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学习方法点滴体会——源自软工视频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mount命令使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12:01

  关于看视频学习,看好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是转载老师、师哥师姐总结过的博客,其中不乏适合自己的,梦甜师父曾建议我们,先加速播放一遍,理清讲解思路,然后有针对性的细看,这样的话,全局也掌握了,细节也没放过。(PS:类似于自考时我们用到的三遍读书法)

  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师父说的去做,也许是自己踏不下心来,总是想一蹴而就吧~

  先说一下自己看视频后发现的两点至关重要的规律:我们手中的视频资料大多有两大特性——后一集的开始粗略地过一下前一集的讲解内容;最后两三集会来一个总复习,偶尔奉献一套真题来让我们巩固学习到的知识。

  这就说明,我们没必要以加速播放的方式将所有的内容看一遍后再进行宏观把控,拿到视频学习资料后,先看看有没有上述的两个规律,若是有的话,只看每集的开头,通过开头的知识回顾,再结合最后的几集“复习课”整合出大致宏观,若是有疑惑之处,即知识串联故障(找不到联系),那就值得庆贺了,说明我们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有了侧重点,就会专注注意力,当然就不会困了。

  如果我们拿到的视频没有以上两个规律,那就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先看看别人的总结博客,掌握大体学习内容,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某个我们没听说过的词也许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印在脑海里,当我们看视频的时候,会特别留意,而且会专注去听,去理解。

  看视频的过程中,于我而言在三种情况下会截图:涉及“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的,可以截图;分条叙述的知识点如果超过5条且字数很多会截图;涉及代码和习题会截图。总是听人家说,当然,博客也是这样写的,如果你觉得困,那么就边看视频边记笔记吧!那么记笔记有什么技巧呢?

  像写博客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其实,好多时候,总结博客是由笔记演化加工而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将笔记记出自己的风格。笔记风格从何而来呢?答案很简单,源自博客评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在评论中给出一些意见,作为二年级的学员,我们写网易博客已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关于技术类总结博客,读者给出的建议整合如下: 

  1、博文知识点罗列过多的话,可以整合成思维导图;

  2、博文有图有文字固然好,但是如果有自己的理解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笔记模板,我的笔记模板就包括了以上两部分,看视频的时候,新建一个思维导图,然后打开有道云笔记,导图用来整合知识点,有道云用来写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话,有总体或是分阶段的把控,也有知识上的收获。

  有些知识点在看视频的时候要学会抽离出来自成一派,但是又不脱离整体,例如软工视频讲解的过程中,围绕软件的生存周期进行讲解,并在不同的周期中产生不同的文档,于是,我们便有了一张直到所有视频讲解完成后才能成形的图,如下:


  我在看软工视频的过程中,总是想整合出每一章的知识体系,但是视频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时就把我整蒙了,因为不知道哪一点属于哪一部分下,好比孩子找不到家了。这样怎么办,总不能让知识体系中出现游离情况吧,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视频讲解对应的那本书,用课本的目录来预防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看视频的时候,当然,学习其他内容也是一样,一定要阶段性总结,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来可以及时巩固局部,二来方便最后的大总结。在阶段性总结的时候,要想好最后的大总结是怎样的总结风格(分几部分)。

  先说到这里吧,是经验,也是教训,希望自己以后能通过这次总结,做得更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