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知识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算法的乐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41
1.对象处于堆内存中的状态有三种
(1)可达状态:
     表示有一个或多个引用引用该对象时的状态
(2)可恢复状态:
     表示没有引用引用该对象时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垃圾回收机制准备回收该对象占用的资源时,会先调用该对象的finalize()方法,如果该方法使得引用重新引用它,则变回可达状态,就不会被回收
(3)不可达状态
     表示没有引用引用该对象,调用完finalize()之后也没有引用,所以就会被系统回收
2.强制垃圾回收
     java的垃圾回收是不可控的,只能调用System.gc()或Runtime.getRuntime().gc()来提醒系统进行垃圾回收,但会不会进行,还是不可知的。
3.finalize()方法
(1)在垃圾回收机制或回收某个对象占用内存之前,通常要求程序调用适当的方法来清理资源,在没有明确指定清理资源的情况下,java提供了默认机制来清理该对象的资源,这个机制就是finalize()方法,该方法是定义在Object类里的
方法原型为: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当finalize()方法返回后,对象消失,垃圾回收机制开始执行,方法原型抛出任意类型的异常
(2)四个特点:
     永远不要主动调用finalize()方法,应该交给垃圾回收机制调用
     具有不确定性,不知何时调用
     当JVM执行可恢复对象的finalize()方法是,可能使该对象变为可达状态
     当JVM执行finalize()方法是发生异常,程序继续执行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