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书——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监控文件变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9:18
在我看来,阅读是为了解决当下最想要搞懂的概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所以和几个高票答案相反,我并不会跟着我喜欢的作家“顺藤摸瓜”。
我的找书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都是“主题”法,
和西方大学里的 Essential Reading (基础阅读)+ Further Reading(扩展阅读) 类似。

先说Essential Reading,主要目的是对主题有一个框架性认识,不求精但求广。
一般通过Essential Reading,我能够对某学科的核心观点有所了解。如果有机会,我能够和身边的人分享干货。

例如,当我想要学习心理学的时候,
我首先会在上知乎关注“心理学”话题和“心理学”话题下的精华问答
一边看知乎er的推荐,一边在本子上整理好“心理学”的框架

然后我会从中挑选出我喜欢的部分,
比如,心理学领域目前我最关注的部分就是进化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再然后我会打开万能的当当网,用“进化心理学”为关键词,搜索出一本讲原理的书籍。恩,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和专业术语,就像是英文从字母、单词学起一样,我读书也会从很基础的理论开始看。

结合知乎+当当上的评价,我会结合自己的 “三不买” 原则 
把 一眼望去 还不错的,都买下来,这大概占到80%。

我的“三不买” 原则:
1. 不是当下最想要阅读的话题,不买!
2. 任何速成类图书和心灵鸡汤,不买!
3. 编著的,不买 —— 此类书大多是市面上一些图书的归纳整理,大多没有干货。



买完书后,
我会通过扫读+勾画批注的方式,思考这本书对我的意义,
我对“好书”有三个标准(以下排名分先后):
1. 这本书里的观点,我能用——实用性
2. 这本书对当下的我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可以从中学到东西——我需要
3. 这本书的行文很舒服(印刷精美、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不错)—— 有可读性

我会对 “好书” 记笔记,反反复复回味,并与身边的人分享,所以如果你在我的答案中看到我推荐哪本书,那一定是我前后至少读3遍的书。

接下来说Further Reading,就是后续阅读,
针对极个别感兴趣的话题,深入阅读,目的是掌握其来龙去脉。

此类资料的搜索就建立在Essential Reading上,
可以是同系列的图书,
可以是同作者的图书,
也可以是相同主题,不同角度的图书
这个也就因人而异。

再说两个想法:
1. 不要过度迷信书单,阅读是一个爱好而不是一个任务,是为了扩大你的知识面,是因为想要了解一个新的概念/新的领域才去读;

2. 个人很少去书店,去得频率最高的应该是机场的书店,去随便拿一本书名+装裱还不错的书,用于打发飞机上的时间。


我的理解:

读书,要以自我的目的为中心。要求证。要适合自己。要放松。

1、自己需要。于是求证,寻找。把你许是当下需要的。先找基础的,经典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知好书。

2、若要深入学习。既要采用上面的方法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