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in F do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文版视频编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25
导读:
  首先我们按照上面的算法计算A1+ 。
  result=A1,
  由于A1→A2,A1∈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2=A1A2
  由于A2→A3,A2∈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3=A1A2A3
  由于A2→A4,A2∈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3=A1A2A3A4
  由于A3→A2,A3∈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2=A1A2A3A4
  通过计算我们看到,A1+ =result={A1A2A3A4},所以A1是R的超码,理所当然是R的候选关键字。此题选A 。
  好了,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们进入正题。
  无损分解的判断。
  如果R1∩R2是R1或R2的超码,则R上的分解(R1,R2)是无损分解。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当所有的约束都是函数依赖时它才是必要条件(例如多值依赖就是一种非函数依赖的约束),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保持依赖的判断。
  如果F上的每一个函数依赖都在其分解后的某一个关系上成立,则这个分解是保持依赖的(这是一个充分条件)。
  如果上述判断失败,并不能断言分解不是保持依赖的,还要使用下面的通用方法来做进一步判断。
  该方法的表述如下:
  算法二:
  对F上的每一个α→β使用下面的过程:
  result:=α;
  while(result发生变化)do
  for each 分解后的Ri
  t=(result∩Ri)+ ∩Ri
  result=result∪t
  这里的属性闭包是在函数依赖集F下计算出来的。如果result中包含了β的所有属性,则函数依赖α→β。分解是保持依赖的当且仅当上述过程中F的所有依赖都被保持。
  下面给出一个例题,2006年5月系分上午43题:
  ●设关系模式R,其中U={A, B, C, D, E},F={A→BC,C→D,BC→E,E→A},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 (43) 。
  (43) 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先做无损链接的判断。R1∩R2={C},计算C+。
  Result=C
  由于C→D,C∈result,所以result=result∪D=CD
  可见C是R2的超码,该分解是一个无损分解。
  再做保持依赖的判断。
  A→BC,BC→E, E→A都在R1上成立(也就是说每一个函数依赖左右两边的属性都在R1中),C→D在R2上成立,因此给分解是保持依赖的。
  选A。
  再看一个复杂点的例题。2007年5月数工40-41题。
  ●给定关系模式R,U={A, B, C, D, E},F={B→A,D→A,A→E,AC→B},其候选关键字为
  (40) ,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 (41) 。
  (40) A.ABD
  B.ABE
  C.ACD
  D.CD
  (41) 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看见了吧,和前面一题多么的相像!
  对于第一问,分别计算ABCD四个选项的闭包,
  (ABD)+ = { ABDE }
  (ABE)+ = { ABE }
  (ACD)+ = { ABCDE }
  (CD)+ = { ABCDE }
  选D。
  再看第二问。
  先做无损链接的判断。R1∩R2={C},计算C+。
  result=C
  因此C既不是R1也不是R2的超码,该分解不具有无损分解性。
  再做保持依赖的判断。
  B→A,A→E,AC→B在R1上成立,D→A在R1和R2上都不成立,因此需做进一步判断。
  由于B→A,A→E,AC→B都是被保持的(因为它们的元素都在R1中),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D→A是不是也被保持。
  对于D→A应用算法二:
  result=D
  对R1,result∩R1=ф(空集,找不到空集的符号,就用这个表示吧),t=ф,result=D
  再对R2,result∩R2=D,D+ =ADE ,t=D+ ∩R2=D,result=D
  一个循环后result未发生变化,因此最后result=D,并未包含A,所以D→A未被保持,该分解不是保持依赖的。
  选D。

本文转自
http://www.itsbest.cn/thread-464-1-1.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