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的都是简单的” ——中国人的四大传统智慧

来源:互联网 发布:页面初始化加载js取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3:16

某著名化学品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买给顾客吧!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个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经过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盒子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出来,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盒子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县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光火,找了个小工来:“你他妈的给我把这个搞定!”小工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生产线旁放了一台风扇猛吹,空盒子一下子就被吹走了。
解决问题,其实最需要的不是复杂、不是最高新的技术,而是原点,而是简单。只有回归原点,才能看清本质,不会被复杂所蒙蔽牵引,不会无形中用手段替代目标,而忽略最简单的方法。智慧的,都是简单的。
1、大道至简。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单,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完美的、智慧的常常是简单的。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聪明,简单是厚积薄发的力量。学会了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传说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一门技术、一门战术和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的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在搏击较量中,出招过多就是多余无效的招数太多,有效的招数少;医生开的药方越多,就越是把握不好方法,用那些判断不准的药来试。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高明的医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绝对不会开乱七八糟的药物骗钱;精明的商人一招领先,步步领先;高人指点一语道破天机,不用太多言语……
大道至简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一对矛盾,是一体的两面。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采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仅仅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只是基础,还不是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必须再整合创新,跳出原来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挥动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所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就是这个道理。
做事情复杂繁琐往往是因为智慧没有到位。再大的事情,“一分为二”就很简单了,再难的事“合二为三”就简单了,再难的事情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就能做成。孔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因此,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人生中我捡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虽然你可能会失去现在,但绝对不会失去自我。只须弯一弯腰,也许你的人生就从此改变。
2、大智若愚。
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指的是耍小聪明。学习郑板桥“难得糊涂”,这才是大智慧。“愚”是表面糊涂,心里明白,小事糊涂,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大智者遇事心态平和,沉着冷静,胸有丘壑,无为而治,韬光养晦,胸藏百万雄兵,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行事中深谙变化之道,而非处处锋芒毕露,逞一时一己之强;时时斤斤计较,谋蝇头小利之得。
三国时杨修聪明过人,可惜用错了时间、地点、对象,终落得可悲下场,反误了卿卿性命。智者与人沟通注重倾听,尊重他人,有礼有节。多听少说,既有涵养,又没人当你是哑巴。话不投机,逞一时之痛快,滋生祸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知己知彼,方能克敌致胜。聪明过分,人人害怕;精明过度,便是愚蠢。把握人生尺度,恪守“中庸之道”,小心物极必反。
英国的温莎公爵曾经主持了一个招待印度当地居民首领的宴会。在宴会结束的时候,侍者为每个客人端来了洗手盆。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银质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时,便以为这是英皇室的待客之道,于是端起来一饮而尽。这一举动,让英国贵族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愣愣地关注着温莎公爵。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不露声色,一边继续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地仰起头来一饮而尽。于是,大家也都纷纷端起了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仿效着温莎公爵,宴会在热烈而又祥和的气氛中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在英国宫廷礼仪之中,自然是不能把洗手水喝掉的。而印度首领在没有了解风俗的情况下,冒失地喝掉了洗手水。作为主人,温莎公爵并没有“聪明”地指出他们做法的不妥,而是装了糊涂,跟着将洗手水喝下,避免了印度首领的尴尬,使宴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成功。温莎公爵一个“糊涂”的做法,彰显了自己高贵的品格与风度,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他实在是一个会装糊涂的聪明人,可谓大智若愚。
  现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聪明。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糊涂”的智慧。苏东坡曾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其实,正如郑板桥所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其实,有时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这样的人,可称为“大智若愚者”。
3、有容乃大。
“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最早见之于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袁可立在河南睢州自己“弗过堂”中所著的自勉联。二百年后又有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八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本意是比喻像大海一样的宽广胸襟。这是以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细流的无限容量来形容人的超常气度。
为什么学会容能让人博大呢?因为容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容让我们去接受,去博纳,去领会星云大师“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大境界。有人说比天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的确,天地之宽,宇宙之广,皆能被我容于心中。那天地宇宙就皆属我一人了。  从古至今,“容”成就了多少霸业?李斯《谏逐客书》中一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让秦王幡然顿悟。从此召集天下贤士,成就“九合诸侯,一统天下”的壮举。刘邦容得下敌将韩信,才能在韩信的帮助下创建大汉帝国。太宗李世民胸怀天下,能学习“西方蛮夷”的先进技术,才能开创初唐盛世……心中能容得下,才能去接受,去学习,去修练,才能成就自己的“大”。反之,如果心胸狭隘,容不下别人,不管自己多么有能力,结局终是是自取灭亡。
容才是真正的大道,做人只有学会容,才能成就自己的博大。万事万物皆有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是学富五车的老子还是目不识丁的贩浆引流者,都是他“不耻下问”的对象。因此他的儒家学说才能包罗万象,成为历代学习的经典,一直传诵至今。这和他“容”的大度是分不开的。豪放派代表苏东坡才高八斗,尚能向山野小童学习如何挖笋,并拜小童为师。就是这种能容得下一切,学习一切的态度,才能让苏东坡的诗词贴近生活,雅俗交汇,成为诗词中的楷模。先贤如此?吾等又有什么不能得呢?反观清朝,面对那么多新的技术与文化,闭关锁国,不闻不问。既然看不见,领会不到对方的先进,自然容不下对方的优点,又如何学习对方的优点而造就自己的大呢?因此丧权辱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由此观之,人只有发现对方的优点,容下对方的优点,才能成就自己博大。  故容者,大道也。
海纳百川,永不干涸。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鸡肠小肚永远难容事容人;坐井观天,永远是孤陋寡闻。空杯能容至真至纯之美酒,白纸能画最美最好的图画。量小非君子,妒忌生祸心。原谅有过错之人,就可成为朋友;心中常想着朋友,便可成为手足、知己。做人大度,方能大气;胸怀博大,可容世界。
4、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关于老子的故事,他的学生请教他,什么东西的最坚韧?老子张开已经掉光牙的嘴巴,指了指舌头。学生立刻明白了:牙齿是人身体最坚硬的部分,但是却不能与人同老,舌头是最柔软的部分,却能保留到最后。是啊!即使再锋利的刀刃也无法伤害水,然而再坚硬的石头也会水滴石穿。最终能成为王者的是居下者。
        柔和与容纳是一种技巧更是气度!施之不求回报更是一种境界!刚开始我们出于理智的考虑,可以把一些东西成为:忍受,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踏上了第一步台阶;然后,我们把另外一种对我们来说不是太艰难的东西称为:宽容,这说明我们进入了另一番境界;也许有一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仅仅是出于自己内心自然的感受,或者说是浑然天成的时候,山顶就到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责怪带给你不快的人,更不要以任何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任何争端。你能做的就是登山,其实在登山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甩在后面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而有些人在山脚下可以那么小。
此乃做人的至高境界。“水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水是勤劳的,大自然的水总是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换,反复循环,无穷无尽。水对人公平,从不偷懒;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做人也应象水一样,与人为善,抛弃恶行,多行善事,不图功利,长久坚持。正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远离邪恶之源,便是光明之路。勤奋之根本,万物泽被而永生。
当我们在为做一件事情左右为难或心不在焉之时,当我们心生恶念、心浮气躁之时,当我们功成名就滋长虚荣心、功利心之时,就去想想水的德行吧。德积够了,便可“厚德载物”,便是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