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m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男生发型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2:04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一个有监督的学习模型,通常用来进行模式识别、分类、以及回归分析。

主要思想:

⑴针对线性可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情况,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算法转化为高纬特征空间使其线性可分

⑵在特征空间中建构最优分割超平面,使得学习器得到全局最优化,并且在整个样本空间的期望风险以某个概率满足一定上界

具体过程:通过一个非线性映射p,把样本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乃至无穷维的特征空间中(Hilbert空间),使得在原来的样本空间中非线性可分的问题转化为在特征空间中的线性可分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升维和线性化.升维,就是把样本向高维空间做映射,一般情况下这会增加计算的复杂性,甚至会引起“维数灾难”,因而人们很少问津.但是作为分类、回归等问题来说,很可能在低维样本空间无法线性处理的样本集,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却可以通过一个线性超平面实现线性划分(或回归).一般的升维都会带来计算的复杂化,SVM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应用核函数的展开定理,就不需要知道非线性映射的显式表达式;由于是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建立线性学习机,所以与线性模型相比,不但几乎不增加计算的复杂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维数灾难”.这一切要归功于核函数的展开和计算理论.

选择不同的核函数,可以生成不同的SVM,常用的核函数有以下4种:
⑴线性核函数K(x,y)=x·y;
⑵多项式核函数K(x,y)=[(x·y)+1]^d;
⑶径向基函数K(x,y)=exp(-|x-y|^2/d^2)
⑷二层神经网络核函数K(x,y)=tanh(a(x·y)+b).

 SVM算法最初是为二值分类问题设计的,当处理多类问题时,就需要构造合适的多类分类器。目前,构造SVM多类分类器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法,直接在目标函数上进行修改,将多个分类面的参数求解合并到一个最优化问题中,通过求解该最优化问题“一次性”实现多类分类。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其计算复杂度比较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只适合用于小型问题中;另一类是间接法,主要是通过组合多个二分类器来实现多分类器的构造,常见的方法有one-against-oneone-against-all两种。

a.一对多法(one-versus-rest,简称1-v-r SVMs)。训练时依次把某个类别的样本归为一类,其他剩余的样本归为另一类,这样k个类别的样本就构造出了k个SVM。分类时将未知样本分类为具有最大分类函数值的那类。

b.一对一法(one-versus-one,简称1-v-1 SVMs)。其做法是在任意两类样本之间设计一个SVM,因此k个类别的样本就需要设计k(k-1)/2个SVM。当对一个未知样本进行分类时,最后得 票最多的类别即为该未知样本的类别。Libsvm中的多类分类就是根据这个方法实现的。

c.层次支持向量机(H-SVMs)。层次分类法首先将所有类别分成两个子类,再将子类进一步划分成两个次级子类,如此循环,直到得到一个单独的类别为止。

对c和d两种方法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论文《支持向量机在多类分类问题中的推广》(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d.其他多类分类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有向无环图SVM(Directed Acyclic Graph SVMs,简称DAG-SVMs)和对类别进行二进制编码的纠错编码SVMs。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