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无忌

来源:互联网 发布:医疗大数据前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2:39

论张无忌

 

一论

 

张无忌武功高强似乎便是天下第一了,但心地软弱善良,决断力差。用范瑶的话说“婆婆妈妈,不够心狠手辣,未免美中不足”,正所谓“慈不将兵,善不为官”,面对自己喜欢的女人尚且无法确定哪个是自己真正所爱的,而统领数十万桀骜不逊的明教教众,不是武功高强、仁义过人就能够完成的任务,缺乏杀伐决断,缺少狼性本色。如果只是面对江湖人物,凭借出神入化的武功,众多优秀且忠诚的下属,勉强可以生存,但却已感到力不从心了。一旦涉及到天下大势,比如统帅大军决战,后来的鄱阳湖水战,与张士诚的攻坚战,比如驱除鞑虏之大任,就不是凭借武功什么可以完成了,即使有一部武穆遗书又能怎的,南宋有郭靖一样被灭。即使这一切都被“忠心耿耿”部署们代为完成,就像韩林儿所说,“天下既定,教主为皇帝,周芷若就是皇后娘娘”之后,张无忌在治国之道上也必然难有作为,所谓性格和态度决定一生所走的道路,不无道理。

 

年少

 

张无忌出生时起点便很高,身边尽是武林中顶尖的高手,父亲文武双全,母亲美艳绝伦,义父、外公和太师傅都是罕见的大宗师,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无忌其实算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如若没有谢逊的“拖累”(姑且称之为拖累),无忌必然学得武当的至高武艺,成为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将来继承掌门之位亦非难事(父亲被太师傅偏爱,对其子弟自必及之),然而这样在顺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必然成不了男主角,比如宋青书,人称“玉面孟尝”,典型的“二代”,武功既高,且有排兵布阵统兵帅军之才,人又俊俏无比,配上无与伦比的家世,典型的钻石王老五,然而就因为一些情感挫折就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其实金老写宋青书就是在告诉读者,顺境下长大的人必然无法承担大任。无忌身上不幸事情接连发生了,身中玄冥神掌--父母相继死去--寒毒无法清除而命在顷刻。连天下第一、古今罕见的大宗师张真人都束手无策,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的残酷和无奈,其实这正是金老所阐述一种思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个伟大作品的主人公绝不能够是一帆风顺、未经磋磨而长大的二代。欲成就超人之事,必然要有惊人之志,因此少年失祜、朝不保夕的无忌应运而生。说真的,从翠山夫妇自刎到无忌坠崖,这部分我读起来万分难受,这样一个可怜的少年要遭受这许多苦难,元末之时汉人处于社会最底层,生存下来本已维艰,何必再诸多苦难加身。以至于后来虽然练成了九阳神功,当上了明教教主,有若干个美女为之倾心,我都觉得并没有从当年的苦难中找回来。这期间张无忌的性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母亲自刎之时,让无忌记住所有参与逼迫其夫妇自刎的武林任务,嘱其报仇雪恨,当时的无忌虽中玄冥神掌,虽遭丧双亲之痛,然其志似金,其心似铁。再者在从常遇春去蝴蝶谷的路上,其性格坚定果断,虽重情义却不乏刚强“人家打我,我才不哭呢。你敢打我便打我好了,你今日打我一拳,他日我打还你十拳”,而后来竟然给逼死自己父母之一的何太冲的妾室治病,当上明教教主之后对赵敏说竟然对成昆这样的恶贼居然也恨不起来,或许是时间让其淡却记忆,但性格却真真正正的发生变化了。这种变化或许是好的变化,心中常记着仇恨肯定不会带来快乐,苦大仇深往往能会心里郁结而最终变态(比如游坦之)。然而有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比如萧峰,明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被误杀,明知道参与截杀父母的仇敌大半已死,却不愿意放过那带头大哥“我父母血海深仇,岂可不报?”“这个他妈的带头大哥,我要杀他全家,自老至少,鸡犬不留”,萧峰待人不可谓不仁义,处事不可谓不公允,然而提到父母深仇,他便似杀人魔王一般,按照现今的法律不得连坐,他不知道要杀死多少无辜。然而笔者不认为这太过狠辣,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宋辽之间杀伐已久,所谓国仇家恨早已混为一谈,何况带头大哥伏击偷袭于前,戕害无辜在后(十九个随从和萧母),萧峰便是杀其全家也并不为过。张无忌当然不如萧峰之坚毅,但轻易而忘记深仇反而觉得仇敌可怜(朱九真、成昆),对各派人物多次施以援手,却是不应该了(万安寺)。或许因为长期挣扎在生死边缘,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上天待之不薄,至于练成绝世武功继而统领明教更是让其别无所求了。总归这些年的苦难经历却是对其性格做了重塑,这也为后来的结局买下了伏笔,一个连仇敌都能轻易原谅的人,怎么可能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天下霸业中脱颖而出继而完成反抗暴元的斗争?当然了,如果它具有朱重八那样的性格,明朝的开国君主就姓张了,而地球人都知道那不是的,所以他的结局必然是辞职归隐。

 

再论

 

不可否认,金老也有些怪力乱神的事情存在,好多垃圾的武侠作品都有这样的事情:主人公跌落悬崖,无意中获得隐士高人的垂青而传其绝世武艺,或者获得前辈留下的秘籍而练成无敌神功,继而出山横行天下,天下群魔荡尽,仁人志士归心,收得二三美人,此后归隐山林。或许这是大多数小说家的愿望,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至高追求,能够“仗剑行千里”,也能够“采菊东篱下”;既能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能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如李白一般凭借如椽之笔、如虹之剑不仰人鼻息,不附庸权贵,既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可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历程,以至于现在的很多都市言情剧也还在沿这样的路子。比如某剧,夫妻两人事业稳定,家庭幸福,感情和谐,突然出现或者说偶然出现事业不顺,而后小三介入,再然后婆媳不睦,健康不佳,经过一系列无聊的演义之后,在所有危机都没完全解决的时候突然在剧后扎住了口子,所有矛盾灰飞烟灭,感情重归于好,小三自动退出,主人公幸福万年长……造成一种大团圆的结局。且不说所有矛盾没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用一句"我最爱的人还是你"来兜底),这种结局多么让人不舒服,这种电视剧槽点太多且对现实生活不具备任何指导意义,根本问题没有消除,今后类似的情况必然重现,剧情岂不是要无休止的演下去了?导演说:对不起,我们只考虑当前,以后的事情会不会发生,会发生什么自己去想象去。看到大团圆的结局就表示:我们所有人都和谐、幸福、健康、快乐。这跟部分垃圾武侠作品的模式是基本一致的,矛盾冲突只在乎当下而不管将来,这样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早就被当下众多弱智脑残、思维单一的低能男女笃信剧中情节而不知变通,只看表面文章而无法深入其髓,观众的要求如此之低下,作者的作品必然越加粗糙,凡此以往,文学作品还能创新在吗?建国后尤其是90年代后,国内再无伟大之作品问世,便可见一斑!我至今无法理解,为什么所有的电视剧都要以喜剧做结局,明明是无法修补的感情,无法团圆的关系,偏要到最后搞一个“突袭”,观众实在无法承受其突然,看来不虐心了,似乎更人性化了,然而让整个作品却大大减色了。人生本就忧多乐少,悲剧才更有现实意义,留给观众更多的感触和遐想。古今中外伟大的作品多数都是悲剧,莎士比亚凭四大悲剧奠定文学地位,《巴黎圣母院》正是由于其悲惨的结局才让故事生活;在中国,《孔雀东南飞》也好,《梁祝》也好,都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单从作品的可辨识度来说,悲剧更能被观众记忆而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也有不少脑袋清醒的导演和编剧,比如宁浩,他的作品大都具有伤感和惆怅的色彩。举个例子,此前热映的《心花路放》,如果最后黄渤和袁泉重归于好,走向复合,那么整部作品就沦为二流,反而那种人生无常,那种“此处别君去”的离恨之苦更能触动人心的那根弦。或许我对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期望过大,它们都是在讲故事而已,我们所看的不过是一部书,一部电影而已,看完就拉倒了,都别往心里去。然而为何有的作品被奉之为经典,有的却淹没于众生,我想这跟作品所承载的东西是否足够厚重有关。

 

入世

 

张无忌从舍身解救锐金旗人而宣告入世,此处"一代名门高手"灭绝师太成了背景帝,正是灭绝的狠毒残忍才突出主人公的英雄狭义,正是灭绝的赶尽杀绝,才让主人公有挺身而出的机会,以江湖大义相劝,以孑然之身相抗,为救不相干之人竟舍命周旋,金老几乎把张无忌写成了“侠之大者”。此处主人公亦为锐金旗诸人狭义行为所感动,继而宣告了自己的立场,没有多少突兀的地方,从这开始主人公正式和明教一条心了,一起抵御六大门派的合击。及至后来,闻得成昆之奸某,后追踪其入秘道,习得乾坤大挪移,这都是为之后的独抗六大门派做铺垫了。当然,成昆的出现非常有必要,要借助他解开30年来的秘密(以解读者之惑,此处解一半,后来谢逊的叙述解一半,金老如此安排实为高明),并且要重创明教各高手。如果明教众高手都还健全,明教和六大派之间胜负难料了,张无忌到时候站在什么立场就需要仔细斟酌了,这个跟后来张三丰受伤的意义同等,如果老张不受伤,说不定分分钟就把阿大阿二阿三打发了,张无忌的戏份自必大大减少。“排难解纷挡六强”这一章完全都是张无忌的个人表演了,这里就显得比较突兀了,乾坤大挪移是内功心法,不是武功招式,或许能够给敌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而被敌人称之为“妖法”,但自身的武艺怕是不会有大的提高吧!之前连布袋和尚的影子都找不到,几个时辰之后却能与天下高手相比肩,有点说不过去了。轻功变得更好了勉强说得通,内力增强了(布袋里面弄圆满了),内力的使用方式知晓了(乾坤心法的使用),轻功自然也就高了。能够快速学到龙爪手也勉强说得过去吧(乾坤让他突然变得聪明了),但面对昆仑、华山四大高手和灭绝师太的时候,巨大的改变就有点强加的味道了,即使是脱胎换骨也不能一下子从一个庄稼汉把式变成天下第一了吧。这个在《侠客行》里面叙述还算合理,狗杂种虽然内力高深无比(未喝药酒之前也必是天下第一),但招式平庸之极,莫说张三李四,便是丁氏兄弟也能杀了他。而张无忌除了年幼时一点点基础和背诵的七伤拳口诀(仅停留在理论水平),其他的武艺招式一无足取,如果说练成乾坤就立成天下第一,未免让那些日夜苦练的心冷了(三个老和尚做了三十年苦禅以三敌一不能胜确实够冤),直接完成从01的转变,让人无法信服啊。后来有两个小插曲:第一,解救殷梨亭时,其说道五个人围攻于他,导致他全身被捏碎,这个未免是给自己找面子了,就像《天龙》里面的云中鹤,明明以一敌二,偏要说是以一敌七,凭阿二的身手,殷梨亭就有可能被秒杀,如果是阿二阿三(都会大力金刚指)同时出手,殷梨亭就难逃此厄运。第二,在武当山上的战斗,把赵敏一行人的武功介绍的过于离谱,有点刹不住车了,比如阿三已经让杨、殷两人佩服不已,阿二内力远远高于阿三,张无忌居然费了大力气才打败阿二,阿大的剑法远高于阿二,而内力不弱于阿二,手持倚天剑,即使老张的太极拳剑神妙无比,此时小张居然直接把阿大的胳膊削下来了却有点过了,而后居然再败于玄冥二老,后来在万安寺居然说苦头陀剑法内力均在阿大之上,这么说杨逍的武功肯定比范瑶差一个等级了,却不太合理了,如果汝阳王府麾下高手那么多,直接去剿灭明教也费不了多少力气,何必让这个反抗朝廷的“邪教”继续存在着,而成坤又何必花三十年时间让其与六大派自相残杀,不妨说服汝阳王府派兵剿灭起步更稳妥、更痛快。

 

立业

 

群雄既已归心,入少林,救武当,万安寺大秀乾坤神技,这几件大事做完之后,张无忌的江湖声望已是无人能及。说真的除了武当派之外,其他各派对其援手之德未必领情,比如峨眉派灭绝师太以降无一人将其当做恩人;少林派扣住谢逊欲开屠狮大会,明知成昆假死有弊,不但不闻不问且继续听信谗言,范瑶在明明万安寺一役立有大功,却被空智无理约战。华山派、崆峒派在屠狮大会上都派出代表想要争夺屠龙刀,并处死谢逊,昆仑派更是鬼鬼祟祟前去劫夺,最终被三渡所杀。而武当派对无忌也殊无好感,若非赵敏机警揭破谜底,无忌必然已成为杀害莫声谷的替罪羊。烂好人做不得啊。

六大派已被解救,按说无忌应该成为武林盟主,然后率领群雄扫荡蒙古,驱除鞑子恢复汉人河山。然而金老知道小张不是这块料,接下来笔锋一转把所有的热闹都写到了倚天屠龙之上,围绕着一刀一剑旨在揭破刀剑的秘密,毕竟谢逊在冰岛上呆了几十年,也该接回来养老了,这期间出现波斯使者,接走了贴身小丫鬟,让无忌少了一重心里负担。本来四个女孩子摆在眼前,个个都是花容月貌(蛛儿脸上浮肿治得好,类似于我们的青春痘,所以不妨碍美女之名),身材火辣,选择恐惧症爆发了,金老就给一个指标,有且只能有一个,优柔寡断的性格占据了上风,他开始选择逃避“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嚓,古今也就霍去病这么个货才这么乱搞,匈奴是三两年能灭掉的玩意吗?都这么想,汉族都绝后了,用什么灭匈奴?这点要学愚公啊,你看愚公说,要世世代代不停的移山,虽然天天凿山但不妨碍结婚生孩子。你看霍去病24岁就死了,估计一直在打光棍吧,这明明是一个反面教材,张无忌居然拿过来引用,可见就是在逃避。其实无忌喜欢谁,最终会跟谁在一起,其实早就有苗头了,全书贯彻了这么个理论:两个成年男女如果有了肌肤之亲,很可能会爱上对方。这一理论在杨逍、纪晓芙夫妇,金花银叶夫妇,张翠山、殷素素夫妇三对夫妇身上已经得到验证了,纪晓芙是被强奸的,黛绮丝之前对任何男人都不假辞色的,张翠山本来十分顾忌殷素素的身份。然而当他们之间有了肌肤之亲(不限于性接触)后,均不能自抑的爱上对方。张无忌和赵敏在地牢中已经因为“刑讯逼供”而互相有了感觉,对其他的女人却丝毫未越雷池,所以他跟赵敏走的最近,感觉也最好,其他女人(比如周芷若)面貌身材未必比赵敏差,但没办法,谁让人家一开始就抢先了呢?从出海寻谢逊到屠狮大会后这一段,基本都是在写张无忌的感情生活,其过程是兴奋、迷茫、困惑、内疚、清晰明朗,终于明白了:还是得找一个有钱有势的老丈人啊,这能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领着一帮黑社会造反有啥前途,不如直接享受现成的。然而这一宝可以说押错了,最后朱元璋把他老丈人和大舅子干掉,张无忌只好归隐。

 

归隐

 

张无忌的归隐是必然的,接下来我们就猜一猜凭他的性格和志向,归隐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故事的结尾,周芷若也说要提一下自己的要求,虽然没说出来具体的内容,却已经让神通广大的张教主心肝颤抖,画眉之笔都掉在地上,可见这声音的效果不下于河东狮吼、晴天霹雳。网上已经有了不少版本:

一说:赵敏用一个诺言破坏了张周的婚礼,周也要故技重施,让张赵二人不得成亲,但可以同居生孩子。晕,最毒妇人心呢,从少林寺的一些情景看来,周赵二女已然和好,估计已经成了好闺蜜,如果好好商量,将来二女共侍一夫也不是不可能,但周的条件实在够狠,在封建礼教之毒已经尽流于天下的元末明初,让他们一辈子做非法夫妻,让孩子一辈子都是私生子,这未免太过,而周如果有兴,随时以峨眉掌门的身份介入二人,这时候周反而是正大光明的与张恋爱(张在法律上单身),而赵却成了小三。此时赵敏他家已经破产了(元朝灭亡了),她的身份成了人人喊打的黑五类,而周却是大企业的CEO,位高权重,张此时也是待业在家,恐怕这时候周要掂量掂量了,还要不要这个失业的旧情人,即使还念旧情,最起码也能包养他全家吧,此时赵敏在家中只能是期期艾艾的小妾兼保姆,不敢稍存怨念。

有人说,金老的十五部作品大都以悲剧结尾,归隐或许是最好结局了,萧峰自杀,郭靖殉国,至于杨过、令狐冲、韦小宝、陈家洛、袁承志都是”功不成而身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做派。各人的归隐都有美人相伴,都有知己相随,从好的方面说,这不错。但从不好的方面说,这对当下社会不具备任何指导意义,现在讲究的是出世、有为,大环境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有能力人最不该捞够了就跑路,而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然后造福于大众,毕竟你的成功你的财富都是来源于大众,作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当然要负担起带动后富的重任。要不然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社会财富不均、贫富差距增大必然导致社会动荡,先富起来的”为富不仁“的家伙也别想好过。所以无论你看破世事也好,厌倦红尘也罢,归隐都不是最好的结局。对于张无忌的结局,我宁愿相信:虽然从大集团的CEO位置上离职了,但接下来我宁愿相信他是去创业了,比如开了个武馆或者医馆,传授太极拳、太极剑等强身健体之术,开课授徒将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著书立说,传承于天下,流传于后世。这才是造福于子孙的大业,企业、事业做得再大也有垮掉的一天,江山社稷再辉煌也有灭亡的一天,而医学一道却能永久都恩惠于人类,是最高尚伟大的事业了。如果那时候把医学变成最实用的养生学,把防病治病之道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那几百年之后的我们岂不减少了大多数疾病的困扰,也少遭遇那些黑医院黑医生无理敲诈。无忌以弱冠之年,医道之精已不下于古之扁鹊、华佗,如若继承张三丰的长寿之秘诀,辅以各种养生之学、习武之道,其有生之年可望有重大突破,那么今天的我们就能够人人百岁,百病不生,每天晚上我们跳的广场舞不再是小苹果这样无聊的舞蹈,都是让老外目瞪口呆的中国功夫。

 

三论

 

纵观倚天全书,开始写郭襄和张君宝,然后是殷素素和张翠山,这些都是些感人的故事,一度让人觉得主角就是他们,然而却都是张无忌出场的引子而已,有了他们作为铺垫,天下大势就顺理成章了,不得不说金老在本书中交代的场面还是开阔恢弘的,尤其是对于明教的介绍,什么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行旗、五散人,让人觉得人才济济,读起来让人血脉偾张。然而时间跨度有点大了,太大了,其中很多自相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暂且不列举了,金老也不容易,铺那么大个摊子难免有些遗漏的。这里简单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1对恶人绝不该手软心慈。反例1:空见识人不明,试图化解成谢之仇,上一条性命。反例2:张无忌在万安寺对鹿鹤两人施以援手,后来险些丧命其手。反例3:张无忌在蝴蝶谷救治华山昆仑诸人,险被吃掉。反例4:纪晓芙阻止彭和尚杀丁敏君,反被诬告最后被师傅处死,女儿也差点一同丧命。反例5:张无忌治好了五姑的病,反被铁琴夫妇灌药加害,明明用计让他们有所顾忌,却偏偏实情相告,若非杨逍,他和不悔早已死了。

这点一定要参考早期的谢逊(不包括其滥杀无辜)做的不错,在王盘山上例数各人之罪恶而后杀之,快意恩仇,但其后来对紫衫龙王手下留情,为周芷若求情,却不太应该了。老道张三丰这点做的也不错,杀元兵、杀空相(刚相)、杀宋青书可算得英明果断,绝不拖泥带水,或许以其百岁之龄早已看透恶人之心,他虽是出家之人,却并不迂腐,有些人天生为恶,有些人做了不可饶恕之事,这些都不是“放下屠刀”、“回头是岸”就能了结的,只有鲜血才能洗刷罪恶。另外《天龙八部》中的丐帮做的比较好,帮纪严明,各种刑罚一应俱全,却是有利于帮派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可见法家的思想在后世是十分有生存空间的。

启示2绝不要给别人开签完字的空白支票,哪怕你再有钱也不行。一张空白支票,别人想填多少就填多少,这样就等于把身家性命交在别人手上了,再大的本事也得任人摆布。张无忌这种支票一共开出去四张(赵敏三张,周芷若一张),每一张兑现的时候都付出巨大代价。《侠客行》中的谢烟客开出去三张,前两张兑现后武林为之轰动,最后一张更是累其一生不得解脱。为人处世,应该遵循一种原则:”不轻诺,故我不负人;不信诺,故人不负我“,学会深思,学会拒绝,不要满口答应一些事最后却不到,也不要轻易新别人的话,半信半疑是最好的方式,这种修养或许要用一辈子来达成。

启示3:红颜真的是祸水。张翠山为了个妞出国十年,最后自刎而死;阳顶天为了夫人功散身死,差点饶上整个明教。范瑶为了紫衫王自毁容貌,韩千叶更是因为娶了个漂亮老婆减寿数十年;纪晓芙更是同是害了杨逍和殷梨亭二人;主人公方面,无论赵敏、小昭、周芷若、殷离都给张无忌同学带来无穷烦恼。殷素素对无忌说:越漂亮的女人约会骗人,所以不能相信女人的话。这个不仅殷素素临死前的自伤自怜,而且成了贯穿整本书的线索之一:张无忌,注定要被各个漂亮女人纠缠、牵绊、烦恼、蒙骗。以现在来看,她们都是绿茶婊和心机婊,个个都娶不得,好在君主娘娘身份地位比较高,勉强做老婆也不错。

启示4追女人的时候要大胆。曾经看到个段子“怎么追心目中的女神?”后面神回复“什么都别说,上去亲她,如果她没拒绝,好事就算成了。如果拒绝了把你推开了,反正亲也亲过了,你又不吃亏。”今天就借这个段子说一说,倚天里面的如何追女人。先看几个成功的案例:1、张翠山给殷素素治伤的一段,标题叫做皓臂似玉梅花状,张翠山双手抓住殷素素的手臂运功,加上之前的旖旎风光,俩人从此情根深种,为后来在荒岛上结为夫妇埋下伏笔。2、杨逍作为一个潇洒俊逸的大帅哥,不但文武双全,更懂得如何俘获女孩的芳心。但他追纪晓芙的时候很明显是尾随者的存在,后来更是直接把纪晓芙强奸了,这种做法非常猥琐,但纪晓芙比较喜欢,不但一直带着定情信物且给女儿起名“不悔”,最后更是因为不愿去害杨逍而被灭绝处死,可见纪晓芙已深深的爱上了杨逍,而并没有因为被强迫而怨恨。纪晓芙是大家闺秀,名门弟子,又有了男朋友(殷梨亭),当然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这中间的原因值得深思。3、绿柳山庄的地牢里,赵敏和张无忌被困其中,赵敏耍赖不开门,张无忌无奈对其“用刑”,大致就是脱鞋挠脚心(用内力狠挠),最后赵敏认输,让张无忌给自己穿上鞋袜,出现了一个桥段“

张无忌拿起罗袜,一手便握住她左足,刚才一心脱困,意无别念,这时一碰到她温腻柔软的足踝,心中不禁一荡。赵敏将脚一缩,羞得满面通红,幸好黑暗中张无忌也没瞧见,她一声不响的自行穿好鞋袜,在这一霎时之间,心中起了异样的感觉,似乎只想他再来摸一摸自己的脚。”从此赵敏对张无忌的态度就开始暧昧起来,从灵蛇到回来,赵敏被诬为杀人夺刀的嫌疑人,面对张无忌的不信任,赵敏发了个毒誓“不错,从前我确想杀你,但自从绿杨庄上一会之后,我若再起害你之心,我敏敏特穆尔天诛地灭,死后永沦十八层地狱,万劫不得超生。”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节点呢?很明显是俩人有了肌肤之亲以后,二人的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4、江湖第一美人,紫衫龙王,携带重要任务来到中土,对谁都不假以辞色,像杨逍范瑶这样的位高权重,少年早发,文武双全的翩翩美少男都不得打动其心,可见其心比天高,且被重要任务驱使(盗秘籍),决不允许自己谈恋爱,那么最后怎么嫁给了一个纯屌丝——韩千叶,韩是明教教主的大仇人,独上光明顶意欲逼死阳教主,可谓用心险恶,出身不高,武艺不强,貌不惊人,他凭什么虏获女神的芳心?让女神宁可背叛自己的组织,冒着“焚身之罚”的风险而非法结婚?后来谢逊给了答案“韩夫人当我是知己,便将事实真相一一告知。她在碧水寒潭中与韩千叶相斗,水中肌肤相接,竟然情不自禁,日后病榻相慰,终成冤孽。”5、苏习之和詹春,两个小人物在中毒以后互相允吸伤口后互相有了好感。失败的案例就是张三丰自己,明明很喜欢郭襄,却畏畏缩缩一直不敢上前表白,更别提肢体接触了,所以老道打了一辈子光棍。

总结:追女孩子就要大胆,就要敢于接触,说不定她自己很愿意呢。

 

 

我若是张无忌

这个观点其实在<归隐>章节已经写过了,本来预备在这边交代的,前面一不小心没刹住车,这里就做一点补充吧。

先交代一下前置条件,我一个21世纪的人,穿越回了元末明初,成了明教前任教主张无忌。这时候倚天里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朱元璋做了皇帝,张无忌辞去了教主之位,虽然武功高强但依然性格软弱,身边有落魄贵族大小姐——赵敏相伴,这时候的我年少而早发,虽然辞去了大集团CEO职位(性格不合适,不想干了),但毕竟还有七八十年好活呢,总不能真的归隐深林,爬山戏水打猎养鸟吧,那么得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情了。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济天下”,我既然曾经辉煌过,拥有绝世神功和惊人医术,自然要在有生之年做点事情,造福于当代,传承于后世,即使无法向孔孟等人得到后世的敬仰膜拜,也要尽力作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然而我不会开办企业赚钱,赚再多的钱也救不了天下的人,当时的沈万三可谓富可敌国,然而在帝王的拳掌中却无丝毫还手之力,只因那时候天下的士族已彻底瓦解,一个流氓当了天下之主,任何集团也别想与之分庭抗礼。

我也不会去造反去和朱重八抢夺皇位,一方面我不是当皇帝的料,另一方面当皇帝太累,一天到晚就想着搞别人和防止被别人搞,焦头烂额没一天好时候,累不累啊。或许也有人说,当了皇帝,天下黄金美女都是自己的了,岂不是齐人之福?我也要说,你要么不懂历史,要么是个处男,皇帝花钱不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另外女人多了吸引力也必然没那么大了,看一看明朝的皇帝,比较不错仁宗、穆宗都是死在女人身上的,一个赛一个短命,光宗更不用说了,一上任就选美(八个),当了29天皇帝去见了上帝。成祖朱棣千幸万苦从侄子那里把皇位夺了过来,却天天怕侄子复辟,夜夜担忧无已、无法安睡。可见当皇帝真没啥好玩的,尤其是明朝皇帝。

不为权不为钱,我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名,不是名利之名,而是名誉之名。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另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里。第一件事做好的是陶朱公、沈万三,第二件事做好的是孔孟程朱。我要做的却与他们都不太一样。

我要开办医馆,治病救人,开堂授徒,把所学所著尽可能的传给更多的人,让天下人看病不再困难,不再为医药费所困扰,不再为庸医所误。

每一州设医疗研究中心,每一县设大型卫生院一座,每一保里设诊所若干,针对富人,收双倍诊金,针对穷人收一半药费。所有人必须养成排队的习惯,但也设置绿色通道,富人若是肯多付诊金,可以优先看病,多出来的诊金用来补贴穷人,这不是全民免费医疗,因为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但这样可以避免富人垄断医药,而穷人无药可医。

我要把天下的医书都找来,甚至于学唐玄奘到国外“取经”,把带回医书后汇集天下名医,取长补短,堪漏延误,整理成医学巨著,广为引发,传播天下,连国外也不禁。

我要把《本草纲目》提前写出来,要更详尽更具体,汇集药圣、神农、扁鹊华佗、医仙毒仙等人的著作,让中医发扬光大。

我要让全国人民都尊重医生一个职业,每一个医生也都要恪尽职守、医者仁心,真真正正的感受患者的切肤之痛,这样的医者才最高尚最伟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