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学习7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笔记本怎么清理垃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45

                                                                                        文件管理

1.      文件和文件系统

1>    数据组成分分为三级:

1 数据项:有最低级的组织形式-----基本数据项,又称为字段(如学号)和组合数据项-------简称组项(工资项是组项,由工龄工资、奖励工资、基本工资若干字段组成)

2 记录: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如学生信息表,小明的身高、学号、体重、祖籍等就是一个记录。而序号就是他的关键字

3 文件: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有结构文件是若干个记录组成,无结构文件可以看成一个字符流。文件的属性有文件名、文件长度、文件的物理位置和文件的建立时间。

2>    文件名和类型:

1 文件名包括了文件名和扩展名,文件名是用户定义的,扩展名是为了方便用户了解用户的文件的类型。

2 文件类型:按用途分(系统文件、用户文件和库文件)、按文件中的数据的形式分(源文件、目标文件、可执行文件)、按存取控制属性分(只读、值执行、读写)和按组织形式分(普通、目录、和特殊)

3>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1 对象及其属性:管理对象如下:文件、目录和磁盘存储空间。

2 对对象操作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包括了对存储空间的管理、对文件目录的管理、将文件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机制、对文件的读写、对文件的保护和共享。一般地于文件相关的软件分为四个层:I/O控制层、基本文件系统层、基本I/O管理程序和逻辑文件系统。

3文件系统的接口:命令接口(用户和文件直接交互的接口)和程序接口(作为用户程序和文件系统的接口)

4>    文件操作

1 基本操作:创建、删除、读、写、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

2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打开(从外存拷贝到内存的一个表目之中)和关闭(从内存表目中删除该项)

3 其他文件操作:常见的有,该文件名、改文件所属、该文件的访问权、创建目录删除目录等。

2.      文件的逻辑结构

1>    是从用户的层面所观察的文件的组织形式,用户可以直接的处理其数据和结构,独立于物理结构

2>    文件的结构类型:是按有无结构和文件的组织行形式来分的,有结构的文件,每一个记录都是以个实体(定长记录和变长记录),在无结构的文件中,可执行文件和库函数都是无结构的。按组织形式分可以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

3>    顺序文件

1 排列方式:串结构)(按存入时间的先后排序)、顺序结构(由用户指定关键字,且关键字唯一)

2 顺序文件的优点:批量读写时很方便、存取效率最高

3 缺点:添加删除都难,如果记录是可变长的,开销会很大

4>    记录寻址

1 顺序文件的寻址方式,访问顺序为念的一条记录,有两种方式

2 隐士寻址方式:设置以个都指针,没读完便加L,L为记录的长度。对于变长的美读完便加上Li(刚读完的记录长度)。

3显示寻址方式:有通过文件中记录的位置和利用关键字来实现记录的随机访问。

5>    索引文件

1 为变长记录建立一个索引表,每个记录设置一个表项记录指向记录的指针。以及长度。

2 因为记录有可能有很多的关键字,所以我们可以建立多个索引表。

6>    索引顺序文件

1 这是对顺序文件的改进,克服了顺序文件对变长记录和不便于删除的缺点,但是仍保留了顺序文件的特征,增加了文件的索引表,通过索引表可以实现对文件的随机访问,又增加了溢出文件用来记录新增加的或者删除或修改的记录。最简单的是一级索引顺序文件(将变长记录文件的所有记录分为若干个组,然后为每一个组建立一个索引表。),复杂一点的就是两级索引顺序文件(针对于非常大的文件,可以为索引表在建一张索引表,这样就可以更快的查找。)

7>    直接文件:前面采取的文件结构对记录的存取时,都要为记录设置一个键值,先对线性表进行检索,已找到物理地址,而对于直接文件,则可以根据关键字直接获取指定的物理地址。这种事关键字本身就决定了物理地址,这种方式称为键值转换。

8>    哈希文件:利用哈希函数可以将关键字转换为相应记录的地址。

3.      文件目录

文件目录要实现按名存储,提高对目录的检索速度,文件共享和允许文件重名。

1>    文件的控制块:文件的目录也是一个文件,称之为目录文件。为正确的存取文件,必须设置用于描述文件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控制块。控制块包括:文件名、文件的物理位置、文件的逻辑结构、使用信息类。

2>    索引节点:把文件的名和文件信息分隔开,使文件信息单独成为索引结点的数据结构。索引节点分为磁盘索引节点(文件主标识符、文件类型、文件存取权限、文件物理地址、文件长度、文件链接计数、和文件的存取时间。)和内存索引节点(索引节点的编号、状态、访问计数、文件的所属文件系统的逻辑设备号和链接指针)。

3>    文件的目录页能分级:若文件少,用单极文件目录完全可以满足,文件多则要用多级文件目录或者树形文件目录

4>    文件查询技术:线性检索法(根据目录的每一级缺去找索引节点)和哈希方法(直接根据问价名转换为索引值,直接提高了检索速度)

4.      文件共享

1>    现代的计算机中,必须实现文件共享,最简单的是基于有向图的文件共享,树形结构的目录中,每个文件目录只允许有一个父文件目录,建立有向图,可以实现文件共享,但是会破坏树形结构。

2>    索引节点实现文件共享:文件的物理地址等信息放在索引节点中,而不是放在目录项中。

3>    利用符号链接实现文件共享:使文件有多个父目录但是只有一个主父目录,系统会创建一个LINK 的新文件F,文件和共享文件的名字相同。新文件里只有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

5.      文件保护

1>    为了确保文件的安全性,有三种文件的保护机制:通过存取控制、采取容错技术、建立后背系统。三个措施来保证。

2>    保护域:

1 访问权:把一个进程只能对一个对象操作的权力,称为访问权

2 保护域:进程对一组对象访问权的集合。

3 进程和保护域的静态关系:一个进程之连接一个保护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4进程和保护域的动态关系:一个进程可以链接多个保护域,进程运行分为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连接一个域。

3>    访问矩阵

我们能用一个矩阵来描述进程对对象的访问权。

1   访问矩阵有基本的访问矩阵和具有切换权力的访问矩阵。

2    访问矩阵的修改:权限分为:拷贝权、所有权、控制权。

3    访问矩阵实现(略):由访问控制表和访问权限表组成。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