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边缘”人-观FRIST独立电影展《二十四》、《狗日子》之感触

来源:互联网 发布:剑网三长歌门捏脸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9 19:20

我们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生活不如自己的人:如拾荒者、乞讨者、残障人士会感觉他们的日子很难过,他们会经常不开心,然后不由自主的就有同情心了,今天下午看了FRIST巡展的两场记录片,都是年轻导演的处女做,有个导演还是90后,拍的都是中国“边缘”人物的题材,我们自认为的这些日子过得很艰难的人们正影片中我发现其实他们过得一直都很自然,喜怒哀乐和我们一样。

为什么对”边缘“加了引号,因为从这些人群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是边缘的,”边缘“只是我们自己给他们赋予的一个标签,而且人家不认同的标签,用底层来说更好些吧。你我都是生活在底层中的人。

姜纪杰的纪录片《二十四》

这里写图片描述>

摘录一段简介:姜秋云、姜雪姐妹是一对十四岁的双胞胎,不上学在家帮着家里干活。底下还有个弟弟,在读小学。在她们家里弟弟的地位远远大于她们俩。她们爸爸得了股骨头坏死,不能干重活,于是和她们妈妈在邻村砖窑厂找了份拉砖坯子的工作,而家里的大小事务就包在了云子姐妹身上…….

姜导演比较年轻,看介绍是93年的,很遗憾导演没到现场来,片子拍的是导演自己村的邻居,安徽省的一个村落,这个村应该挨着鲁西南很近,因为里面当地方言和我们村都一样。片子拍的中规中矩,也许是自己来自农村的缘故,对里面的场景生活很熟悉,看的时间长了有点乏味,导演是在帝都上学的,从农村出来后搞了几年艺术,感觉这个东西有拍头就拍了,感觉城里人应该很喜欢看,说不准到国外还能整个大奖啥的,如果让他们同村的人看,估计他老乡是没耐心看下午,所以我个人感觉乏味就很正常了,哈哈,这都是我个人的猜测…下面接着说正事:

影评首先给展现的是几个小孩在村头路上玩耍的情形,耍的啥游戏我也没看出来,然后开始介入两个姐妹的日常家庭生活:家里的锅碗瓢盆、地里面的农活;反正就是在让你静静的看着这两个人的日常生活,经历了春夏秋冬,两个姐妹估计是双胞胎,因为都是14岁,到了上初中的年纪,不知道为啥没上学,弟弟上小学了,首先父亲有病,腿疼的要命,干不了活,其实父亲自己也不愿意干;目前在砖厂拉车,收入也不是很高,因为我曾经也在砖厂拉过一段时间,个人感觉应该不单单是家里的经济问题,现在义务教育花不很多钱,其实主要的问题是父母的观念问题,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在我们村小学毕业后在家待个几年,然后出去打工,过几年然后结婚生子,类似姜云姐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在我回家偶尔遇到她们也都笑的很开心,反倒是我妈对我至今孤身一人一直愤愤不满。

个人认为导演拍的不仅仅是两姐妹的在日渐凋敝的农村的无聊生活,而是给我们展现了当下中国乡村的一角,这一角是冰山上的一角很有代表性,也很有普遍性。记得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去参选某个社团,有个哥们很是激动说自己是这几年来村里的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有些人显得略不屑。在农村的教育就是这个样子,心强的父母把孩子早早的送到县城去上学了,因为村里的学校学生少,好像老师也没城里的老师专注,边教课边种地再弄点小买卖啥的让人很是感觉不怎么靠谱。再加上一些孩子父母疏于管教,自己也不愿意上学了,于是就结束了求学生涯进入早早地进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在我们村有很多是这个样子,问了一些其他的同学也很多就是这个样子,没想到很多年后看到这部记录片当下还是这样子。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中间想起了个很热门的话题:留守儿童。但看到最后也对不上号,影片没有一点留守儿童的影子,没有奶奶爷爷出镜,姐妹也不是很小,父母都在身边。我来省城打工两年多了,身边工友们的孩子们的年龄和姜云姐妹的年龄很是相近,从工友的日常谈话中了解到他们那对小孩的教育很是舍得下本:上外教的辅导班、学舞蹈、小提琴、练书法。教师和家长通过qq、微信群随时沟通,孩子的作业要家长签字…,快成了工业流程标准了,也难怪他们考上985、211之类的学校不是很困难也见怪不怪了,中国当下乡村有很多最基本的问题需要去应对,而城市人太多到了饱和的程度,要考虑扩建、改道治堵、污染问题,差别太多,虽在一个国家,却根本不再一个平行世界。哎,又扯多了,在看完电影观众互动的时候,有个电影从业者说,我们评论一个部电影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部电影去讨论,就像中学写命题作文时要紧扣主题一样,不要老去一扯老远去谈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因为我们紧紧关注的是这部作品,嗯,影评也是很专业的。社会太复杂,怎么也说不清!

片子的构图很巧妙,大部分都是用的固定镜头、近景。在空旷的田地里也不例外,有个镜头让我很有印象就是姜云姐妹的弟弟姜宇康在地里挖茅根的时候对他来了有十几秒的俯拍,让我们以一个另外的角度看,这个俯拍的高度不是很高,角度也点怪,猛然一看是斜拍,像在山坡上挖东西,这个镜头的切入切除也做的很好,让人很深刻,通篇也就这个一个俯拍镜头。

总体来说,片子看的让人有点无聊,也许记录片也就这个样子,在市场上记录片的生存空间很少,基本都是以独立电影的形式存在,能上院线的票房也不是很高。不过比那些让人看时很过瘾,看完就忘的商业片要让人沉重很多,思考很多,也许他们的价值也就在于此,电影的某些本质也在于此呗。

冯鹏程的《狗日子》

这里写图片描述

摘抄一段影片介绍:主人公张玉峰,1932 年出生于河北沧州。20 岁结婚,因老婆闹分家,半年后离婚,打一辈子光棍。 2003 年开始捡废品,收养了十几条流浪猫狗,同时供侄子上大学。年过八旬的他,自食其力,饿了就去卖废品,换来钱买吃的,虽然生活不容易,但他活的很潇洒自由,活的铿锵有力,活出了自己的尊严,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活出自己的艺术,但他却能传递给我很多正能量,我很想并希望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大家,让那些不珍惜生活的人去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是津津有味的看完这部纪录片,比上一部好看多了,里面也有不少笑点。看片名,没看之前猜测着导演拍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过的很操蛋的生活。狗日子,狗一样日子么。开始看了没多长时间,发现里面满满的正能量,一个拾荒的老汉,年轻的时候日子比较苦,结婚半年,妻子闹着要分家,因为到弟兄比较多,而且弟兄们多没成家,需要他扶持,考虑到这一点张玉峰拒绝了,把妻子一巴掌轮开,等三年,张拒不悔改,其妻后改嫁他处。然后张老汉帮衬其他弟兄成家立业并供养侄子上了大学。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事情,到了影片最后他给展示自己当年参加文革造反派的时候锈在胳膊上的很激进的标语:向雷锋学习、坚决拥护毛主席…。现在想想当年考虑到弟兄的问题,固执和妻子离婚,无不和当年受到的这种影响有关系。

很高兴的是导演来到现场,这是第二部我和导演一块看的电影,第一部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而贾也是从FRIST里走出来,很是有点巧。这部作品是导演的毕业作品,大三的时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拍的,当拍头三个月的时候,没有任何收获,继续坚持到了后来,就被吸引了,一鼓作气就把这部电影给整完了,匆匆的做的完了。老头拾荒的据点和导演的学校很近,看到这个老头比较个性,导演就想拍点什么,折腾了一年多,出了这部片子。

片子里笑点有不少,做为记录片不可能按照导演的意思去抖包袱,那样也就不是记录片了,纪录片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有观众也问到,里面的笑点是不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导演表示主人公就是这样,人生态度就是乐观的。虽然住的窝棚,但仍不时有些人来偷东西,偷钱,偷电视机,锁被撬开过两次。还不是有些”小市民“来找茬,主人工仍然乐呵,基本没有看到愁眉苦脸的时候,即使向别人陈述自己这些困难、不顺的事情的时候,心绪也是很平静,也没有表现的多么愤愤不平就像说着别人的事情。这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睿智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虽然我们眼中的老人一直过的很落魄,住的窝棚,空间狭窄黑暗,冬田很冷,但是老人不感到自己多们难过,过的平平稳稳,谨慎中带着乐观。

这样子我们的同情心有的时候是错误,其实他们不需要同情,人做为在地球上进化了几千年的最高等生物,适应性是非常非常强大的,有的时候我们偶然想一下要是我到了某个地步会怎么怎么地,很不幸有一天你真沦落到那个地步,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也许你很不适应,过不多久还不是照样屁颠屁颠的过。感觉我们有的时候倒是我们需要同情下自己: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呵呵。

看完电影,听完观众和导演的互动,他们说的做的一些事情,还发现世界很大,很精彩,很神奇好玩,当然这精彩和神奇不光光是他们的,我们也有份,也有权利去探索发现追寻。名义上按部就班的朝九晚五、时不时的无偿加班,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自己的人生还有好多可能,趁着年轻最后引用一句鲁迅先生在小说《伤逝》写的的话:生活的路还很多,我也还没有忘却翅子的扇动,我想。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