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amfan

来源:互联网 发布:终极算法电子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06:11
 
从文件编码的方式来看,文件可分为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码文件两种。
 
  ASCII文件也称为文本文件,这种文件在磁盘中存放时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字节,用于存放对应的ASCII码。例如,数5678的存储形式为:
ASC码:  00110101 00110110 00110111 00111000
     ↓     ↓    ↓    ↓
十进制码: 5     6    7    8 共占用4个字节。ASCII码文件可在屏幕上按字符显示, 例如源程序文件就是ASCII文件,
用DOS命令TYPE可显示文件的内容。 由于是按字符显示,因此能读懂文件内容。
 
  二进制文件是按二进制的编码方式来存放文件的。 例如, 数5678的存储形式为: 00010110 00101110只占二个字节。
 
 
1. 文件使用方式由r,w,a,t,b,+六个字符拼成,各字符的含义是:
 
  r(read): 读
  w(write): 写
  a(append): 追加
  t(text): 文本文件,可省略不写
  b(banary): 二进制文件
  +: 读和写
 
 
枚举类型在使用中有以下规定:
 
  1. 枚举值是常量,不是变量。不能在程序中用赋值语句再对它赋值。例如对枚举weekday的元素再作以下赋值: sun=5;mon=2;sun=mon; 都是错误的。
 
  2. 枚举元素本身由系统定义了一个表示序号的数值,从0 开始顺序定义为0,1,2…。如在weekday中,sun值为0,mon值为1, …,sat值为6。
 
    3. 只能把枚举值赋予枚举变量,不能把元素的数值直接赋予枚举变量。如: a=sum;b=mon; 是正确的。而: a=0;b=1; 是错误的。如一定要把
       数值赋予枚举变量,则必须用强制类型转换,如: a=(enum weekday)2;其意义是将顺序号为2的枚举元素赋予枚举变量a,相当于: a=tue; 还
       应该说明的是枚举元素不是字符常量也不是字符串常量, 使用时不要加单、双引号。
 
>>运算符注意:
 
对于有符号数,在右移时,符号位将随同移动。当为正数时, 最高位补0,而为负数时,符号位为1,
最高位是补0或是补1 取决于编译系统的规定。Turbo C和很多系统规定为补1。
 
 
 
1. 一个位域必须存储在同一个字节中,不能跨两个字节。如一个字节所剩空间不够存放另一位域时,应从下一单元起存放该位域。也可以有意使某位域从下一单元开始。例如:
 
struct bs
{
 unsigned a:4
 unsigned :0 /*空域*/
 unsigned b:4 /*从下一单元开始存放*/
 unsigned c:4
}
 
  在这个位域定义中,a占第一字节的4位,后4位填0表示不使用,b从第二字节开始,占用4位,c占用4位。
 
  2. 由于位域不允许跨两个字节,因此位域的长度不能大于一个字节的长度,也就是说不能超过8位二进位。
 
  3. 位域可以无位域名,这时它只用来作填充或调整位置。无名的位域是不能使用的。例如:
 
struct k
{
 int a:1
 int :2 /*该2位不能使用*/
 int b:3
 int c:2
}; 
 
 
 
main(){
 struct bs
 {
  unsigned a:1;
  unsigned b:3;
  unsigned c:4;
 } bit,*pbit;
 bit.a=1;
 bit.b=7;
 bit.c=15;
 printf("%d,%d,%d/n",bit.a,bit.b,bit.c);
 pbit=&bit;
 pbit->a=0;
 pbit->b&=3;
 pbit->c|=1;
 printf("%d,%d,%d/n",pbit->a,pbit->b,pbit->c);
 
程序的9、10、11三行分别给三个位域赋值。( 应注意赋值不能超过该位域的允许范围)
 
 
关于联合:
 
main()
{
 struct
 {
  char name[10];
  int age;
  char job;
  union
  {
   int class;
   char office[10];
  } depa;
 }body[2];
 int n,i;
 for(i=0;i<2;i++)
 {
  printf("input name,age,job and department/n");
  scanf("%s %d %c",body[i].name,&body[i].age,&body[i].job);
  if(body[i].job=='s')
   scanf("%d",&body[i].depa.class);
  else
   scanf("%s",body[i].depa.office);
 }
 printf("name/tage job class/office/n");
 for(i=0;i<2;i++)
 {
  if(body[i].job=='s')
   printf("%s/t%3d %3c %d/n",body[i].name,body[i].age,body[i].job,body[i].depa.class);
  else
   printf("%s/t%3d %3c %s/n",body[i].name,body[i].age,
   body[i].job,body[i].depa.office);
 }
}
 
 
 
关于多维数组的指针变量:
 
设有整型二维数组a[3][4]:
 
a+i,a[i],*(a+i),&a[i][0]是等同的。 此外,&a[i]和a[i]也是等同的。因为在二维数组中不能把
&a[i]理解为元素a[i]的地址,不存在元素a[i]。
 
C语言规定,它是一种地址计算方法,表示数组a第i行首地址。由此,我们得出:a[i],&a[i],*(a+i)
和a+i也都是等同的。另外,a[0]也可以看成是a[0]+0是一维数组a[0]的0号元素的首地址, 而a[0]+1
则是a[0]的1号元素首地址,由此可得出a[i]+j则是一维数组a[i]的j号元素首地址,它等于&a[i][j]。
由a[i]=*(a+i)得a[i]+j=*(a+i)+j,由于*(a+i)+j是二维数组a的i行j列元素的首地址。该元素的值等
于*(*(a+i)+j)。
 
 
#define PF "%d,%d,%d,%d,%d,/n"
main(){
static int a[3][4]={0,1,2,3,4,5,6,7,8,9,10,11};
       printf(PF,a,*a,a[0],&a[0],&a[0][0]);
       printf(PF,a+1,*(a+1),a[1],&a[1],&a[1][0]);
       printf(PF,a+2,*(a+2),a[2],&a[2],&a[2][0]);
       printf("%d,%d,%d,%d/n",a[1]+1,*(a+1)+1,&a[1]+1,(a+1)+1);
       printf("%d,%d,%d,%d/n",*(a[1]+1),*(*(a+1)+1),*(&a[1]+1),*((a+1)+1));
}
 
 
二、多维数组的指针变量
 
  把二维数组a 分解为一维数组a[0],a[1],a[2]之后,设p为指向二维数组的指针变量。可定义为:
 int (*p)[4] 它表示p是一个指针变量,它指向二维数组a 或指向第一个一维数组a[0],其值
等于a,a[0],或&a[0][0]等。而p+i则指向一维数组a[i]。从前面的分析可得出*(p+i)+j是二维
数组i行j 列的元素的地址,而*(*(p+i)+j)则是i行j列元素的值。
 
 
main(){
static int a[3][4]={0,1,2,3,4,5,6,7,8,9,10,11};
int(*p)[4];
int i,j;
p=a;
for(i=0;i<3;i++)
for(j=0;j<4;j++) printf("%2d ",*(*(p+i)+j));
}
 
字符串指针变量的定义说明与指向字符变量的指针变量说明是相同的。只能按对指针变量的赋值不同来
区别。 对指向字符变量的指针变量应赋予该字符变量的地址。如: char c,*p=&c;表示p是一个指向字
符变量c的指针变量。而: char *s="C Language";则表示s是一个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把字符串的
首地址赋予s。
 
 
使用字符串指针变量与字符数组的区别
 
  用字符数组和字符指针变量都可实现字符串的存储和运算。 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字符串指针变量本身是一个变量,用于存放字符串的首地址。而字符串本身是存放在以该首地址为首的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并以‘/0’作为串的结束。字符数组是由于若干个数组元素组成的,它可用来存放整个字符串。
 
  2. 对字符数组作初始化赋值,必须采用外部类型或静态类型,如: static char st[]={“C Language”};而对字符串指针变量则无此限制,如: char *ps="C Language";
 
  3. 对字符串指针方式 char *ps="C Language";可以写为: char *ps; ps="C Language";而对数组方式:
 
static char st[]={"C Language"};
 
  不能写为:
 
char st[20];st={"C Language"};
 
  而只能对字符数组的各元素逐个赋值。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字符串指针变量与字符数组在使用时的区别,同时也可看出使用指针变量更加方便。前面说过,当一个指针变量在未取得确定地址前使用是危险的,容易引起错误。但是对指针变量直接赋值是可以的。因为C系统对指针变量赋值时要给以确定的地址。因此,
 
char *ps="C Langage";
 
  或者
 
char *ps;
ps="C Language";
 
  都是合法的。
 
 
 
关于数组:
 
初始化赋值的一般形式为: static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值,值……值}; 其中static表示
是静态存储类型, C语言规定只有静态存储数组和外部存储数组才可作初始化赋值(有关静态存储,外部
存储的概念在第五章中介绍)。
 
关于用红色标记的部分作如下声明:
*******************************************************************************
ANSI/ISO C之前,对数组的一次性初始化必须要求数组被声明为静态的,楼上说static和extern与变量
的使用范围有关,没错,但不是这里要使用的含义,这里静态(全局变量默认为静态的)指的是该变量只
初始化一次。全局变量肯定是只初始化一次的,所以这主要是针对函数块里面声明的变量来说的,就是
说在函数块里面声明的静态局部变量,只在第一次进入这个函数块的时候才进行初始化。ANSI/ISO C允
许对声明的非静态数组也进行一次性初始化。所以在支持ANSI/ISO C标准的编译环境下,函数块内写
static int a[3] = { 2, 4, 5 };
int a[3] = { 2, 4, 5 };
都对。
函数块外面写static时才是楼上所说的变量的适用范围,不加static声明出来的变量的范围可以在文件
之间,加了static声明的变量则只在该文件内。但此时,你加不加static都不会影响你写int a[3] =
{ 2, 4, 5 };因为这个时候a是全局变量,默认的是静态的,这样的初始化当然没有问题的。
 
另外,这种一次性初始化必须在定义一个变量的时候才是允许的。这一点,楼主要谨记,不管是
ANSI/ISO C还是C99都是不允许出现
int a[3];
a[3] = { 2, 4 , 5 }
的,不管有没有static修饰。如果你不想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那就只有等到你需要的时候通过赋值操
作来进行,数组当然得通过循环。
 
*******************************************************************************
 
 
关于函数参数:
 
函数的形参和实参具有以下特点:
 
  1.形参变量只有在被调用时才分配内存单元,在调用结束时, 即刻释放所分配的内存单元。因此,
形参只有在函数内部有效。 函数调用结束返回主调函数后则不能再使用该形参变量。
 
4.函数调用中发生的数据传送是单向的。 即只能把实参的值传送给形参,而不能把形参的值反向地传
送给实参。 因此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参的值发生改变,而实参中的值不会变化。
 
 
 
 二、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与用数组元素作实参有几点不同:
 
  1. 用数组元素作实参时,只要数组类型和函数的形参变量的类型一致,那么作为下标变量的数组元素
的类型也和函数形参变量的类型是一致的。因此, 并不要求函数的形参也是下标变量。 换句话说,对数
组元素的处理是按普通变量对待的。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 则要求形参和相对应的实参都必须是类型
相同的数组,都必须有明确的数组说明。当形参和实参二者不一致时,即会发生错误。
 
  2. 在普通变量或下标变量作函数参数时,形参变量和实参变量是由编译系统分配的两个不同的内存
单元。在函数调用时发生的值传送是把实参变量的值赋予形参变量。在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不是
进行值的传送,即不是把实参数组的每一个元素的值都赋予形参数组的各个元素。因为实际上形参数组
并不存在,编译系统不为形参数组分配内存。那么,数据的传送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第四章中我们曾
介绍过,数组名就是数组的首地址。因此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所进行的传送只是地址的传送,
也就是说把实参数组的首地址赋予形参数组名。形参数组名取得该首地址之后,也就等于有了实在的
数组。实际上是形参数组和实参数组为同一数组,共同拥有一段内存空间。
 
3. 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变量作函数参数时,所进行的值传送是单向的。即只能从实参传向形参,不能
从形参传回实参。形参的初值和实参相同, 而形参的值发生改变后,实参并不变化, 两者的终值是
不同的。例5.3证实了这个结论。 而当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情况则不同。 由于实际上形参和实参
为同一数组, 因此当形参数组发生变化时,实参数组也随之变化。
 
 
用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形参数组和实参数组的类型必须一致,否则将引起错误。
 
  b. 形参数组和实参数组的长度可以不相同,因为在调用时,只传送首地址而不检查形参数组的长度。
当形参数组的长度与实参数组不一致时,虽不至于出现语法错误(编译能通过),但程序执行结果将与
实际不符,这是应予以注意的。
 
c. 在函数形参表中,允许不给出形参数组的长度,或用一个变量来表示数组元素的个数。
 
  例如:可以写为:
 
void nzp(int a[])
 
  或写为
 
void nzp(int a[],int n)
 
  其中形参数组a没有给出长度,而由n值动态地表示数组的长度。n的值由主调函数的实参进行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