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alizable与Parcelable

来源:互联网 发布:美国黑人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37

Serializable接口(via 百度百科)

public interface Serializable类通过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以启用其序列化功能。未实现此接口的类将无法使其任何状态序列化或反序列化。可序列化类的所有子类型本身都是可序列化的。序列化接口没有方法或字段,仅用于标识可序列化的语义。
要允许不可序列化类的子类型序列化,可以假定该子类型负责保存和还原超类型的公用 (public)、受保护的 (protected) 和(如果可访问)包 (package) 字段的状态。仅在子类型扩展的类(父类)有一个可访问的无参数构造方法来初始化该类的状态时,才可以假定子类型有此责任。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声明一个类为可序列化类是错误的。该错误将在运行时检测到。
在反序列化过程中,将使用该类的公用或受保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初始化不可序列化类的字段。可序列化的子类必须能够访问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可序列化子类的字段将从该流中还原。
当遍历一个图形时,可能会遇到不支持可序列化接口的对象。在此情况下,将抛出 NotSerializableException,并将标识不可序列化对象的类。
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中需要特殊处理的类必须使用下列准确签名来实现特殊方法: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out)
throws IOException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n)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writeObject 方法负责写入特定类的对象的状态,以便相应的 readObject 方法可以还原它。通过调用 out.defaultWriteObject 可以调用保存 Object 的字段的默认机制。该方法本身不需要涉及属于其超类或子类的状态。状态是通过使用 writeObject 方法或使用 DataOutput 支持的用于基本数据类型的方法将各个字段写入 ObjectOutputStream 来保存的。
readObject 方法负责从流中读取并还原类字段。它可以调用 in.defaultReadObject 来调用默认机制,以还原对象的非静态和非瞬态字段。defaultReadObject 方法使用流中的信息来分配流中通过当前对象中相应命名字段保存的对象的字段。这用于处理类发展后需要添加新字段的情形。
将对象写入流时需要指定要使用的替代对象的可序列化类,应使用准确的签名来实现此特殊方法:
ANY-ACCESS-MODIFIER Object writeReplace() throws ObjectStreamException;
此 writeReplace 方法将由序列化调用,前提是如果此方法存在,而且它可以通过被序列化对象的类中定义的一个方法访问。因此,该方法可以拥有私有 (private)、受保护的 (protected) 和包私有 (package-private) 访问。子类对此方法的访问遵循 java 访问规则。
在从流中读取类的一个实例时需要指定替代的类应使用的准确签名来实现此特殊方法。
ANY-ACCESS-MODIFIER Object readResolve() throws ObjectStreamException;
此 readResolve 方法遵循与 writeReplace 相同的调用规则和访问规则。
序列化运行时使用一个称为 serialVersionUID 的版本号与每个可序列化类相关联,该序列号在反序列化过程中用于验证序列化对象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是否为该对象加载了与序列化兼容的类。如果接收者加载的该对象的类的 serialVersionUID 与对应的发送者的类的版本号不同,则反序列化将会导致 InvalidClassException。可序列化类可以通过声明名为 "serialVersionUID" 的字段(该字段必须是静态 (static)、最终 (final) 的 long 型字段)显式声明其自己的 serialVersionUID:
ANY-ACCESS-MODIFIER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42L;
如果可序列化类未显式声明 serialVersionUID,则序列化运行时将基于该类的各个方面计算该类的默认 serialVersionUID 值,如“Java(TM) 对象序列化规范”中所述。不过,强烈建议 所有可序列化类都显式声明 serialVersionUID 值,原因计算默认的 serialVersionUID 对类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根据编译器实现的不同可能千差万别,这样在反序列化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意外的 InvalidClassException。因此,为保证 serialVersionUID 值跨不同 java 编译器实现的一致性,序列化类必须声明一个明确的 serialVersionUID 值。还强烈建议使用 private 修改器显示声明 serialVersionUID(如果可能),原因是这种声明仅应用于立即声明类 -- serialVersionUID 字段作为继承成员没有用处。
--------------------------
实现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的类是可序列化的。没有实现此接口的类将不能使它们的任一状态被序列化或逆序列化。
序列化类的所有子类本身都是可序列化的。这个序列化接口没有任何方法和域,仅用于标识序列化的语意。允许非序列化类的子类型序列化,子类型可以假定负责保存和恢复父类型的公有的、保护的和(如果可访问)包的域的状态。只要该类(即父类)有一个无参构造子,可初始化它的状态,那么子类型就可承担上述职责;如果该类没有无参构造函数,在这种情况下申明一个可序列化的类是一个错误。此错误将在运行时被检测。
例如:Integer实现了Serializable,所以可以把一个Integer的对象用IO写到文件里,之后再可以从文件里读出,如你开始写入的时候那个对象的intValue() 是5的话,那读出来之后也是5。这一点体现了用序化类的作用,即用来传送类的对象。
当一个JavaBean在构造工具内被用户化,并与其它Bean建立连接之后,它的所有状态都应当可被保存,下一次被load进构造工具内或在运行时,就应当是上一次修改完的信息。为了能做到这一点,要把Bean的某些字段的信息保存下来,在定义Bean时要使它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例如:
public class Button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实现了序列化接口的Bean中字段的信息将被自动保存。若不想保存某些字(这里的Bean中字段的信息将被自动保存是什么意思?这个自动保存是怎么实现的?)
段的信息则可在这些字段前冠以transient或static关键字,transient和static变量的信息是不可被保存的。通常,一个Bean所有公开出来的属性都应当是被保存的,也可有选择地保存内部状态。Bean开发者在修改软件时,可以添加字段,移走对其它类的引用,改变一个字段的private、protected或public状态,这些都不影响类的存储结构关系。然而,当从类中删除一个字段,改变一个变量在类体系中的位置,把某个字段改成transient/static,或原来是transient/static,现改为别的特性时,都将引起存储关系的变化。
所谓的Serializable,就是java提供的通用数据保存和读取的接口。至于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和保存到哪里去都被隐藏在函数参数的背后了。这样子,任何类型只要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就可以被保存到文件中,或者作为数据流通过网络发送到别的地方。也可以用管道来传输到系统的其他程序中。这样子极大的简化了类的设计。只要设计一个保存一个读取功能就能解决上面说得所有问题。
Parcelable接口

实现Parcelable就是为了进行序列化,那么,为什么要序列化?

1)永久性保存对象,保存对象的字节序列到本地文件中;

2)通过序列化对象在网络中传递对象;

3)通过序列化在进程间传递对象。

实现序列化的方法

Android中实现序列化有两个选择:一是实现Serializable接口(是JavaSE本身就支持的),一是实现Parcelable接口(是Android特有功能,效率比实现Serializable接口高效,可用于Intent数据传递,也可以用于进程间通信(IPC))。实现Serializable接口非常简单,声明一下就可以了,而实现Parcelable接口稍微复杂一些,但效率更高,推荐用这种方法提高性能。

注:Android中Intent传递对象有两种方法:一是Bundle.putSerializable(Key,Object),另一种是Bundle.putParcelable(Key,Object)。当然这些Object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前者是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而后者是实现了Parcelable接口。

选择序列化方法的原则

1)在使用内存的时候,Parcelable比Serializable性能高,所以推荐使用Parcelable。

2)Serializable在序列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变量,从而引起频繁的GC。

3)Parcelable不能使用在要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情况,因为Parcelable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持续性在外界有变化的情况下。尽管Serializable效率低点,但此时还是建议使用Serializable 。

应用场景

需要在多个部件(Activity或Service)之间通过Intent传递一些数据,简单类型(如:数字、字符串)的可以直接放入Intent。复杂类型必须实现Parcelable接口。

Parcelable接口定义
public interface Parcelable {    //内容描述接口,基本不用管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写入接口函数,打包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dest, int flags);    //读取接口,目的是要从Parcel中构造一个实现了Parcelable的类的实例处理。因为实现类在这里还是不可知的,所以需要用到模板的方式,继承类名通过模板参数传入    //为了能够实现模板参数的传入,这里定义Creator嵌入接口,内含两个接口函数分别返回单个和多个继承类实例    public interface Creator<T>     {           public T createFromParcel(Parcel source);           public T[] newArray(int size);    }}

实现Parcelable步骤

1)implements Parcelable

2)重写writeToParcel方法,将你的对象序列化为一个Parcel对象,即:将类的数据写入外部提供的Parcel中,打包需要传递的数据到Parcel容器保存,以便从 Parcel容器获取数据

3)重写describeContents方法,内容接口描述,默认返回0就可以

4)实例化静态内部对象CREATOR实现接口Parcelable.Creator

public static final Parcelable.Creator<T> CREATOR

注:其中public static final一个都不能少,内部对象CREATOR的名称也不能改变,必须全部大写。需重写本接口中的两个方法: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 实现从Parcel容器中读取传递数据值,封装成Parcelable对象返回逻辑层,newArray(int size) 创建一个类型为T,长度为size的数组,仅一句话即可(return new T[size]),供外部类反序列化本类数组使用。

简而言之:通过writeToParcel将你的对象映射成Parcel对象,再通过createFromParcel将Parcel对象映射成你的对象。也可以将Parcel看成是一个流,通过writeToParcel把对象写到流里面,在通过createFromParcel从流里读取对象,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你来实现,因此写的顺序和读的顺序必须一致。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Parcelable implements Parcelable {     private int mData;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         return 0;     }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out, int flags)      {         out.writeInt(mData);     }     public static final Parcelable.Creator<MyParcelable> CREATOR = new Parcelable.Creator<MyParcelable>()      {         public MyParcelable 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          {             return new MyParcelable(in);         }         public MyParcelable[] newArray(int size)          {             return new MyParcelable[size];         }     };          private MyParcelable(Parcel in)      {         mData = in.readInt();     } }

Serializable实现与Parcelabel实现的区别

1)Serializable的实现,只需要implements  Serializable 即可。这只是给对象打了一个标记,系统会自动将其序列化。

2)Parcelabel的实现,不仅需要implements  Parcelabel,还需要在类中添加一个静态成员变量CREATOR,这个变量需要实现 Parcelable.Creator 接口。

两者代码比较:

1)创建Person类,实现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060210544600464481L;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2)创建Book类,实现Parcelable

public class Book implements Parcelable{    private String bookName;    private String author;    private int publishDate;        public Book()    {            }        public String getBookName()    {        return bookName;    }        public void setBookName(String bookName)    {        this.bookName = bookName;    }        public String getAuthor()    {        return author;    }        public void setAuthor(String author)    {        this.author = author;    }        public int getPublishDate()    {        return publishDate;    }        public void setPublishDate(int publishDate)    {        this.publishDate = publishDate;    }        @Override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        return 0;    }        @Override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out, int flags)    {        out.writeString(bookName);        out.writeString(author);        out.writeInt(publishDate);    }        public static final Parcelable.Creator<Book> CREATOR = new Creator<Book>()    {        @Override        public Book[] newArray(int size)        {            return new Book[size];        }                @Override        public Book 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        {            return new Book(in);        }    };        public Book(Parcel in)    {        bookName = in.readString();        author = in.readString();        publishDate = in.readInt();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