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EL表达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90后相亲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08:52

EL 全名为Expression Language
EL 语法很简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上很方便。
所有EL都是以${为起始、以}为结尾的。
例:${sessionScope.user.gender}
上述EL范例的意思是:从Session的范围中,取得用户的性别。

假若依照之前JSP Scriptlet的写法如下:
User user = (User)session.getAttribute(“user”);
String gender = user.getGender( );
两者相比较之下,可以发现EL 的语法比传统JSP Scriptlet 更为方便、简洁。


.与 [ ] 运算符

EL 提供 . 和 [ ] 两种运算符来导航数据。下列两者所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
sessionScope.user.gender{sessionScope.user[“gender”]}

. 和 [ ] 也可以同时混合使用,如下:
${sessionScope.shoppingCart[0].price}
回传结果为shoppingCart中第一项物品的价格

不过,以下两种情况,两者会有差异:

(1) 当要存取的属性名称中包含一些特殊字符,如. 或 – 等并非字母或数字的符号,就一定要使用 [ ],例如:${user.My-Name }是不正确的方式

应当改为:${user[“My-Name”] }

(2) 我们来考虑下列情况:
${sessionScope.user[data]}
此时,data 是一个变量,假若data的值为”gender”时

那上述的例子等于${sessionScope.user.gender};

假若data 的值为”name”时,它就等于${sessionScope.user.name}。因此,如果要动态取值时,就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来做,但. 无法做到动态取值。

EL 变量

EL 存取变量数据的方法很简单,例如:${username}。它的意思是取出某一范围中名称为username的变量。因为我们并没有指定哪一个范围的username,所以它的默认值会先从Page 范围找,假如找不到,再依序到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范围。假如途中找到username,就直接回传,不再继续找下去,但是假如全部的范围都没有找到时,就回传null,当然EL表达式还会做出优化,页面上显示空白,而不是打印输出NULL。

自动转变类型

EL 除了提供方便存取变量的语法之外,它另外一个方便的功能就是:自动转变类型,我们来看下面这个范例:

${param.count + 20}

假若传来count的值为10时,那么上面的结果为30。之前没接触过JSP 的读者可能会认为上面的例子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JSP 1.2 之中不能这样做,原因是从窗体所传来的值,它们的类型一律是String,所以当你接收之后,必须再将它转为其他类型,如:int、float 等等,然后才能执行一些数学运算,下面是之前的做法:

String str_count = request.getParameter(“count”);
int count = Integer.parseInt(str_count);
count = count + 20;

所以,注意不要和java的语法(当字符串和数字用“+”链接时会把数字转换为字符串)搞混淆。
待续……

更多参考:http://blog.csdn.net/qwerasdf123/article/details/4189889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