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的方法整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sleep 释放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0:01

在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需求始终贯穿其中,产品围绕需求而生,因需求而美。下面是本人对于需求管理的个人方法整理:


【需求收集】

需求的收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产品还未成型时,因为一个核心的理念展开了需求的前期收集,比如一个产品想要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那么之后的需求收集就都会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而需求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某种方式满足这个目的。此阶段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竞品分析、访谈既要、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场景分析等。

第二阶段的需求收集是在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基本功能后,重点在满足核心目的的基础上优化体验、增加用户黏着度及盈利模式的拓展等,需求的来源也主要在于用户的反馈以及基于产品的定位进行的分析。


【需求整理】

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来的需求是存在噪音的,首先需要对各渠道的需求进行过滤:

过滤不符合常理的需求:即目前技术无法实现,或并没有实际意义的需求;

过滤违背产品定位的需求:一款产品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需求是为了更好的贴合、完善这个定位目标的;

过滤低性价比的需求: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需求。

过滤后的需求只是描述了目的的,而投入研发需要对需求进行一定的描述,即如何实现这个需求!(需求可能只是:评价功能,而如何实现这个评价功能是需要进行清晰定义的),也就是将收集到的需求转换为产品需求,说明清楚产品真正要做的事。

接下来就是需求分类,需求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分类确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毕竟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功能。

首先根据KANO模型对需求进行定位,确定其属性,如下图:

定位到的属性分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反向属性的需求在过滤阶段就被清除了,不纳入考虑。

在为需求打上了属性标签后,使用四象限法则对需求进行归类。必备属性需求归类为“紧急、重要”,期望属性及魅力属性需求归类为“非紧急、重要”或“紧急非重要”,无差异属性需求归类为“非紧急、不重要”。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时魅力属性的需求也可能排定为“紧急、重要


归类后的需求自然就有了优先级之分,在产品的迭代周期中根据优先级进行开发即可。

最后,附思路整理图一张。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