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创建文件系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打快递单步骤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27

什么是文件系统?

是一种存储和组织计算机数据的方法,使用文件名树形目录方便用户读取,修改文件。


Linux文件系统分类

日志文件系统

指在文件系统发生变化时,先把相关的信息写入一个被称为日志的区域,然后再把变化写入主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在文件系统发生故障(如内核崩溃或突然停电)时,日志文件系统更容易保持一致性,并且可以较快恢复。


日志型文件系统有: ext3, ext4, xfs, ...


非日志文件系统

与日志文件系统相反
非日志型文件系统有: ext2, vfat,...

将硬盘分区

在这需要注意是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四个(硬盘限制)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下分隔出来的

作为数据存储的分区为主分区和逻辑分区能够被格式化,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对于一块硬盘来讲,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63个分区,SATA硬盘则有15个分区

 

命令名称:fdisk

命令所在路径:/sbin/fdisk

执行权限:root

功能描述:分区管理工具

语法:

fdisk–l [-u] [device…]       显示

fdisk[device]                     设置

子命令:

fdisk device

子命令:管理功能

p:print, 显示已有分区;

n:new, 创建

d:delete, 删除

w:write, 写入磁盘并退出

q:quit, 放弃更新并退出

m:获取帮助

l:列表所分区id

t:调整分区id


我们先fdisk -l /dev/sdb看看,sdb硬盘总共8G大,还没有分区


使用fdisk /dev/sdb开始进行分区,键入n:创建新的分区,Tip:如果输入错误字符,需要按住Ctrl+←(Backspace)方可删除


当我分配完所需分区后,此时分区表只是存放在内存中,键入w使其生效完成分区


查看内核是否已经识别新的分区

cat/proc/partations

这里可以看到,说明内核已经识别了新分区,如果没有,有三个命令可以让内核重读磁盘分区表:

Centos 6,7 使用 partx-a /dev/DEVICEkpartx -a /dev/DEVICE

Centos 5 使用 partprobe [/dev/DEVICE]

Tip:可能需要命令重复执行2次或以上才能读取分区成功


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在Unix/Linux环境下,通常使用mkfs命令执行格式化操作,mkfs命令需要的参数有设备路径和文件系统格式等。需要注意的是:对硬盘执行格式化操作时,用户需要拥有超级用户权限。


命令名称:mkfs

命令所在路径:/sbin/mkfs

执行权限:root

功能描述:进行格式化

语法:

mkfs.FS_TYPE [options] /dev/DEVICE

mkfs –t FS_TYPE [options] /dev/DEVICE

选项:

-t { ext2 | ext3 | ext4 } :指定文件系统

-b{ 1024 | 2048 | 4096 } :指定数据块大小

-L‘LABEL’ :指定标签

-j:相当于 –t ext3

mkfs.ext3= mkfs –t ext3 = mke2fs –j = mke2fs –t ext3

-I #:为数据空间中每多少个字节创建一个inode;此大小不应该小于block的大小;

-N #:为数据空间创建个多少个inode;

-m #: 为管理人员预留的空间占据的百分比;

-O FEATURE [,...]:启用指定特性

-O ^FEATURE:关闭指定特性


开始对上述sdb1分区进行格式化,写入文件系统


最后一步挂载使用

找个用于挂载的目录,或者创建一个新目录。注意该目录一定要为空,否则挂载后将隐藏该目录的所有文件

这里,我在根目录下 mkdir MYDATA,然后用mount命令执行挂载,ls能看到Ext中标准产生的目录,到此硬盘分区,格式化,挂载,一切正常。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