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ya软件配置要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24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V模型    特点:不同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强调阶段性

W模型   特点:增加了软件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基于“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

 H模型    特点:软件测试时一个独立的构成,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强调独立性

软件测试过程

   提取测试需求——制定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策略和方案——开展测试设计——执行测试用例——分析测试结果

软件静态测试:

Ø    不执行程序代码而寻找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评估程序代码的过程

① 不必动态地进行程序

② 可以人工进行,充分发挥 人的想象力

③ 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容易展开

④ 对测试人员要求比较高

同行评审:

是由开发软件作者以外的其他人检查工作产品,已发现缺陷并寻找改进的机会。

    临时评审、同级评审、走查、小组评审、审查。审查为级别最高的,最正式的。

代码检查方法:

代码检查是白盒测试的一种静态测试方法,是众多软件测试方法中发现软件缺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代码走查、代码审查、桌面检查、技术审查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测试:

1、规格说明书的概要评审

2、规格说明书的详细评审(完整性、精确性、准确性、一致性、相关性、可行性)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完成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调试和动态白盒测试都包括处理软件缺陷和查看代码的过程,但是他们的目标不同。动态白盒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而调试的目的是改正缺陷,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分离缺陷。

动态白盒测试技术包括:

Ø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最起码的测试要求,使得每一条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很少,只关心判定表达式的值,是很弱的逻辑覆盖标准。

Ø    判定覆盖:要求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通过一次即每一条分支语句的“真”值和“假”值都至少执行一次。

Ø    条件覆盖:不仅每一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使得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

Ø 判定覆盖只关心整个判定表达式的结果,条件覆盖关心的则是每个条件各种取值的结果。

Ø    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中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能够获取一次,同时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判定结果至少执行一次。

Ø    条件组合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中条件的各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Ø   满足条件组合覆盖标准的测试用例,也一定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和判定/条件覆盖标准。

Ø     路径覆盖:要求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所有的路径都至少执行一次 。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作看不见内部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进行的测试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通过导出执行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输入条件集,实现功能覆盖,需求覆盖。

 等价类划分

Ø    等价类,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划分,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做为测试用例,代表性数据等同于该类中的其他值(按区间划分,按数值划分,按数值集合划分,按限制条件或规划划分,按处理方式划分)

Ø      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

 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分析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采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测试,常常可以查处更多的错误,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边界值分析原则: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的输入数据。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册数数据。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原则 ;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因果图

     定义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输入情况的各种组合及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适用范围:  

Ø 适合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Ø 产生背景

Ø 等价类法、边界值法分析着重考虑输入条件,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关系

 

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

①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原因、结果、标识符

②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逻辑关系

③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添加必要的约束条件

④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⑤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

Ø   测试用例特点

   正确性,完整性(涵盖功能、性能、压力等),准确性,清晰、简洁,可维护性,适应性,可重用性,可追溯性,可移植性等

Ø 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基于测试需求的原则;

2、基于测试方法的原则;

3、兼顾测试充分性和效率的原则;

4、测试用例的代表性;

5、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

6、测试执行的可再现性原则;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