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mali语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行知中学学费多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4:36

Smali中语法:

类型

v   void  只能用于返回值类型

Z   boolean

B   byte

S   short

C   char

I    int

J    long 2个寄存器

F   float

D   double  2个寄存器


对象类型:Lpackage/name/ObjectName;  相当于java中的package.name.ObjectName;解释如下:

L:表示这是一个对象类型

package/name:该对象所在的包

;:表示对象名称的结束

 

 

数组的表示形式

[I  :表示一个整形的一维数组,相当于java的int[];

对于多维数组,只要增加[ 就行了,[[I = int[][];注:每一维最多255个;

 

 

对象数组的表示形式:

 [Ljava/lang/String    表示一个String的对象数组;

 

 

方法调用的表示形式:

Lpackage/name/ObjectName;——>methodName(III)Z  详解如下:

 

Lpackage/name/ObjectName  表示类型

methodName   表示方法名

III   表示参数(这里表示为3个整型参数)

说明:方法的参数是一个接一个的,中间没有隔开;

 

method(I [[I I Ljava/lang/String;[Ljava/lang/Object;)Ljava/lang/String;

method(int,int[][],int,String,Object[])

 

 

 

 

在java中则为:
String method(int, int[][], int, String, Object[])

 

字段的表示形式

 Lpackage/name/ObjectName;——>FieldName:Ljava/lang/String;

 即表示: 包名,字段名和各字段类型

 

 

有两种方式指定一个方法中有多少寄存器是可用的:

 .registers  指令指定了方法中寄存器的总数

 .locals        指令表明了方法中非参寄存器的总数,出现在方法中的第一行

 

 

方法的传参:

当一个方法被调用的时候,方法的参数被置于最后N个寄存器中。如果一个方法有2个参数,5个寄存器(v0-v4),那么参数将置于最后2个寄存器——v3和v4。 非静态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总是调用该方法的对象。
例如,非静态方法LMyObject;->callMe(II)V有2个整型参数,另外还有一个隐含的LMyObject;参数,所以总共有3个参数。假如在该方法中指定了5个寄存器(v0-v4),以.registers方式指定5个或以.locals方式指定2个(即2个local寄存器+3个参数寄存器)。当该方法被调用的时候,调用该方法的对象(即this引用)存放在v2中,第一个整型参数存放在v3中,第二个整型参数存放在v4中。

 

寄存器的命名方式:

 V命名

P命名  第一个寄存器就是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寄存器

比较:使用P命名是为了防止以后如果在方法中增加寄存器,需要对参数寄存器重新进行编号的缺点

特别说明一下:Long和Double类型是64位的,需要2个寄存器

例如:对于非静态方法

LMyObject——>myMethod(IJZ)V;

有4个参数:LMyObject,int,long,bool;   需要5个寄存器来存储参数;

P0    this

P1    I (int)

P2,P3  J (long)

P4    Z(bool)

 

 

 

补充:
@ static fields 定义静态变量的标记
@ instance fields 定义实例变量的标记
@ direct methods 定义静态方法的标记
@virtual methods 定义非静态方法的标记
构造函数的返回类型为V,名字为<init>。



if-eq p1, v0, :cond8 表示如果p1和v0相等,则执行cond8的流程:
:cond8
invoke-direct {p0}, Lcom/paul/test/a;->d()V
调用com.paul.test.a的d()方法
if-ne p1, v0, :condb 表示不相等则执行condb的流程:
:condb
invoke-direct {p0}, Lcom/paul/test/a;->c()V

 

 

http://www.blogjava.net/midea0978/archive/2012/01/04/367847.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