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获盈利的方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查询jdk安装路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3:01
 纵观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以有足够多的盈利渠道,但对于IOS和Android开发者来说收入无非就三种:购买应用、应用内收费、移动广告费。行业内对这些盈利方式多有评论,今日我就小做一个总结,简述下各个开发平台能够获得较佳的盈利的方式,别人的经验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如何适应自己应用的收益方式 。


    一、  应用推广
    那绝对是重头戏,首先很多开发者仅仅将自己的应用发布到1-2个市场里,多数下载量就跟抛物线一样,3天上2天下最后不了了之(之前至少5-6个应用都是这样  ),这里有一份总结有一份目前主流市场的总汇表(30个左右吧)  ,肯定不完善不过肯定比一个个找来的方便。  当在这些地方发布以后,开始到了真正累人的推广期了,各大手机软件论坛去发帖子介绍自己的App  平台,各个论坛都有自己相应的板块可以发推广贴,一般只要不是恶意程序,版主都不会在这方面做过多干涉。做这项工作是有原因的,当某些用户通过口碑或者介绍对应用程序产生兴趣后,第一件事就是引擎搜索或者是去市场上搜应用,如果第一次搜不到,那么就很难再让用户继续寻找下去了。 所以在网络上适当宣传会提高应用的被发现概率,从而实现推广的目的。还有如果你认为你的应用能解决什么问题,那么一定要明示的宣传出来,永远不要奢求用户会自己使用。假如你认为一本电子菜谱可以让用户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做出各种色香味全的佳肴。那么你一定要在介绍上说明出来,让用户在使用前就了解该应用程序的情景作用。
    如何把自己的游戏做的更好,更加好。一款优秀的应用在国外市场很容易成为头角(当然国内更加是)。不管是哪款游戏,创意上突出,美工上精致简洁,易入手易产生兴趣,动作流畅,故事耐人寻味,即使不进行任何推广也一样会获得很好的发展。生活类应用应该将创意和适用性相结合,根本问题在于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以新鲜一时小丑软件为主。在开发初期就应该想到,自己的这个作品是否值得推广,是否有市场价值,仅仅是娱乐,那也不能顺由其走抛物线。电子书可以采用知识类和工具类的题材,可以在用户的手机上保持很长的时间,如果真想做一回好的作品,那就请下大力度做好推广准备吧!
    二、选材方面
  如何把自己的应用、游戏做的更好,更加好。一款优秀的应用在国外市场很容易成为头角(当然国内更加是)。不管是哪款游戏,创意上突出,美工上精致简洁,易入手易产生兴趣,动作流畅,故事耐人寻味,即使不进行任何推广也一样会获得很好的发展。生活类应用应该将创意和适用性相结合,根本问题在于为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以新鲜一时小丑软件为主。在开发初期就应该想到,自己的这个作品是否值得推广,是否有市场价值,仅仅是娱乐,那也不能顺由其走抛物线。电子书可以采用知识类和工具类的题材,可以在用户的手机上保持很长的时间,如果真想做一回好的作品,那就请下大力度做好推广准备吧!
    三、应用盈利
    如果你想采用下载收费和应用内收费的方式,那么在定价工作开始前,先去了解下市场的同类软件的基础价格,假使同类均价在1美元,那么你可以在应用刚上线时设置为0.5美元或者0.1美元,并注明推广期限,这样在这段期限你的应用应该会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下载量,等获得市场的推荐位后,再设置回原价即可(当然这基本也是抛物线除非应用真的很适用)。应用内收费一般适用于游戏,开关卡、买道具、会员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参照一下同类产品的定价,再结合自身游戏的难度,要合理安排用户每一次付款可以享受到的乐趣(我怎么会说出这么经典的话 ) 。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广告获利的手段,如果你选择使用广告来获取收入,证明你很明智,绝大多数开发者就像我一样并没有那么优秀的开发技术,也找不那么优秀的美工,也请不起UI设计师,当然面向也主要是中国大众(全球3大最不利因素 ) ,无疑广告的免费形式应用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 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任何广告平台都可能发生意外请做好心里准备和对抗手段。技术的话通常反映在更新上,关注该平台更新动态就好了。广告主构成和日均展示量比较难把握,本人通过对亿动智道和admob 的首页展示量对比发现,亿动智道日均在5000万左右  ,admob的日均展示量在19亿  ,这反映了一个使用热度问题,当然admob英文广告过多,而相比于国内广告平台的话5000万的日均展示量已经很高了,仅此做参考而已。当然做应用开发目的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热度固然是一个选择原因,但展示量不高的新平台也会是一个好选择,因为新平台会有开发者鼓励性活动,上传应用就奖励几百元,ecpc比一般平台高一倍这都很正常,还有像中奖一样情况:比如Millennial Media有时就能捡到点击一次十几元的宝(这是真的 )。相比较而言稳定的老牌广告平台固然会收入稳定,但 一是对应用的质量会有要求,二是收入一般不会过低,自然也不会过高。其他的填充率啊、点击率啊、行业内评价啊因为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展示数额,所以可以从移动广告平台评测里得到答案,数据肯定跟各个广告平台的数据有误差,但是以小世界看大世界,数据应该不会有太大差距,而且第三方检测也比较真实。
    这个评测系统其实很有用,很多地方都宣称自己填充率有多少,点击率有多高,但是实际根本不是那回事,而且他可以说总结了很多广告平台,新的老的都有,在上面还有一个移动广告的专栏,里面有各个广告平台最新的公开动态,更新速度还算比较即时的。从线性图就可以看出来该广告平台在一个月内处于一个什么状态,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在下面还有客户评价可以作为参考。
    我在7月份的时候开始接触这个叫keymob广告优化的工具,这个工具的作用简单来讲就是可以将多个广告平台加载到一起,使得填充率提高,而且还能得到不同的广告罢了,可是他还能检查出来其他广告平台是否存在严重扣量和挽救某些平台出错带来的挽救措施  。 下面就是重点了————我讲解一下我利用keymob广告来配置APP广告平台的方法。
    首先是广告平台的选择,以面向国内的应用为例,最好就是国外价钱高的+国内老牌平台+国内有活动的新平台。不管用户针对性上,还是自身营利性上都占据了优势,不管是风险高盈利,还是稳定低收入都寻找到了一个折中点,可谓是一个较佳的性价组合。在这个组合中,国外平台需要注意就是价格一定要高,不管是ECPM还是ECPC。国内老牌的广告平台务必要注意就是ECPC均单价合理,从2分-4毛差距会很大的(国内很少有CPM广告);扣量问题 ,多少都会存在的现象,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尝试查一下,正常情况下keymob后台检测数据和广告平台后台显示的数据差量在15%左右,超过一半以上基本就是被扣量了;还有一个就是CPA广告充斥比例,让我最讨厌的就是CPA广告  ,CPA广告可以稳定有效的降低您的收入(笑),如果一个广告平台充斥着CPA广告比例过高,请直接更换,这种90年代的投放方式怎么会延续 到21世纪来。。。。。。CPA从侧面来讲会让均价降低,比如2分钱的ECPC可能其中充斥了50%的CPA广告。。。。还有就是新广告平台的选择,这个最好说了,找到合适的广告平台后看它介绍的活动,感觉可以,直接嵌入就好了,活动结束继续换下一个。(注:嵌入的广告平台尽量不要超过3个,一是保证了用户的体验,二是过多平台会使你的应用变大。。。。)
    还有一点可以当作使用经验的,之前遇到过这种事情,就是近期某老牌广告平台突然ECPC持续走跌(名字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跌的我那个心颤颤的 ,后来心都颤不动了 ,在Keymob你可以方便的在自己应用内做交叉推广;可以随意的设置应用中投放哪些广告平台,各个广告平台的比例;更多平台支持,keymob提供主流的广告平台的扩展,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官方未提供的平台扩展。可以定向推广其他用户的广告,从而实现自主销售广告和自主控制应用内出现的广告内容和价格。
 更稳定的收入,keymob通过提高填充率,增加广告形式和平台选择控制,从而达到最大收益和最稳定的收入。


    再讲一下广告安插的问题吧,由于技术有限很多还没有实现,但肯定是好办法,比如广告位设置在游戏开始的界面周围,开始按钮设置的窄长窄长的,一旦广告被点击后,广告条马上消失。还有比如将广告安插在专用广告位上设置成点击后消失(当然不能明示出来,不然广告平台会不给审核的)然后在之前的网站宣传或者应用下载页面下面的评价等位置上给用户一个小提示:点击后广告既消失。还有不少,靠自己好好想想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博客:程序员鼓励师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