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和数组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7共享输入网络凭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6:04

1.首先弄明白 声明和定义

声明:它所说明的并非自身,而是描述其他地方创建的对象。 也就是只告诉编译器对象的名字和类型,不分配内存,所以不需要提供数组长度等信息( 多维数组需要提供除最左一维以外其他维的长度)
定义:它为对象分配内存

也就是说内存是在定义时分配的,符号表中的地址是定义时确定的,
访问方式却是根据声明来确定的。

2.数组和指针的访问

我们都知道一块内存 可以理解为两部分,地址和内容
·每个符号的地址在编译时是可知的,在符号表中

2.1 访问数组分为两步

 举个栗子 char a[9] = "abcdefgh";   c = a[i]     符号表中会存储一个地址9980,是数组的首地址      步骤1:取i的值,和首地址也就是9980相加      步骤2:取地址(9980+i)的值

2.2 访问指针分为两步

再举个栗子 char *p;  c = *p;      符号表中有一个符号p,地址为4624,       运行时步骤1:取地址4624的内容,内容是9980       运行时步骤2:取地址9980的内容

3.总结

区别主要在于符号表中存储的地址,指针在符号表中存储的地址,内容还是一个地址,这个地址的内容真正的值,而数组在符号表中存储的地址,就是数组申请空间的首地址。简单来说,定义一个数组一个指针 char a[9] = "abcdefgh";   char *p = "abcdefgh";用a[3],p[3]来访问,数组只用两步,即2.1中的栗子                                 指针需要三步,即2.1中栗子中加一步 9980加上i的值,最后取地址(9980+i)的内容

4.会产生冲突的地方

比如 我在定义时 定义一个char p[9]; 但是把它声明为一个指针 extern char *p;这样如果访问p[3]的话,     编译器会分为三步走,           1.先取符号表中p的地址,           2.把p的内容加3.作为一个地址   ==》这一步已产生错误,定义时为数组,这里P的内容其实是数组的第一个char值           3.取这个地址的值附加正确的访问,如果声明为一个数组,访问p[3]的话,      编译器会分为两步,            1.取符号表中p的地址加上3,作为地址            2.访问这个地址的内容。

特点

指针 数组 保存数据的地址 保存数据 间接访问数据,取得指针的内容作为地址提取数据 直接访问数据 通常用于动态数据结构 通常用于存储固定数目且数据类型相同的远速 相关函数为malloc(),free() 隐式分配和删除 通常指向匿名数据 自身即为数据名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