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元编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cel数据有效性在哪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9:36

模板元可以把运行时消耗的时间,在编译期间优化

主要思想

利用模板特化机制实现编译期条件选择结构,利用递归模板实现编译期循环结构,模板元程序则由编译器在编译期解释执行。

优劣及适用情况

通过将计算从运行期转移至编译期,在结果程序启动之前做尽可能多的工作,最终获得速度更快的程序。也就是说模板元编程的优势在于:

1.以编译耗时为代价换来卓越的运行期性能(一般用于为性能要求严格的数值计算换取更高的性能)。通常来说,一个有意义的程序的运行次数(或服役时间)总是远远超过编译次数(或编译时间)。


2.提供编译期类型计算,通常这才是模板元编程大放异彩的地方。

模板元编程技术并非都是优点:

1.代码可读性差,以类模板的方式描述算法也许有点抽象。

2.调试困难,元程序执行于编译期,没有用于单步跟踪元程序执行的调试器(用于设置断点、察看数据等)。程序员可做的只能是等待编译过程失败,然后人工破译编译器倾泻到屏幕上的错误信息。

3.编译时间长,通常带有模板元程序的程序生成的代码尺寸要比普通程序的大,

4.可移植性较差,对于模板元编程使用的高级模板特性,不同的编译器的支持度不同。


#include<iostream>template<int N>struct data{enum a{ res = data<N - 1>::a::res + data<N - 2>::a::res };};template<>struct data<1>{enum a{res =1};};template<>struct data<2>{enum a{res= 1 };};//1  1  2  3  5  7int getdata(int n){if (n==1 || n==2){return 1;} else {return getdata(n - 1) + getdata(n - 2);}}void main(){const int myint = 40;int num = data<myint>::res;//<>内部不可以有变量std::cout << num << std::endl;std::cout << getdata(40) << std::endl;//运行半天std::cin.get();}

分别调试你会发现getdata(40)要运行半天才能出结果,而data<myint>是秒出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