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型模式: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俄翻译软件在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7:15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如果以前看过关于设计模式的分类的话,这部分可以忽略!)

经过很多大神的总结,目前Java中一共23种经典的设计模式

按照目的,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用途:

1.创建型模式:用来处理对象的创建过程

2.结构型模式:用来处理类或者对象的组合

3.行为型模式:用来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

创建型模式用来处理对象的创建过程,主要包含以下5种设计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结构型模式用来处理类或者对象的组合,主要包含以下7种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行为型模式用来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主要包含以下11种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本篇文章主要为讲解一下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注:概念性的东西可以忽略不看,可以在看完例子以后再看概念,这样更有利于理解!

二、外观模式概述

(注:相对于其他的模式来说,外观模式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建议没有看过外观模式的朋友们,先看实例,然后再看枯燥的概念)

1、定义: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定义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2、类图:

上面出现了两个角色: 

●外观(Facade)角色 :客户端可以调用这个角色的方法。此角色知晓相关的(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的功能和责任。在正常情况下,本角色会将所有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委派到相应的子系统去。

子系统(SubSystem)角色 :可以同时有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类,而是一些类的集合(如:下面的子系统就是由DrawerOne 、DrawerTwo两个类组合而成)。每个子系统都可以被客户端直接调用,或者被门面角色调用。子系统并不知道门面的存在,对于子系统而言,门面仅仅是另外一个客户端而已。


3、具体实例:

下面是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自:http://www.cnblogs.com/devinzhang/archive/2012/01/06/2315200.html

package facade;  
class DrawerOne {      public void open(){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抽屉被打开了");         getKey();      }      private void getKey(){         System.out.println("得到第二个抽屉的钥匙");      }  }  class DrawerTwo{      public void open(){         System.out.println("第二个抽屉被打开了");         getFile();      }  
    private void getFile(){  
System.out.println("得到这个重要文件"); } } class DrawerFacade{ DrawerOne darwerOne=new DrawerOne(); DrawerTwo darwerTwo=new DrawerTwo(); public void open(){ darwerOne.open(); darwerTwo.open(); } } public class Drawer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rawerFacade drawer=new DrawerFacade(); drawer.open(); }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户要想拿出钥匙,就不用分开调用DrawerOne 、DrawerTwo的方法了,可以直接调用DrawerFacade的方法。


另外,我在:http://blog.csdn.net/jason0539/article/details/22775311这个地方看到的一个关于医院的例子讲解的也是比较形象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把医院作为一个系统,按部门职能,这个系统可以划分为挂号、门诊、划价、化验、收费、取药等。

看病的病人要与这些部门打交道,就如同一个系统的客户端与一个系统的各个类打交道一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病人必须先挂号,然后门诊。如果医生要求化验,病人必须首先划价,然后缴费,才可以到化验部门做化验。化验后再回到门诊室。

有时候医院很大,我们找一个地方要找半天,有些业务还不知道具体去哪里办理。医院是给病人看病的地方,就是在和死神抢时间,上面这样一个系统设计下来,让病人浪费了不少时间。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引进外观模式,医院可以设置一个接待员的位置,由接待员负责代为挂号、划价、缴费、取药等(指定的接待员还必须给用户找到看病的地方)。这个接待员就是外观模式的体现,病人只接触接待员,由接待员与各个部门打交道,让病人省了不少麻烦!


4、外观模式特点

1、松耦合:外观模式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之间的松耦合关系,让子系统内部的模块能更容易扩展和维护。

2、外观模式没有增加其他的功能,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接口。初学者往往以为通过继承一个外观类便可在子系统中加入新的行为,这是错误的。门面模式的用意是为子系统提供一个集中化和简化的沟通管道,而不能向子系统加入新的行为。比如医院中的接待员并不是医护人员,接待员并不能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同时,它并不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因此可以再系统易用性与通用性之间选择。

3、简单易用:外观模式让子系统更加易用,客户端不再需要了解子系统内部的实现,也不需要跟众多子系统内部的模块进行交互,只需要跟外观类交互就可以了。

4、更好的划分访问层次
通过合理使用Facade,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划分访问的层次。有些方法是对系统外的,有些方法是系统内部使用的。把需要暴露给外部的功能集中到门面中,这样既方便客户端使用,也很好地隐藏了内部的细节。(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不算是应该不算是外观模式的特点吧!)


共同进步,有问题提出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