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bjective-C中的init和self的一些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装win10连不上wifi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4:14

这里先说一下init在oc中的使用即注意的问题

Objective-C的推荐init方法写法如下:

- (id) init { if(self = [super init]) { //为子类增加属性进行初始化 } return self; }

这里涉及了几个问题,

1. [super init]的作用:

面向对象的体现,先利用父类的init方法为子类实例的父类部分属性初始化。

2. self 为什么要赋值为[super init]:

简单来说是为了防止父类的初始化方法release掉了self指向的空间并重新alloc了一块空间。这时的话,[super init]可能alloc失败,这时就不再执行if中的语句。

3. super作为消息接受者的实质:

super并不是真正的指针,[super message]的实质是由self来接受父类的message。需要注意的是,[super message]中,message方法出现的self为[super message]语境中的self,即子类实例。

潜藏的bug:

假设有父类AObj与子类BObj。

当AObj的init方法如下:

- (id) init { id tmp = self; self = [AObj alloc]; [tmp release]; //other staffs return self; }

BObj的init方法如下:

- (id) init { if(self = [super init]) { //other staffs } return self; }

这时编译能通过,但当BObj的实例使用到BObj扩充的属性时,就会出现一个运行时错误。错误的原因在于AObj的init方法用[AObj alloc]重新获得了一块仅仅适合存放AObj实例的空间。而BObj的init方法以为这是块适合存放BObj的空间。当试图读写BObj的扩充属性 时便会产生运行时错误。

因此,当init方法需要重新alloc一块空间时,正确的写法如下:

- (id) init id tmp = self; self = [[self class] alloc]; [tmp release]; //other staffs return self; }

注意第4行,[self class]将获得self指向的实例对应的类实例,本例中便是BObj。这样AObj的任何子类的init方法都能保证安全了。


下面继续介绍一下self的用法

self表示当前对象(自己),这个关键字多用于对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调用中使用。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类名反身代词,这个类名指的就是类自己。

进入正题, 我们经常会在官方文档里看到这样的代码:

MyClass.h
@interface MyClass : NSObject

{
MyObject *myObject;
}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MyObject *myObject;
@end


MyClass.m
@synthesize myObject;
-(id)init{
if(self = [super init]){
MyObject * a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self.myObject = aMyObject;
[aMyObject release];
}
return self;
}

有人就问,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的赋值? 为什么要加self. ? 直接写成self.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不是也没有错么? 不加self有时好像也是正常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内存管理的内容:

先看间接赋值的:

1.加self.

MyObject * a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aMyObject retainCount = 1;
self.myObject = aMyObject; //myObject retainCount = 2;
[aMyObject release];//myObject retainCount = 1;

2. 不加self.
MyObject * a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aMyObject retainCount = 1;
myObject = aMyObject; //myObject retainCount = 1;
[aMyObject release];//对象己经被释放


再看直接赋值的:

3.加self.
self.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myObject retainCount = 2;

4. 不加self.
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myObject retainCount = 1;
现在是不是有点晕, 我们先来把代码改一下, 官方的一种常见写法:
MyClass.h
@interface MyClass : NSObject {
MyObject * _myObject;
}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MyObject *myObject;
@end
MyClass.m
@synthesize myObject = _myObject;

OK, 你现在再试下, 如果你用self._myObject = aMyObject; 或者 myObject = aMyObject; 你会得到一个错误, 为什么呢, 这里就是和Obj-c的存取方法有关了. 说白了很简单 , 大家都知道, @property (nonatomic, retain) MyObject *myObject; 是为一个属性设置存取方法, 只是平时我们用的方法名和属性名是一样的,现在你把它写成不同的名字, 就会很清楚了. _myObject是属性本身, myObject是存取方法名.
现在我们知道self.是访问属性的存取方法了, 那存取方法又怎么工作的? self.myObject = [[MyObject alloc] init]; 为什么会有内存泄露?
关于nonatomic我不多解释了, 它不是我要讲的重点, 而且我也没完全搞清楚, 不误导大家. 我只说assign, retain ,copy.
get方法是:

-(MyObject*)myObject{
return _myObject;
}
Set方法是:
// assign
-(void)setMyObject:(id)newValue

{
_myObject = newValue;
}
// retain
-(void)setMyObject:(id)newValue{
if (_myObject != newValue)

{
[_myObject release];
_myObject = [newValue retain];
}
}
// copy
-(void)setMyObject:(id)newValue{
if (_myObject != newValue)

{
[_myObject release];
_myObject = [newValue copy];
}
}

其实这些方法里还有别的内容, 并不只是这些. 而且这些方法可以被重写. 比如你写一个
-(MyObject*)myObject

{
return _myObject;
}

放在你的类里, 你调用self.myObject时(不要把它放在等号左边, 那会调用get方法)就会调用这个方法.
这里多说一句, @property 是为你设置存取方法, 和你的属性无关, 你可以只写一句
@property (readonly) NSString *name;
在你的类里实现
-(NSString*)name

{
NSLog(@"name");
return @"MyClass";
}

同样可以用self.name调用.
现在回头说说我们开始的那四个赋值, 当不用self.的时候, 那句话只是一般的赋值, 把一个指针赋给另一个指针, 不会对分配的内存有任何影响, 所以2中不要最后[aMyObject release];这句话和4是一回事. 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看看1和3,
当调用setMyObject:方法时, 对newValue 做了一次retain操作, 我们必须把原来的newValue释放掉, 不然就会内存泄露, 在1里, 我们有个aMyObject可以用来释放, 在3里, 我们无法释放它, 所以, 在3里, 我们会多出来一个retainCount. 内存泄露了.
说了这么多, 我只想让大家清楚, 什么是调用属性本身, 什么是调用存取方法. 怎么样才能避免内存泄露, 而且, 以上例子里是在自己类里的调用, 如果这个类被别的类调用时, 更要注意一些,顺便说一下, 如果你想在其它类访问对象属性, 而不是通过存取方法, 你可以用myClass -> myObject来访问, 这样是直接访问对象本身, 不过你先要把myObject设成@public. 但这个是官方不提倡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