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improve一个有着复杂策略的已有项目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虚拟机win10分辨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32

最近这段时间在做分词相关的事情。

1.前段时间主要是看源代码,对于代码的核心逻辑已经了解得很充分了。核心逻辑大概占5000行代码中的1000行到1500行,而剩下的代码都是一些非常细节的的策略代码,其作用主要是:针对不同特性的query实行不同的策略

2.目前这几天在对bad case池子里面seg bad case进行分门别类。归类的依据是这些bad case 产生的原因。换句话说来说,代码中哪一部分的“失误”导致了错误的发生。

之前在对bad case进行归类时,都是采取的很细节的做法,比如看打印出来的log,分析从log的哪些行开始,输出开始不符合预期。这样的方法具体到了某一行或者某几行代码。其优点是,能够透彻而底层地了解 错误 产生的原因。缺点上也显而易见:速度太慢,以至于无法满足工程上 快读推进的要求。


后来,请教了炜鹏,炜鹏告诉了我他的做法:从更大的一个perspective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进而对bad case们进行归类。这样有两个好处:1.能够快速推进工程进展。2.假如我们在前期非常细致、底层地分析了一些A类bad cases, 但是等分析完全部bad cases,我们却发现A类bad cases并非是当前project的主要问题。那么,我们在A类bad cases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就会没有收益。3.与2相对应的是,假如采取炜鹏的做法,我们可以很快过一遍bad cases,并且对他们进行归类。之后再根据每类中bad case的数量来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进而在算法调整方面,以解决主要问题为优先。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当自己的方法论比较落后、速度效率比较慢时,一定要多向周围的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