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

来源:互联网 发布:桌面软件开发架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56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作看不见内部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进行的测试,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通过导出执行程序所有功能需求的输入条件集,实现功能覆盖,需求覆盖。
一、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完全不必考虑软件结构,只需考虑需求说明书中的功能要求。等价类划分把程序的输入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的原则:
1、如果规定了输入条件的范围,则可以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得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这时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如果输入条件是布尔值,那么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而且程序对不同输入值做出不同的处理,则每个允许的输入值是一个有效等价类,此外还有一个无效等价类。
5、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原则,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6、如果确定知道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不同,则应将此等价类划分成更小的等价类。
二、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分析是一种补充等价划分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
边界值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得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的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得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大个数打一个、比最小个数小一个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
4、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5、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值。
三、决策表
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且避免漏洞,因此,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四、因果图
充分考虑了输入情况的各种组合及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1、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分析软件规格说明书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由于语法和环境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为表明这些情况,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标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5、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五、基于经验的方法/技术(错误推测法)、探索性测试
基于经验的方法/技术(错误推测法)
猜错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猜错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它们选择测试用例。
经过大量的经验总结,程序中容易出错的情况有:
1)输入数据为零或输出数据为零往往容易发生错误;
2)如果输入或输出的数目允许变化,则输入或输出的数目为1或0的情况是      容易出错的情况等。
3)还要仔细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书,注意找出其中遗漏或省略的部分,以便 设计出相应的测试方案,检测程序员对这些部分的处理是否正确。
探索性测试
探索性测试是同时设计测试和执行测试。
探索性测试的基本过程:
1、识别软件系统用途
2、识别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
3、识别软件系统潜在的不稳定的区域
4、在探索软件系统的过程中记录关于软件的信息和问题
探索性测试的四个类型:
1、自由探索式测试
2、基于场景的探索式测试
3、基于策略的探索式测试
4、基于反馈的探索式测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