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领域当前的主流技术及其社会需求调查报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应用商店网络异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1:56
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是产品升级的工具,是服务升级的工具,是营销品牌的工具。夏雪峰老师近些年走访众多传统企业,总结出他们的通病,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成本提高,现在已经不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了。互联网时代,讲究的是用户体验,用户至上,才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
传统企业领导们须尽快认识到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重要性,“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新形态,现在的“互联网+”,正如19世纪电力行业进入经济一样,并非所有的行业都去从事发电与输电,但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必须接通电源,才能提供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时代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拒绝互联网,将被无情淘汰。
每一个传统企业都在寻找“互联网+”的过程中,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传统企业借助互联网,将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
-----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
-----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所谓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其他产业与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承担了一个得力工具的角色。其主要包括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信,百度HI),社交(Facebook,微博,人人,QQ空间博客,论坛),网上贸易(网购,售票,转账汇款,工农贸易),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流量,流量nnt等)
企业对互联网也有很多需求,构建网络关系、信任、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绩效相互关系的模型,以珠三角地区的116家高科技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则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与外部企业建立起的网络关系对知识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间知识共享的程度越高,则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也越高;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存在于信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之中.在比如IT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是随着互联网出现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招聘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捧.特别是IT企业,由于员工流动频繁的特征,使用网络招聘大大提高了人员补充的效率.但网络招聘也有不足之处.IT企业的HR,在进行网络招聘时,应做到了解岗位需求,差异化沟通,建好人才库。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显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是冰岛,已经有85.4%的居民是网民。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的普及率分别为71.2%68.4%。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有相似性的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则是20.8%。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业界和网民非常关注宽带接入速度。享受宽带接入服务的网民越多,中国的互联网接入情况就越好。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该速度发展,未来2-3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预计将超过5亿。
根据20121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亿,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个百分点,达到38.3%
以下就是消费者在2013年可能看到的一些产品或技术,其中部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已经成型,但在新的一年里会这样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2012年,Nike+FuelBandJawbone等传感器式腕带走进人们的生活,用来衡量人们每天走了多少路、睡眠质量如何等等。我认为,这种趋势在2013年还将继续,而传感器的形式会有所改进,功能也将更强大。例如配备了传感器的手表Basis,可以测量心率。所有这些设备都会与移动应用或Web应用相整合,跟踪用户状况并提供建议。
2013年人们将看到的另一个趋势是,应用与设备的进一步整合,允许人们无线控制许多日常操作,如灯泡和家用电器等。2013年,我们将看到更多这样的智能设备。
上述预测只是2013年我们可能看到的消费科技发展趋势的一部分。其他一些趋势还包括云存储等。确定的是:一定会出现一些令人意外的趋势,又是我们没有预测到的。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既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又将成为物联网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层的主体技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