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马尔文粒径分析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22

阅读的目的:为了获取资讯或者增进理解。获取资讯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理解力不存在障碍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报纸的新闻等。增进理解是指作者和读者不相等的理解程度,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客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阅读越主动,获得的就越多,如何主动就是本书要说的内容:


阅读一本书分为4个层次,指的是阅读能够达到的境界,每一层都是以前面的层次为基础,分别是:

1. 基础阅读:能够识字,读懂句子;

2.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第一种检视阅读是有系统的略读,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获取书中的资讯和观点,初步了解一本书,确认该书值不值得去读;步骤为读书名和序,研究目录,检阅索引,出版者介绍,随便翻几页。第二种检视阅读是粗浅的阅读,针对比较难读的书,从头到尾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能够不纠结于细节,第二遍去读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去理解;二是为了能大体上理解作者较大层次的思想,不纠结于细节。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阅读速度,根据文章的难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最快的方法是用手指着一行一行的快速过,拒绝倒退;

检视阅读需要回答的问题:1、这是一本怎样的书;2、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3、作者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做下笔记,将问题的答案记录下来;



3. 分析阅读

分析一本书再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第一阶段,在检视阅读阶段即可完成:

规则1:你要知道自己要读的是哪一类的书;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规则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3:将书中的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规则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第二阶段:

该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一本书在说什么的规则;

首先说明几个概念:

意思与文字是相对应的;主旨与句子相关;论述指和段落相关;

规则5:找出重要单字,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什么是重要的单字:作者强调的字,凭对主题的理解来找;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用语;方法是从上下文去找;

判断作者的主旨分为3个规则:

规则6:将一本书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每一句话都有一个或多个主旨)

怎样才算理解: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或者能举个例子,

怎样算重要的句子: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

关于速度: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而不会为感到困惑而暂停;

方法:规则5中重要的单字作为线索;

规则7:从相关句子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从前因后果中架构;

论述的句子可能在多段之中;如何去找呢?

首先,论述包括声明,先找到结论,再去找理由,如果先找到理由,再去找结论;

其次,区分论述的不同之处,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第三,看这些论述的理由哪些是假设的,哪些是有根据的,哪些是不明之理;

规则8:找出作者的解答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认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

目的是为了公正的判断一本书,赞同或者反对作者,使自己对该书有自己的体会;

规则9: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的说“我理解了”;

规则10: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的辩驳或争论;

规则11: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再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以上基本就是分析阅读的基本内容,没有人会完全按照规则去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书的类型去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


4. 主题阅读

暂时还未涉及;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