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摄像机的带宽占用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磁盘空间不足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33

        当今时代,远程监控需求的提升,带来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市场的迅猛发展,而网络摄像机与传统摄像机运行环境的重要区别,就是信号传输介质不同,传统摄像机通过视频线、双绞线或光纤传输,一般是每路视频信号“独享”一条线路,几乎没有带宽的约束,而网络摄像机和网络视频服务器则是通过网络传输,普通的Inertnet线路,带宽只有几百K至几M(普通ADSL线路上行为512K,下行为2M),而运用中往往需要一条线路同时传多路音视频信号,带宽的约束马上显现出来。当然如果只在局域网中使用,一般可以忽略带宽的问题。但是如果是跨网段通过外网来观看,或者有些家用的消费类监控设备使用wifi连接网络,这就会受到网络传输的带宽的限制了。

        所以在选择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码率(带宽占用率),因为这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瓶颈所在。

        影响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码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画质、画面复杂性、画面变化程度等。这些因素又可分为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与产品本身有关):

        1、压缩方式:与硬盘录像机一样,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压缩方式主要有M-JPEG、MPEG-4、H.264这三种,M-JPEG现已基本淘汰,只有业余级产品才使用,MPEG-4目前是运用得较多的,因为价格比H.264的便宜一些,而H.264在同样的画质情况下,码率约为MPEG-4的70%,当然压缩芯片成本要高一些。

        另外,即使采用的是同一种压缩方式,不同厂家产品的码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H.264的压缩标准 中有很多条细则,各厂家可以通过简化一部分细则来降低成本,但图像压缩的效率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2、分辨率:码率与分辨率成正比关系。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流分辨率有HD720P(1280*720)、VGA(640*480)、D1(704×576)、CIF(352×288)等。D1与CIF分别相当于DVD与VCD的清晰度,D1的码率是CIF的四倍。目前还有更高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如HD960P(1280*960)、HD1080P(1920*1080)。分辨率越高,对应的码率就越高,同时对传输所用的带宽的要求也会更高。

        3、帧率:帧率即画面的流畅性,码率与帧率成正比关系。完全流畅的画面为25帧/秒。网络产品的帧率都是可调的,我们可以通过调低帧率来降低码率,一般调到10~15帧可兼顾码率与流畅性,在不要求观看连续画面的情况下,可将码率调得更低。

        4、画质(压缩比):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画质(压缩比)都是可调的,画质越好码率就越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调整。

 

二、外部因素(与产品本身无关,取决于监控的对象):

        1、画面复杂性:码率与画面复杂性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一面白墙,码率就很低,而对着一片花丛(监控对象的色彩比较复杂),码率就会马上变高,相差往往有几倍。

        2、画面动态变化程度:码率与画面变化程度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静止的物体,码率就很低,而对着动态活动的人群,码率就会马上变高,最多相差可达十倍。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