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mvc框架

来源:互联网 发布:帝国cms模板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7:36

双mvc框架

[\1/]新写的lua mvc 框架,支持4种mvc 写法:

1、可以按照传统mvc(pureMVC)来写,但是command要写在控制器里面,因为框架的控制器和视图基类都是抽象了消息列表接口;mediator现在是兼中介者和视图逻辑,就是不必组合的视图最后的视图逻辑都放mediator里面,因为游戏不是强组件特质,游戏应该更多样

2、控制器ctrl和view 都不使用事件机制,就是简单mvc的形式,之间通讯用调用接口(函数)的形式,有一个单独的网络层,负责发送和接收消息,model在这里没有了(组织数据都在ctrl),数据都存在ctrl 里面用表或其他结构简单的表示

3、控制器ctrl和view 都不使用事件机制,就是简单mvc的形式,之间通讯用调用接口(函数)的形式,model层组织数据和访问网络,model就是域逻辑,model就是一个远端代理,model层只对外提供数据获得接口,这里model其实就是传统mvc的model(只是不是通过发消息通知其他层,没了消息模式),model对象不会引用到其他ctrl 或者 view,ctrl或者view 在使用model的时候注册回调函数

4、控制器ctrl和view 都不使用事件机制,就是简单mvc的形式,之间通讯用调用接口(函数)的形式,有一个单独的网络层,负责发送和接收消息,data对象组织数据(也提供查找数据的方法),被ctrl持有,并且view也可以使用,data对象不调用ctrl或者view的方法([\4/+=2]data对象不包含业务逻辑)

5、当然这样的框架混合写才是最好,用传统mvc写游戏核心部分,用简单mvc写其他次要系统,最推荐的简单mvc写法是(2、),(3、)其次,(4、)在lua里面显得略臃肿

6、这里(3、)的简单mvc模式之所以model不直接引用到ctrl或者view,是因为如果引用到,那么这种写法和(2、)或(4、)的写法就没差别了,数据不是在model就是在ctrl 或者单独建个文件,还不如选一种(2、)或者(4、)的写法(一个系统的协议很多,如果协议没封装就很多函数,model层看起来就很庞大了)。model不引用到其他层对象,其他层改变不会影响到model层,并且这样也利于思考(逻辑可以很直观的分为域逻辑和事务逻辑)。虽然model直接引用(调用)ctrl或者view的形式逻辑也是分为域逻辑和事务逻辑,但是model不引用到其他层对象的时候,即便model对象变得很庞大了,修改控制层(ctrl)代码的时候也会变得容易些。修改控制层(ctrl)也是很经常的。

[/2+#+=2]写法(1、)(2、)(3、)(4、)(5、)和分析(6、)都是重要的

[/3+#+=2]分析(6、)是确定的

[/4]Command可能被用于实现一些复杂、必须按照一定顺序的系统行为,上一步动作的结果可能会流入一下个动作。(引用自《pureMVC》,这就是业务逻辑)

[/1]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AppExtBase 中的派发消息接口 
title

AppExtBase 中注册和移除 控制器、模型接口 
title

AppExtBase 中注册和移除 视图接口 
title

ControllerBase 
title

ViewBase 
title

ModelBase的get和set接口,有只读属性才使用它,因为这个是方便写应用的(组件式的写法要用到),要明了的声明类实例的属性也可以用它([\10/]明了的声明类实例的属性) 
title

[/10] 
title

[/11+=2]写法3在model注册回调的时候,model支持注册一组回调(model依次调用),这样它其实就是向下兼容的,你只注册一个回调也可以。例:角色hp过低,血条会变化、屏幕也会闪烁;这就是多个回调的情况。

[/12+=2]其他写法的ctrl或者view也不应该被model引用(这个model指写法3的model);如果其他系统是在这个系统之前开发,那么调用接口(model引用到其他写法ctrl或者view)也不错,因为这个时候其他已写好的系统改动就不是经常的了([\15/]通常已写好的系统重构也可以兼容接口,即使服务端重构也可以兼容接口来重构,因为系统的行为通常不变(除非策划改了))。

[\12/+/13+=2]如果在写当前系统的时候也用适配接口的方法来达到不修改model的目的(写法3),这样容易产生不良代码(不易读或者逻辑复杂的代码),不安全。

[/14+\12,13/+=2]所有系统、所有层的接口都应该是一个标准接口(规范化的接口),这样依据数学模型的接口才能发挥多态的强大。

[/15+\14,12/+=2]如果重构的系统接口行为有所差异了,并且依据原有行为接口兼容形式的写法会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那么笔记12的兼容接口重构是不适用的。

  1. [\11/+/16\+正常运行]
  2. //>>>>>>>>>>>>>
  3. --
  4. -- Author: xiaowa
  5. -- Date: 2015-10-17 07:53:29
  6. --
  7. --框架回调对象
  8. local CallBack = CallBack or class("CallBack")
  9. local call_hash_ = call_hash_ or app.util.HashMap.new()
  10. --e_name 注册回调的事件名
  11. function CallBack:ctor(e_name)
  12. self.e_name_ = e_name
  13. call_hash_:setElement(e_name,self)
  14. end
  15. function CallBack:call(...)
  16. local n = table.getn(self)
  17. for i=1,n do
  18. self[i](…)
  19. end
  20. end
  21. function CallBack:register_call(fun)
  22. table.insert(self,fun)
  23. end
  24. function CallBack.register(e_name,fun)
  25. local callback = call_hash_:getValue(e_name)
  26. callback:register_call(fun)
  27. end
  28. return CallBack
  29. //<<<<<<<<<<<<
  30. [/17\+正常运行]
  31. //>>>>>>>>>>>>>>>>>>
  32. function LoginCtrl:ctor()
  33. --测试回调对象
  34. self.print_ = app.compose.CallBack.new(TEST_CALLBACK)
  35. end
  36. function LoginCtrl:enterLoginScene()
  37. self.login_view_:open()
  38. self.print_:call("this is callback on LoginCtrl")
  39. end
  40. TEST_CALLBACK = "test_callback"
  41. function LoginView:open()
  42. display.replaceScene(self.scene_)
  43. local num = 1
  44. local function fun1(str)
  45. printLog("xiaowa",str.." in "..num)
  46. num = num+1
  47. end
  48. local function fun2(str)
  49. printLog("xiaowa",str.." in "..num)
  50. num = num+1
  51. end
  52. app.myApp:register(TEST_CALLBACK,fun1)
  53. app.myApp:register(TEST_CALLBACK,fun2)
  54. end
  55. //<<<<<<<<<<<<<<<<<

[\16,17/+=2]笔记16、17是注册回调的代码,回调只能注册,不能删除,这样回调就像直接调用的形式;回调需要定义全局事件名;如果想用能删除的形式,请用事件。

[/18+=2]最后,那个ModelBase基本没用(只读属性在尾部加”_”,自己写get方法),要么留一个空ModelBase类,要么就不继承直接写Model类。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