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nitializer list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新水浒q传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0:27
在类的构造函数里,经常会看到如下的写法:

class A
{      
private:
    
int i;
public:
    
class A(int k) : i(k) {}   //initializer list!
}


该构造函数就是使用的initializer list,而不是在函数体内 使用i=k;  开始的时候我很困惑,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
后来看了看资料,慢慢才明白了:  其实这两者间的区别,就是初始化和赋值 的区别:
在initializer list中是直接对变量i进行初始化 (创建并赋值)
而在函数体内的语句只是赋值语句,也就是说, 构造函数先会创建之, 并进向默认的初始化, 然后才进行赋值. 这样相对于initializer list的效率要低些. 因此复杂类型应该在Initializer list中进行初始化.

还有: 如果数据成员是const或引用类型, 只能在Initializer list中进行初始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其实很好理解:  const 和reference 类型的变量是不允许被改变的,也就是说不能对其赋值. 因此只能在创建的时候给与初值.

但使用initializer list有一个潜在的问题: 如果是用指针成员指向动态分配的内存的时候, 如果在构造函数中发生异常, initializer list无法释放资源,容易造成内存泄露 (这个东西我一看就头大) , 所以这种情况下,还是写在函数体内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