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操作

来源:互联网 发布:tomcat 8.5 jav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2:07
1:先看看什么是事务吧?
对数据库的每次操作都可以看做是事务。
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执行单位,可以是一个数据库操作(如Select操作)或者是一组操作序列。
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

原子性:保证事务中的所有操作全部执行或全部不执行。例如执行转账事务,要么转账成功,要么失败。成功,则金额从转出帐户转入到目的帐户,并且两个帐户金额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失败,则两个账户的金额都不变。不会出现转出帐户扣了钱,而目的帐户没有收到钱的情况。


一致性:保证数据库始终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操作之前是一致的,事务操作之后也是一致的,不管事务成功与否。如上面的例子,转账之前和之后数据库都保持数据上的一致性。


隔离性:多个事务并发执行的话,结果应该与多个事务串行执行效果是一样的。显然最简单的隔离就是将所有事务都串行执行:先来先执行,一个事务执行完了才允许 执行下一个。但这样数据库的效率低下,如:两个不同的事务只是读取同一批数据,这样完全可以并发进行。为了控制并发执行的效果就有了不同的隔离级别。


持久性:持久性表示事物操作完成之后,对数据库的影响是持久的,即使数据库因故障而受到破坏,数据库也应该能够恢复。通常的实现方式是采用日志。

2:事务产生的数据问题

事务操作不慎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统一来说就是事务同时发生时导致数据的不一致问题。


脏读:一个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操作,但是没有提交时。另外一个事务对该数据库进行使用,这样就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不正确,读取的该数据为脏数据,读取操作为脏读。


不可重复读:指的是连续的读取数据,数据值不一致。即第一个事务读取数据还没结束时,第二个事务对数据进行了修改操作,致使第一个事务再次读取的时候,读取的数据与第一次读取到的数据是不一致的,即数据值不是重复的,成为不可重复读。


幻读:一个事务对全表进行修改操作时,另一事务向数据库表中插入一条数据,这是第一个事务会发现有一条数据它没有修改,像发生幻觉一样。


产生的条件:必须是在同时发生或者是在第一个事务还没操作结束时第二个事务开始操作,才会产生以上的几种情况。

3:事务的隔离级别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引入了数据库的事务的隔离级别

来看看什么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的事务的隔离级别?


串行化(SERIALIZABLE):所有事务都一个接一个地串行执行,这样可以避免幻读(phantom reads)。对于基于锁来实现并发控制的数据库来说,串行化要求在执行范围查询(如选取年龄在10到30之间的用户)的时候,需要获取范围锁(range lock)。如果不是基于锁实现并发控制的数据库,则检查到有违反串行操作的事务时,需要滚回该事务。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所有被Select获取的数据都不能被修改,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个事务前后读取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却没有办法控制幻读,因为这个时候其他事务不能更改所选的数据,但是可以增加数据,因为前一个事务没有范围锁。


读已提交(READ COMMITED):被读取的数据可以被其他事务修改。这样就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也就是说,事务的读取数据的时候获取读锁,但是读完之后立即释放(不需要等到事务结束),而写锁则是事务提交之后才释放。释放读锁之后,就可能被其他事物修改数据。该等级也是SQL Server默认的隔离等级。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ED):这是最低的隔离等级,允许其他事务看到没有提交的数据。这种等级会导致脏读(Dirty Read)。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