb,gas等开发工具进行了改进,使他们能够生成并解释win32的目标文件。然后,他们要把这些工具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去。一种方案是基于win32 api对这些工具的源代码进行大幅修改,这样做显然需要大量工作。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写了一个共享库(就是cygwin dll),把win32 api中没有的unix风格的调用(如fork,spawn,signals,select,sockets等)封装在里面,也就是说,他们基于 win32 api写了一个unix系统库的模拟层。这样,只要把这些工具的源代码和这个共享库连接到一起,就可以使用unix主机上的交叉编译器来生成可以在 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工具集。以这些移植到windows平台上的开发工具为基础,cygnus又逐步把其他的工具(几乎不需要对源代码进行修改,只需要修改他们的配置脚本)软件移植到windows上来。这样,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bash和开发工具、用户工具,感觉好像在unix上工作。

发展历史

Cygwin始于1995年,最初作为Cygnus工程师Steve Chamberlain的一个项目。当时Windows NT和Windows 95将COFF作为目标代码,而GNU已经支持x86和COFF,以及C语言库newlib。这样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将GCC重定向,作为cross compiler,从而产生能在Windows上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在后来的实践中,这很快实现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引导编译器,这需要对Unix的足够模拟,以使GNU configure的shell script可以运行,这样就用到像bash这样的shell,进而需要Fork和standard I/O。Windows含有类似的功能,所以Cygwin库只需要进行翻译调用、管理私有数据,比如文件描述符。

1996年后,由于看到cygwin可以提供Windows系统上的Cygnus嵌入式工具(以往的方案是使用DJGPP),其他工程师也加入了进来。特别吸引人的是,Cygwin可以实现three-way cross-compile,例如可以在Sun工作站上build,如此就形成Windows-x-MIPS cross-compiler,这样比单纯在PC上编译要快不少。1998年起,Cygnus开始将Cygwin包作为产品来提供。

使用指南

cygwin同时支持win32和posix风格的路径,路径分隔符可以是正斜杠也可以是反斜杠。还支持UNC路径名。(在网络中,UNC是一种确定文件位置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用户可以不关心存储设备的物理位置,方便了用户使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Novell Netware和其它操作系统中,都已经使用了这种规范以取代本地命名系统。在UNC中,我们不用关心文件在什么盘(或卷)上,不用关心这个盘(或卷)所在服务器在什么地方。我们只要以下面格式就可以访问文件:

\\服务器名\共享名\路径\文件名

共享名有时也被称为文件所在卷或存储设备的逻辑标识,但使用它的目的是让用户不必关心这些卷或存储设备所在的物理位置。)

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如linux)没有盘符的概念。所有的绝对路径都以一个斜杠开始,而不是盘符(如c:)。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是其中的子目录。例如,两个硬盘,其中之一为根,另一个可能是在/disk2路径下。

因为许多unix系统上的程序假定存在单一的posix文件系统结构,所以cygwin专门维护了一个针对win32文件系统的内部posix视图,使这些程序可以在Windows下正确运行。在某些必要的情况下,cygwin会使用这种映射来进行win32和posix路径之间的转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