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说明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钻位展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18:04

写在博客前面的话


作为一个从学术界最底层的“学末”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正常学生”,有些基础的确相比较好学生真的很差,但是笨鸟多飞嘛,对于我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先飞已经没有意义了,顶多是多飞了。给我的博客写点序言吧,比较随意,有些乱,莫怪。



--------------------------------------------------------我的学渣之路--------------------------------------------------------

高中开始就是学末了,虽然我们班算是比较好的学生组建的,但是我是走点后门进入的,所以真真的学末,班级70多人,基本是倒数10-20名之间,作为山东人,尤其当年是山东高考最高峰时期,竞争可谓惨烈异常,高三最后的半年吧,基本一两个月模考一次,每次模考过线的同学都会集体到校园里拍照,然后贴在教学楼的入门大厅里,那个时候真的是打击最大的,每次我们十几个人都会被留在教室里,在楼上看他们谈笑风生的出去拍照,楼下各种笑声,然后自己低着头整理错题,听着身边的座位慢慢坐满,最后又趋于安静,大家又努力的学习去了,我记得那时候我算是找老师问问题最多的了,经常晚自习的时候我去找老师,因为不会,问的题目也多,同位是个牛逼的学霸,可是问多了也会烦的,基本我都是问老师,那年考试我竟然考了538分,虽然距离560多分的二本线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平时我都是不过本科线的,所以成绩出来我也是算知足了,但是那年我没走,虽然被南理工的三本录取了,但是因为高昂的学费我主动放弃了,重新复读,但是第二年也差不多,但是由于第一年无所畏惧报的学校也尽量好,第二年已经不能那么勇敢了,所以畏手畏脚的被一个刚建校一年的三本录取了(我本科毕业后第二年就改名了),之后就去了三本上大学。有个小插曲,上大学的时候,好像是大二吧,有一次回家,我爸告诉我,我高考前他去找过班主任,班主任说我只能走个中专吧,没想到上了三本,我算是班里最大的黑马。

大学生活平淡无奇,学习成绩算年级前十几吧,马马虎虎,个人不是很满意,至多是从高中的“学末”到“学渣”了。特别郁闷的是,平时作业啊什么的我基本是原创的,好哥们好姐们啥的抄我的,我都是最差的,那叫一个郁闷啊,哈哈。后来考研第一年差几分,基础还是太差了点,当年的目标定的也高了,瞄准专硕估计就走了,然后和同学在同城另一个高校旁边租了一间房,80元一月,就十平米左右的小房间,第二年如愿考入某211高校,接触到了图像处理,真的就瞬间被图像处理吸引了,从那以后就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而且非常非常庆幸的是遇到一个很好很好的导师,我想他是目前为止对我影响最为巨大的老师了,内心非常感激。研究生期间,由于导师的项目都是大老板的公司项目,所以编程更多,用到的算法几乎没有,前一年或一年半都是C++编程,不过编程能力也是那时候开始的,但是水平我自认真的挺菜的,呵呵,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研究生期间的论文3EI,我贡献小于导师,但是这些论文让我在其后的找工作和申请博士时都有极大的帮助,另外还有3个发明专利,是自己写的,但是我觉得很水,还写了20个左右的实用新型专利,有几个是有我名的,大部分都是帮导师生意场上的公司老总写的,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我也算是真正的当了大忽悠了,竟然写出来授权了,国内的专利问题也真是呵呵了,不过真的是托导师洪福,竟然拿到了研究生国奖。。。。

研究生毕业时,签约了一家大型国企,C++软件研发岗位,很锻炼能力,但是我不喜欢,大概2014年10月多递交辞职申请,各种手续超级繁琐,前后真是跑了一个月才彻底弄完,国内的档案啊户口啊什么的真是太乱了,政府部门办事各种推诿,真是恶心,然后11月15号左右BUAA考博,看了十来天就考了,其实我就考一个当练手吧,目标是中科院某所,国内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顶级研究所,我也许是真的不自量力吧,哈哈,中科院是2016年3月下考试,考完BUAA一直在家闷房间里看书,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中科院某所数学差4分没过,BUAA第一批录取也挂了,那时候真是人生灰暗吧,我就给远在国外的硕导写了一封邮件(硕导去加拿大某顶尖大学一年,今年8月回国),想明年去读他的博士,但是,BUAA那边第一批录取结束以后,就有很多老师联系我调剂,但是专业都不怎么对口,我也就婉拒了一些老师,最后,实在没什么好选的了,我就选机器学习吧,也差不多,都跟那个博导联系好了,虽然那个博导说有没有名额他也不确定,只是现在联系好,有名额就录了,没有名额就没我事了,最后的最后,报考导师有第二个名额,直接把这个博导拒绝了,我就来到了报考导师的实验室。

写的可能比较随意,看的人也不多,就随便记录记录放在这里,碍眼的同学们就直接跳过吧。

--------------------------------------------------------这是分割线--------------------------------------------------------



现在进入正题吧,博士期间的方向基本定在了图像分割和缺陷检测,这是一个项目中要接触到的两个小方向,而且要我一个人肩负起责任,困难重重,实验室也没有做过,对于这个新方向,老板也是看中了资金问题吧,一百多万的项目资金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来说,真的诱惑很大,不过我对这个项目也感兴趣,经过前几个月的摸索,基本清楚了项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剩下的等项目审批通过吧,插一句,这个项目是企业项目,实现难度上远非国家自然基金发发论文就行的,企业要实实在在的代码,这对我也是非常大的考验,目前的学习方向基本定在了Active Contour Model-ACM。虽然现在还是博一,但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巨大的研发压力,毕竟这个项目无人带你,实验室过去也没人做过,那边的企业负责人来讨论过,说过这个项目的难度,那个企业的下属研究院在过去三年一直都在做这个,但是进展缓慢,国内的生产条件巨差,样品质量参差不齐,成像品质大相径庭,对于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通用算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接下这个项目,钱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吧,不过对于我来说,尤其我这个年纪的男人,没成家没京户没房子没钱财,有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项目给我,无论多大的困难,我想我都不会选择退却,因为我这条路对于这个年纪的男人来说,是一个真正历练的机会。

再苦再难,想想长征两万五!!!

因为接触了一个新的方向,所以所有的东西都会重新开始,这个博客也是真正一点点记录我的博士生涯的学习过程,平时杂事也挺多的,博客我一定要坚持写下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锻炼机会,也是一个好的学习监督平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