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发布流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7:48
 Stephen R.Covey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主动积极 - 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消极选择反映,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烦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

  主动积极即采取行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 扬弃了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像力和自主精神,同时以由内到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 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Habit 1: Be Proactive
Proactive people realise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choices and behaviour in response to any situation, and recognise their ability to make things happen.

习惯二:以终为始 -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改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 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 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种文化。

  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分个人使命宣言和组织使命宣言。

  在检讨企业的组织宣言时,一定要检查有多少人参与制定,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并且真正认同和奉行。唯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

Habit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In making things happen, we need an image of the end, or goal,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By clarifying our values and mission in life, we are able to create our end in mind, which directs our actions to that end.

习惯三:要事第一 - 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在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要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把事物按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分类在四个不同的象限内,是确定事物处理顺序的原则。

  授权是高效能的秘诀之一。充分信任型的授权,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

现代时间管理理论

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紧迫性;强调产出与产能齐头并进,着重第二类(重要不紧急)事物的完成。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It’s all too easy for distractions like flashing e-mails or voice-mail meslosesages to interfere with our journey. Habit 3 teaches us to set priorities according to our end in mind, by asking ourselves, “Am I able to say ‘no’ to the unimportant, no matter how urgent, and ‘yes’ to the important?” Mastering the first three habits allows us to define ourselves from within rather than by people’s opinions or comparison with others.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公众的成功

Stephen R.Covey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
-公众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 人际领导的原则
  人际关系的思维可归纳为六大类:
  一.利人利己(赢/赢)、二.损人利己(赢/输)、三.损己利人(输/赢)、四.两败俱伤(输/输)、五.独善其身(赢)、六.好聚好散(无交易)

  利人利己者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不望他人的权益,谋求两全其美之策,这种关系自然令人满意,乐于合作。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 一个决斗场。不过,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力量和地位,而非原则。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 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Habit 4: Think Win-Win
This habit sees life as cooperative, not as a competitive arena. Win-win solutions develop trust, and are always likely to be more productive in the long-term than the conventional win-lose scenario. It’s a belief in the third alternative – not “your way” or “my way”, but a better way.

习惯五:知彼解己 - 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你真的听懂了吗

  聆听有几种层次。层次最低的是听而不闻,其次是虚应敷衍,其实心不在焉,第三是选择性的听,只听合自己口味的。第四是专注地听,但未必能听出真意。层次最高的是同理性倾听,一般人很少能办得到。

推己及人的四种反应

1.    价值判断 - 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不接受

2.    追根求底 - 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3.    好为人师 - 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4.    想当然 - 根据自己去衡量别人

以上四种反映都令人不能畅所欲言、开诚布公,这些都是有效沟通的一大障碍。

情感账户(Emotional Bank Account

情感账户用作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中的账户,可供存取和提款,甚至透支。诸如知彼解己、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都能增进信任,提高情感账户的储值;相反,食言而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粗鲁无理、飞短流长都会减低、甚至透支情感账户。

  有些沟通技巧强调主动式回应式的倾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已经听到。但这并非同理性倾听,因为这仍未摆脱为反应、控制、操纵而 聆听,有时甚至对说话者是一种侮辱。有时,尽管你用心良苦,想给别人忠告或建议,如果未能搔到痒处,又给人以压迫感,便会引起抗拒,结果也是徒劳无功。反 之,若能培养同理心倾听的技巧,以真诚赢得信赖,以充实的感情账户为本,有效的人际沟通便在掌握之中。

  同理性倾听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反应,同理心并不代表赞成,而是通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真情实感与内在世界。同理心和同情信有些差别,同情搀杂了价值判断和认同。有时人际关系的确需要一份同情,但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心。

  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10靠语言来进行,3/10取决与语调和声音,6/10则是靠肢体语言。所以同理心倾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Ask any CEO what a team’s biggest downfall is and it’s likely to be communication. Habit 5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fore we try to evaluate, prescribe, or force our own ideas, we must first listen to another person with our ears, heart and mind. Empathic listening leads to true understanding.

习惯六:统合综效 - 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因此,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 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寻求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仅限于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对方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的手法。

  统合综效的观念源自一种自然现象:全体大于部分的综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 or 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性的合作(1+1=3 or more)。

   统合综效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也是前五个习惯的整体表现和真正考验。惟有兼具人类四种特有天赋(自觉、良知、想像力和自主精神),以双赢的动机、同理 心交流的沟通技巧,才能达到统合综效的最高境界。统合综效不但可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 惧。

  统合综效的沟通,强调:

  敞开胸怀,博采众议。敞开胸怀,接纳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一己之浅见。乍看一下,这似乎把习惯二-以终为始弃之不顾,其实恰好相反。

  尊重差异。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失之偏狭,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 情感和职能,以及个人眼中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有分歧才有收获。此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至于完全矛盾的两种意见同时成立,是否合乎逻辑?问题不在逻辑,而是心里使然。

  重视个人参与。个人参与左右着集体的成败,是组织或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石,能使整体获得1+1>2的成效。愈是真诚地投入,锲而不舍地参与解决问题,愈能发挥个人创造力,所获得的成就就更能得到认可。

Habit 6: Synergise
This is the mature stage of the 7 Habits continuum: valuing the differences in people to create solutions that are better than any one individual would have achieved alone.


习惯七:不断更新 -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宝贵的工具。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惯七的主旨就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和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累积其他修养的本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使组织不呈现出老化和疲态,使家庭和个人日新月异。

  身体方面:适当运动助健康
  锻炼身体就是维持健康。运动对保健极其重要,因此常常被忽略。因为我们从不认为运动是当务之急,等到身体恶化,为时已晚。

  精神方面:荡涤心灵的尘埃
  精神是人的核心,代表价值体系,极端重要。陶冶精神可培养我们掌握人生方向的能力,与习惯二--以终为始密切相关。

  荡涤心灵的尘埃需要投注时间,事实上,只须花费一点时间,只要把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想个透彻,它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积极进取。这正是我们要强调个人使命宣言的重要性。借着不断修正使命宣言,我们可以经常检讨人生目标和重心,并强化信念。

  心智方面: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教育才是砥砺心智的正途。借重外来的教育与训练,不失为继续求知的良策,但主动积极的人更懂得如何把握机会自我教育。

  有些电视节目固然寓教于乐,但也不乏浪费时间,必须慎加选择。选择电视节目必须具备掌握重点的智慧,以辨别最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目标的节目。

  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养成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进而师法伟人。写作是砥砺自我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记下个人的心得、经历、思想,借以理清思路,增进思考能力。

  社会情感方面:历练待人处世之道
  这种磨练与习惯四、五、六(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密切相关。化解分歧的第 一步是实践习惯四(双赢思维),向对方表达继续沟通的诚意,目的是获得双方满意的结果为止。其次运用习惯五(知彼解己),先倾听对方的意见,但不是为了反 应,而是想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对方的真情实感,直到可以正确地复述对方的观念,才算大功告成。接着准确地表达自己,最后再统合综效,找到第三条路。

  习惯四、五、六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理智,而在于感情,在于厚实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内在。增进内在安全感的方式,包括:坚守原则,肯定自我;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相信人生不止输赢两种选择,还有双方都是赢家的第三种可能性。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This final habit is about recharging your batteries. It means making time for the physical, mental, spiritual, social and emotional sides of life, as well as setting aside time to review your performance on the first six ha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