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驱动层分析android的Binder机制-android学习之旅(83)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客服月总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39

前言及知识准备

Binder驱动程序

Service组件的注册和启动

Clinet应用获取服务

本次主要介绍Android平台下Binder进程间机制。从机制的组成出发,将按照Binder驱动程序、Binder服务的注册和启动、Client应用获取服务三个方面来讲述。最后针对该模块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及思考

首先介绍Binder机制的组成。

第一部分就是Binder驱动程序,它存在于内核层,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用来交互的“桥梁”第二部分是server,顾名思义,是用来提供服务的第三部分是Client,就是使用服务的应用第四部分就是Service Manager。比较特殊,后面详述。

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都是在用户空间的。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Service Manager是Binder机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Service的管理者。当一个应用想要提供服务时,首先要向Service Manager注册,然后再启动;而Client想要获取服务时,也需要向Service Manager进行查询,获取服务。但是Service Manager实际上也是一种server,只不过功能较为特殊。

一个完整的Binder机制通信过程如下:

1、Binder设备进行初始化2、实例化Service Manager对象,并且打开Binder设备3、为打开的Binder设备分配内存4、将Service Manager向binder驱动程序注册,成为Binder的上下文管理者5、Service组件向Service Manager注册服务,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6、启动Binder服务线程,并且加入线程池中7、Client应用从Service Manager获取相关服务的代理对象即指针,并且向其传递服务命令8、Service组件完成服务返回信息给client9、Client停止使用服务,当Service组件无应用使用时,终止服务。**重点内容**

介绍驱动层的结构体

结构体binder_buffer这个结构体是用来描述内核缓冲区,即缓冲区的分配信息。在为Binder设备分配内存时,便会维护这样一个结构体列表。部分结构体如下:Entry保存的是缓冲区列表的节点;rb_node是空闲/正在使用缓冲区的节点,其他变量我们不关心。

这里写图片描述

后半部结构体如下,其中transaction变量,用于描述此缓冲区交给了哪个事务。target_node描述此缓冲区交给了哪个Binder对象使用data指向了一块数据缓冲区,data_size为其大小。Offset_size用于寻找数据data中的Binder对象。

这里写图片描述

binder_transaction_data结构体用来描述进程间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的。联合体target描述的是一个目标Binder对象Cookie是一个附加数据,code是通信双方约定好的通信代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Pid与euid是发送端的进程和线程IDdata_sizeoffset_size和前面用法一样。联合体data指向数据缓冲区。Offsets变量记录着缓冲区中Binder结构体的位置

这里写图片描述

flat_binder_object结构体描述一个Binder对象的结构体,通常存在于通信数据缓冲区中。Type说明此Binder对象类型Flag为通信时所需的各种标志,如优先级、文件描述等。   

这里写图片描述

Binder与handle组成的联合体。当此结构体指向一个Binder实体对象时,使用Binder表示;如果指向的是一个Binder引用对象,则使用Handle表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Client进程和server进程的一次进程间通信分为如下五步:

1.client进程将通信数据封装,以便传递给Binder驱动程序将如下信息封装入parcel类型的结构体中:①Strict Mode Policy也就是通信双方约定的协议,比如进制磁盘操作等等;②服务接口描述符,用于server判断是否为自己需要处理的服务请求;③service组件的名称,用于Binder驱动程序识别组件并且传递消息④ flat_binder_object结构体。将目标service组件封装成次结构体即可。⑤通信双方约定好的通信指令。将以上数据写入封装好之后,就交给Binder驱动程序来处理。2.client进程向Binder驱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BC_TRANSACTION)的命令,Binder驱动首先将传递进来的parcel类型数据封装成binder_transaction_data结构体,并且根据协议内容,将数据写入内核缓冲区,并且找到相关server进程之后,返回一个请求完成消息(BR_TRANSACTION_COMPLETE)给client进程,表示已经接受3.Binder驱动程序将client进程发来的通信数据复制到新的binder_transaction_data结构体中,传递给server进程,之后Binder驱动将待处理事务加入到server进程的事务序列中,并且并且向serve进程发送服务请求BR_TRANSACTION,唤醒server进程,请求目标server进完成通信请求。4.server进程收到协议并进行处理之后,将处理结果、服务执行情况、需要返回的目标client进程封装成一个结构体,发送给Binder驱动,并且发送一个回应消息BC_REPLAY,Binder驱动收到后向server发送一个通信完成消息,表示通信结果已经收到,并且将通信结果拷贝到Client进程的缓冲区中,释放server进程内核缓冲区,此时server进程认为通信结束,准备下一次通信。5.Binder驱动把通信结果返回给client进程,向client进程发送服务完毕消息,表示通信请求完成,client用户将内核缓冲区中的通信结果拷贝出来,并且进行相应处理。处理完成后,Binder驱动清理client进程申请的内核缓冲区。

至此完成全部的通信步骤,Binder驱动程序再次充当了一个传递者的角色。

Binder对象知识:

Binder本地对象(BBinder):用户空间创建,运行在server进程中。Binder实体对象(binder_node):创建在Binder驱动程序中,是在内核层,被Binder本地对象所引用。Binder引用对象(binder_ref):由Binder驱动创建,被用户空间中的client进程创建的代理对象所引用。Binder代理对象(BpBinder):存在于用户空间中,被client进程所使用。会被其他client进程引用,也引用了Binder驱动程序中的Binder引用对象。

依赖关系如下图:

Binder代理对象依赖Binder引用对象,饮用对象依赖于实体对象,实体对象依赖于本地对象 。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个Service组件想要注册服务,必须先启动Service Manager

1.打开Binder设备,方法如前面所述,2.向Binder驱动注册,成为Binder上下文管理者。3.注册成功之后,便进入循环等待相关进程访问。

如果server进程突然崩溃怎么办? ##、

答:当一个进程发现服务不可用时,可想Binder驱动程序递交死亡通知,驱动程序将该通知发送到各个使用服务的程序中。

Binder机制如何知道哪些进程使用了服务?

答:Binder机制在服务注册时为每个server继承维护了一个用于记录哪些client进程使用了这个服务的二叉树。

结构体binder_transaction_data以及binder_buffer,这些和内存相关的结构体,用户进程可以操作吗?可以的话,怎么操作?不可以的话,用户进程怎么对binder的内存缓冲区进行操作?

答:这两个数据结构都是定义在内核空间的。用户进程不允许直接操作这两个数据结构。在client进程发送给Binder驱动时,驱动接收数据会首先进行数据转型,使用的是内核中的函数IPCThreadState类里的writeTransactionData函数进行数据转型,由此完成了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写入。当用户申请通信时,便会由驱动程序来完成写入该结构体的操作。binder_buffer则是由Binder驱动程序来进行维护的,描述了一个内核缓冲区的使用情况,操作函数有Binder驱动程序控制。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