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的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软文是什么意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03

学习时间快乐的事,只要肯花功夫一切事都不是问题,开始之前扯了点闲话,哈哈!

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受全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其中可能涉及到很多知识,在以前每个服务商可能实现的方式和分层逻辑也不一样。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的设计目的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



看了这些很多小伙伴肯定晕了,没事估计是个人都晕,毕竟我们不是科学家,没那个能力整这么些专业而全面的术语来描述OSI模型,其实OSI模型只是给了个概念化的模型,给定了一个规范,具体的实现每个服务商可能不一样,但都必须遵循这个模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这个万变不离其宗了。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即,一个很全的通信是全部实现OSI的,而部分内部的通信是不一定的。


说了这么多很多小伙伴可能还是半知半解,没关系我们用打比方的方式来重新梳理下,以网购为例:

1.卖方买方所在的地方一些东西(物理层)是固定的,但也是必须的;

2.那么快递需要送到顾客手里必须要一些东西(数据链路层),像交通运输工具,买家的收货地址(网卡交换机和IP协议等);

3.有了这些,快递上路了(网络层),此时路上行走肯定是有目的的这就需要选择线路怎么到达目的地(路由器,交换机IP等);

4.在这之后就真正的传输了(传输层)(这是个中间过程承上启下------>关系到卖家和买家),货物运输过程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如:用什么交通工具,包裹是怎么打包啊(TCP协议,UDP协议等);

5.快递到达目的地了,快递员打电话给收货人(会话层);

6.快递到了,卖方商量以后快递采取什么包装,假设买家这快递是拿来卖的礼物(表现层);

7.买来的东西被放在了店面里出售了(应用层),那么想要买的人肯定要买店面和导购员交流(网络服务的接口Telenet,http协议,FTP协议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