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笔记之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来源:互联网 发布:剑灵如何导入捏脸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20:55

1、本文所以内容来自 著名高校课件和学生笔记(校园里面经常见到有人高价买笔记)
2、任课教师不会提供参考文献,所以只能对作者表示感谢,如果引用了您的作品,可以用回复方式补充参考文献。
3、我不对文章无关问题进行解答,文章内容也比较难,我也很难解答您遇到的问题,如果发现BUG可以用回复方式帮我修正。
4、本课 属于管理信息系统
,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

本课其他部分的导航条见页面底部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第一节  物理系统的实施
 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统列活动的总和。
一、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满足MIS 的设计要求
此外,还应当考虑以下问题:计算机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能否得到来自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二、网络系统的实施        
MIS 通常是一个由通线线路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组成的网络系统。
MIS网络:局域网(LAN)通常指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可以实现楼宇内部和邻近的几座大楼之间的内部联系。
 广域网(WAN) 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利用公共电信网络,实现远程设备之间的通信。       
网络系统的实施的主要内容:通信设备的安装;
电缆线的铺设;
网络性能的调试等工作。
 常用的通信线路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以及微波和卫星通信等。
第二节 程序设计
一、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可维护性:指当系统需求变化时,容易对程序进行补充或修改。
可靠性:  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意外情况下应便于处理。   
可理解性: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
效率:  程序的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等。但片面地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因为效率与可维护性、可理解性通常是矛盾的。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
• 编写程序应符合软件工程化思想, 即应利用工程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这不仅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而且便于将来的维护和修改。
具体是:从整体上,应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在具体编程中,则应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2
•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
首先确定上层功能,然后,经过层层分解,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功能较单一的功能模块。
 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模块的独立性:应尽可能相互独立,以便于模块独立开发。
-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模块中包含的子模块数要合适。
-模块功能要简单:底层模块一般应完成一项独立的处理任务。
-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在一个上层模块中,供各模块引用。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
顺序结构 : 由一系列依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构成。  
循环结构 : 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
如Foxpro中的Do While-Enddo语句,一般格式为:
DO WHILE <条件>
<命令组1>
[Loop]
<命令组2>
[EXIT]
<命令组3>
ENDDO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
3. 选择结构 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
软件开发工具
• 过去,应用程序由专业计算机人员逐行编写,不仅周期长、效率低、质量差、而且重复劳动多,不易修改。软件开发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电子表格软件 
例如,Lotus 1- 2- 3  电子表格软件包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电子工作表(256列*2048行)。    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在屏幕上填写表中数据,存入数据库, 然后按图形方式显示或打印出来。   由于这种软件可以灵活地将其它类型的数据文件转换成工作表文件,所以使用比较方便。   此外,Lotus 1-2-3还设定了许多统计和财会中常用的函数和模型,因而便于MIS和DSS的开发。
二、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生成功能
现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不只是局限于数据管理, 而且具有相当强的软件生成功能。例如: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利用SQL*FORMS 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菜单和相应的功能键方便地进行对库操作;
SQL*PLUS的触发器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合法性提供必要的检验手段;  SQL*REPORT为报表输出提供方便   
SQL*GRAPH为图形生成提供方便。  
以上这些ORACLE 软件工具配合起来使用,可以形成一个综合的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三、套装软件
套装软件是将流行的若干软件集成起来形成的软件。例如:OFFICE将下列软件融合在一起:WORD(文字处理软件)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    Power Point(绘图软件)。
这套软件可同时运用字处理、表格设计、数据库和绘图功能,其中 EXCEL 还具备一定规模的生成模型的函数。
四、可视化编程工具
例如:Visual BASIC,它结合了面向对象技术,提供了一个运用对象的编程环境。  它提供给用户一种可以跨越多个软件平台(如电子表格软件、Fox-pro类型的数据库、 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的通用语言。
软件开发人员只要掌握一种核心的语言,就可方便地与其他软件连结,而且看到的是相同的用户界面。
五、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TD SOFTWARE ENGSNEERING,简称CASE)。 它集成了多种工具。
能实现:• 辅助编程 
•支持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如生成数据流程图;生成功能结构图和各种文档资料等)。   它为系统提供了全过程的开发环境。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 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一、程序调试 -1
程序只有经过调试,才能认为基本正确,而要证明程序完全正确,则要经过一段时间试用才能确定。
程序调试包括:1. 代码测试 测试程序在逻辑上是否正确;          2. 程序功能测试 测试程序能否满足功能和应用上的需求
一、程序调试 -2
1. 代码测试  测试程序在逻辑上是否正确。  
首先,编制要测试数据,
  其中包括:正常数据、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
 然后,(1)用正常数据调试(2)用异常数据调试例如:用空数据文件去测试,能否正常运行。(3)用错误数据调试   例如:输入错误数据或不合理数据时,能否及时发现并提示出错信息,并允许修改;又如:操作错误时(包括操作步骤或方法错误)能否及时发出警告信息,并允许改正。
一、程序调试 -3
2. 程序功能测试   测试时,需要面向程序的应用环境,把程序看
作是一个“黑盒子”,测试它能否满足功能和应用上的需求。
二、分调(功能调试)    
分调的目的:保证模块内各程序间具有正确的控制关系,并测试模块的运行效率。
分调的时间:单个程序调试完成以后。
分调的做法: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进行调试。
三、总调(能行性联调)
   总调的内容:  1. 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调试    调试目的不是处理结果的正确性,而是验证控制接口和参数传递的正确性,以便发现并解决逻辑控制问题。   2. 程序的总调:是将主控制和调度程序与各功能模块联结起来进行总体调试。这一阶段查出的往往是模块间相互关系方面的错误和缺陷。  总调应由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合作进行。
  四、特殊测试      以上是常规测试。
特殊测试是根据系统需要而选择进行的,如 - 峰值负载测试  -容量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     -恢复能力测试
五、实况测试 :是以过去手工处理时得出正确结果的数据作为输入,然后将新系统输出结果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比较。除严格校对结果外,还要考察系统运转的合理性、效率和可靠性
第五节  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一、系统切换 -1
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的过程。      信息系统的切换的方法:     (一)直接切换法 (二)并行切换法 (三)试点过渡法
一、系统切换 –2
• 信息系统的切换的方法
   (一) 直接切换法   是在某一确定的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时,新系统随即投入运行。
 (二) 并行切换法    新系统与老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的数据对新系统进行检验。
(三)并行切换法    先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老系统,作为试点,逐步地代替整个老系统。
一、系统切换 -3
 • 系统切换中注意的问题
1. 尽早准备好新系统投用需要的大量基础数据
2.不仅是程序的转换,更难的是人工的转换,应提前培训人员。   
3.系统切换中出现一些局部性的问题是正常现象,可及时予以解决。
二、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1
• 系统运行的日常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完成)
 内容包括:  –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 
– 系统输出结果的整理与分发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除了记录正常情况(如处理效率、文件存取率、更新率)外,还要记录意外情况发生的时间、原因与处理结果。    
– 硬件和设施的日常管理  
二、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2
• 系统的维护内容包括:-程序的维护  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
-数据文件的维护     一般使用开发商提供文件维护程序,也可自行编制专用的文件维护程序。
-代码的维护   如订正、添加、删除及重新设计。
第六节  项目管理与系统评价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涉及面广、时间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密切配合和科学的项目管理。
 一、人员管理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需要的人才
- 系统工作人员- 程序员- 操作 - 硬件人员-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开发还应由管理人员参与,应加强用户和设计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 计算机和用户的关系是计算机为用户服务,而不是用户为计算机服务,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二、拟定和实现项目工作计划
•为了完成系统开发工作,要制定好项目工作计划,经常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滞后原因,并及时调整计划。
•制定计划可采用卡特图或网络计划技术,以达到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资源消耗完成预定的目标。
 三、制定相应的文件
•在开发MIS的每个阶段都应制定好相应的文件, 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范围。
四、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运行过程和绩效的审查,检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充分利用了系统内各种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完善,并提出今后系统改进和扩展的方面。
•系统评价的内容    - 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评价- 对现在硬件和软件的评- 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评价  - 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
• 第七节  从结构化系统实施到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实
一、理性统一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提出 -1
问题的提出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率一直很低。据估计80年代中国企业开发信息系统的成功率仅20%左右,这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问题的解决涉及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习惯势力的阻碍和开发方法等许多相关因素。
关键问题 • 弄清需求, 正确描述需求• 加快程序设计,并允许快速修改
    • 系统开发各个阶段应能顺利衔接
一、理性统一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提出 -2
关键问题的解决     • 弄清需求, 正确描述需求方面
通过“理性化”的 UML(统一建模语言)建立的模型能够更真实、更全面地定义和描述客观系统。
• 加快程序设计,并允许快速修改方面
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转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大大加快了程序设计的速度,设计的软件重用性好、易于维护、适应性强。  
 • 系统开发各个阶段间的顺利衔接方面
 利用UML可视化建模工具可方便地将系统开发各阶段联系起来。
二、统一建模语言 –1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简称UML)是为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设计的一种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UML中使用一系列图来描述系统
描述系统的行为需求——采用用例图         
规定问题域的词库——采用类图
类和对象如何相互作用——采用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  活动图
描述系统的软件结构——采用类图和组件图
规定系统中软件的行为——采用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
描述运行软件的处理器和设备的拓朴——采用配置图。
二、统一建模语言 –2
• 这些图可直接利用可视化建模工具(如Rational Rose,Prosa等)在计算机上生成,并将UML模型转换为多种程序设计语言代码(C++, Visual C++, Visual Basic, CORBA, Java等)。
• 可以运用前向工程从模型生成程序源代码和关系数据库中的表。
• 可以使用反向生成器工具实现逆向工程,即将程序源代码转换为UML模型的图 。
• 这样采用迭代式的系统开发方法为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明显地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可维护性。
小结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 (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统列活动的总和。)程序设计(要求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和效率。结构化程序设计特点是采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等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编程。 )软件开发工具(如电子表格软件、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生成、套装软件、可视化编程工具和计算机辅助工具等。 )程序和系统调试 (包括程序调试、分调、总调、特殊测试和实况测试等。系统运行的管理及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指日常管理、实时记录和及时处置等。维护包括程序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和代码的维护等。)
第九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第一节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一、对象的基本概念   -1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问题对象是基本的运行实体,是由一组数据和施加于这些数据上的一组操作封闭而成的。 
•构成对象的基本要素:
–标识:即是对象的名称,用来在问题域中区分其它对象;
–数据:描述对象属性的存贮或数据结构,表明对象的一个状态;
–操作:即对象的行为。分为对象自身承受的操作和施加于其它对象的操作;
–接口:主要指对外接口,是指对象受理外部消息所指定的操作名称集合。
•对象的状态机表示
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个事物。可以是物理的,如一个家具或桌子,如图所示,可以是概念上的,如一个开发项目。对象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一个独立的单位,具有自己的静态特征(用属性描述)和动态特征(服务)。 例如:人的静态特征:姓名、性别、年龄等,动态特征:衣、食、住、行等。
消     息
回送消息
状态转换


操作集合
状态集合
一、对象的基本概念   -2

 

 

 

一、对象的基本概念   -3
•对象是构成和支撑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对象的三个主要特征为:
–模块独立性–动态连接性 –易维护性
•对象的识别
–系统的目的不同,对象的划分也就不一样
–对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寻求大系统中事物的共性,将所有共同的系统成分确定为一个对象。
二、类的基本概念   -1
•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内部状态和外部行为相似的对象,由这些对象构成的集合就是类。
•构成类的基本元素:
–标识:类的名称, 用以区分其它类;
–继承描述:指子类承袭的父类的名称,以及继承得到的结构与功能;
–数据结构:是对该类数据的组织结构的描述;
–操作:指该类通用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
–接口:指面向其它类的统一的外部通讯协议。
•类与对象
–对象与类的关系相当于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和变量所具有的类型的关系。
把具有相同特征和行为的对象归在一起就形成了类。类成为某些对象的模板,抽象地描述了属于该类的全部对象的属性和操作。属于某个类的对象叫做该类的实例。对象的状态则包含在它的实例变量,即实例的属性中     从"李杰"、"王辉"和"杨芳"等对象可得到类"学生",而这些对象就称为该类的实例。
三、 消息和消息传递  -1
•面向对象的世界是通过对象与对象间彼此的相互合作来推动的,消息是对象之间的通信载体。
•消息就是用来请求对象执行某个处理或回答某些信息的要求,是连接对象的纽带。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两类消息,即公有消息和私有消息。
•消息具有如下几个性质:
–同一对象可以接收不同形式的多个消息,产生不同响应。
–一条消息可以发送给不同的对象,消息的解释完全由接收对象完成,不同对象对相同形式的消息可以有不同解释。
–与传统程序调用不同,对于传来的消息,对象可以返回相应的回答信息,也可以不返回,即消息响应不是必须的。
三、 消息和消息传递  -2
•消息传递机制
–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包含要求接收对象去执行某些活动的信息,接收到消息的对象经过解释予以响应,对象间的这种相互合作需要一个机制协助进行,这样的机制称为“消息传递”。
•消息模式与方法
–消息的形式用消息模式(message pattern)刻画。一个消息模式定义一类消息。
–消息模式不仅定义了对象接口所能受理的消息,还定义了对象固有处理能力,是对象接口的唯一信息,使用对象只需要了解它的消息模式。
–对象的消息模式的处理能力即所谓的“方法”(Method),方法是实现消息具体功能的手段。
三、 消息和消息传递   -3
传送对象
接收对象
消    息
<操作名,参数>

 

四、 继承的基本概念  -1
•继承是指一个类(即称子类)因承袭而具有另一个类(或称父类)的能力和特征的机制或关系。
•概括来说,有继承关系的类之间应具有如下特性:
–类间具有共享特征(包括数据和程序代码的共享);
–类间具有细微的差别或新增部分(包括非共享程序代码和数据);
–类问具有层次结构。
•继承避免了由于系统内类和对象封闭而造成数据和操作冗余的现象。其最重要的优点在于支持重用。
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
如果某几个类之间具有共性的东西(信息结构和行为),抽取出来放在一个一般类中,而将各个类的特有的东西放在特殊类中分别描述,则可建立起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如图6.10所示。各个特殊类可以从一般类中继承共性,这样避免了重复。
大轿车类是汽车类的一个特殊化。一个大轿车是限制为车体为厢式有多个座位可载人的汽车。进一步还可以把大轿车特化为公共汽车,它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大轿车。
如果一个类需要用到多个既存类的特征,可以从多个类中继承,称为多继承
五、 面向对象的含义   -1
•面向对象=数据抽象+数据抽象类型+继承机制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法学
–这种认识方法将客观世界看成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对象构成的,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和内部状态,不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
•面向对象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从组织结构模型化客观世界,将对象作为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核心或主体,把整个问题域抽象成为相互通讯的一组对象集合,并引用科学方法论中的分类思想,将相似或相近的一组对象聚合成类,采用各种手段将相似的类组织起来,实现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
第二节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原理
面向过程范型   面向过程范型是使用最广泛、历史最长的软件范型。它产生过程的抽象,这些抽象把软件视为处理流,并定义成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算法。每一步骤都是带有预定输入和特定输出的一个过程,把这些步骤串联在一起可产生合理的稳定的贯通于整个程序的控制流,最终产生一个简单的具有静态结构的体系结构,面向过程范型侧重建立构成问题解决的处理流。数据抽象、数据结构是根据算法步骤的要求开发的,它贯穿于过程,提供过程所要求操作的信息。系统的状态是一组全局变量,这组全局变量保存状态的值,把它们从一个过程传送到另一个过程。
给出了一种draw程序的面向过程的程序结构,还给出了程序的基本算法。许多细节没有给出,但可以看到基本想法。在此例中,系统的各个任务顺序地排列,必要时也可以并发地安排。系统设计时,首先确定任务顺序,再定义支持过程基本操作的数据。
面向对象范型    在面向过程的范型中优先考虑的是过程抽象,而在面向对象的范型中优先考虑的是实体,即问题论域的对象。在面向对象的范型中,把标识和模型化问题论域中的主要实体做为系统开发的起点,主要考虑对象的行为而不是必须执行的一系列动作。
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对象是数据抽象与过程抽象的综合。系统的状态保存在各个数据抽象的核心所定义的数据存储中。控制流包含在各个数据抽象中的操作内。不像在过程性范型里那样,把数据从一个过程传送到另一个过程,而是把控制流从一个数据抽象通过消息传送到另一个数据抽象。完成的系统体系结构更复杂但也更灵活,如图所示。把控制流分离成块,这样可以把复杂的动作视为各个局部间的相互作用。
     draw程序的面向对象体系结构。图中的箭头指示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消息。它偏重于实体。其中有物理实体,如鼠标、键盘和显示器;还有概念实体,如事件和形状等。这里没有给出算法,因为算法实际被分布到各种实体中去了。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方法论  -1
•从宏观层面看,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包括分析、设计、实现以及运行与维护等四大阶段,遵循反复累增的生命周期,如图8-4所示。
•从微观层面上看,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是指每一宏观阶段中标识对象,确定对象的属性,定义对象的服务,以及确定对象间关系等几个步骤。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1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任务:  –找出并规定一组根据系统的各项要求而行动和相互作用的问题领域的对象,  
–依据这些对象及其关系建立问题域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步骤:   –问题域陈述   
–识别对象/类
                                识别对象的准则:搜寻准则   判别准则    检验准则
–确定对象的属性    –确定对象的服务    –确定对象/类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1
•面向对象设计阶段1.配置分析阶段确定出来的对象和类;2.实现系统功能;
 3.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具体任务是:  
•增、并、改实体对象,并识别接口对象和控制对象。
•确定实体对象、接口对象和控制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
•完善对象类结构图,组织系统的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步骤: 1.识别接口对象和控制对象
•确认接口对象/类的准则     •控制对象的识别
•三类对象间的关   2.系统结构设计    3.结构框架内各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2
•结构框架内各个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问题领域子系统的设计(主要任务是完善对象属性和操作的形式规定,包括限定属性值、确定复杂服务的算法等等,进一步规范对象形式说明以便对象在物理上实现)。
–人机交互子系统的设计(接口对象在设计初期就已经规定了,此时主要确定图形用户接口的总体策略。
–外部接口子系统的设计   –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任务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基础对象子系统的设计
三、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 –1
•系统实施阶段主要进行    –编码语言的选择;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框架的构建;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编写;      –构建出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平台。
第三节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工具—UML
•原则上讲,任何方法都应由建模语言和建模过程两部分构成。建模语言提供了用于表示设计的符号(通常是图形符号),建模过程描述了进行设计时所需遵循的步骤。UML则统一了面向对象建模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图形符号,建立了便于交流的通用语言
设计UML的目标是:· 统一不同的建模语言;· 统一开发阶段;· 统一不同的软件应用论域;· 统一内部结构;· 与多种不同的开发过程并存。
一、类图及用例图   -1
•类图 –类图描述类之间的静态关系,如  关联;聚类/组成;继承。
一、类图及用例图   -2
•用例(use case)–用例是第二代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志,
–从用户的观点描述系统行为或系统使用场景。
二、状态图及顺序图   -1
•状态图    –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个对象总处于某一特定的状态;
–一个状态图包括一系列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移。
–状态图图例如右图所示。
二、状态图及顺序图  -2
•顺序图 
–顺序图所表达的是系统运行中,对象之间的基于时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
–顺序图的水平轴表示不同对象,垂直轴表示时间
三、活动图及协作图  -1
•活动图     –既可用来描述操作(类的方法)的行为;
–也可以描述用例和对象内部的工作过程.
三、活动图及协作图  -2
•协作图     –协作图表达为完成系统的工作目标,系统中相互合作的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和链接关系。     –与顺序图不同,协作图着重体现交互对象间的静态链接关系。 
配置图及组件图  -1
•组件图与配置图   –组件图与配置图与整个计算机系统密切相关。
–组件图表示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配置图显示信息系统的物理体系结构。
小结面分向析对和象设的计系统: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对象、类、消息和继承的概念。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法学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原理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方法论。面向对象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工具——UML (类图、用例图、状态图、顺序图、活动图、协作图、配置图和组件图)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