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根据class 隐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8:06

*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的层次功能

*TCP/IP协议族

*编址

*TCP/IP的版本

——————————————————————————————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概念模型

ISO标准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Reference Model:参考模型

目的

使两个不同的系统能够通信,而不需要改变低层的硬件或软件逻辑

OSI模型的层次功能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网络应用

物理层:将数据送交个其他的计算机,如通过网卡、网线将信号传递给其他计算机

系统内部:

服务Service:下层对上层所提供的操作/功能。相邻层之间,不能夸层次;

下层:服务提供者

上层:服务使用者

系统之间:

实体:执行相应功能的进程。

每一层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协议

每一层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实体,每一个功能的执行者就是一个实体

对等层通信(Peer to Peer):同一层之间的通信
对等进程/对等实体(Peer Entity):

主要是在不同系统上,同一层上的实体,我们都把它称之为对等实体。
但是,同一层,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实体,
所以,存在通信关系的对等层实体才是对等实体。

对等层协议:对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则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对等实体之间传递的信息内容

在数据链路层,除了加了头部外,还加了尾部,尾部主要起到一个校验作用(是在链路层校验),若校验失败,则不用再递交上去。

头部/(或链路层的尾部):都是本层的一些控制信息


问题

请描述数据在实际通信过程中的走向?

答:1、数据在进行通信时,上层将数据递交给下层,下层收到上层的数据之后,在它收到的数据前面添加本层的一些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放在头部当中,(控制信息完成本层协议实体之间进行通信、交互所需要完成的一些功能/操作(都在头部体现出来));

2、依次封装下去,到了数据链路层后,除了加头部外,还要加尾部信息(Tail),尾部信息起到校验作用。物理层传输时,可能会出现差错,故需校验,若出错,则丢弃,否则送到上一层

3、对于接收端:接收端收到数据之后,依次往上送,每次送的时候,将本层的一些控制信息(头部/尾部)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将收到的PDU当中的数据部分送交给上层,(例如: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部分就是网络层的PDU。)而到达网络层后,将网络层的头部取出来,完成网络层的操作,然后将数据部分取出,送交给传输层,同样,传输层将自己的头部取出,完成传输层的功能,然后再将它的数据部分送交给它的上层,依次类推,最后到达应用层,完成通信过程。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是逻辑上的通信,实际的数据信息要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每一层发送的数据,到达对等层后,接收到相同的数据。

每一层的PDU名称:(严格来将,物理层不存在PDU的说发)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Data

传输层:数据段 Segment

网络层:分组 Packet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物理层:比特流


封装:


OSI参考模型简单功能描述: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形式

会话层:一次通信过程就是一次会话过程

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

网络层:1、编址 2、寻迹

数据链路层:如何将数据交给下面的网络介质,即:介质访问方式

物理层:如何实现二进制信号的物理传输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