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学习笔记(3)

来源:互联网 发布:html5音乐播放器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18
1.在iOS开发中常用的参数传递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采用代理模式
  2. 采用iOS消息机制
  3. 通过NSDefault存储(或者文件、数据库存储等)
  4. 通过AppDelegate定义全局变量(或者使用UIApplication、定义一个单例类等)
  5. 通过控制器属性传递

  使用代理方式传递参数的步骤如下:

1.定义协议,协议中定义好传参时所需要的方法

2.目标视图控制器定义一个代理对象

3.源视图控制器实现协议并在初始化目标控制器时指定目标控制器的代理为其自身

4.需要传参的时候在目标窗口调用代理的协议方法

2.代理

  1. 一个协议可以扩展自另一个协议,例如上面AnimalDelegate就扩展自NSObject,如果需要扩展多个协议中间使用逗号分隔;
  2. 和其他高级语言中接口不同的是协议中定义的方法不一定是必须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关键字进行@required和@optional进行设置,如果不设置则默认是@required(注意ObjC是弱语法,即使不实现必选方法编译运行也不会报错);
  3. 协议通过<>进行实现,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协议,中间通过逗号分隔;
  4. 协议的实现只能在类的声明上,不能放到类的实现上(也就是说必须写成@interface Person:NSObject<AnimalDelegate>而不能写成@implementation Person<AnimalDelegate>);
  5. 协议中不能定义属性、成员变量等,只能定义方法;

事实上在ObjC中协议的更多作用是用于约束一个类必须实现某些方法,而从面向对象的角度而言这个类跟接口并不一定存在某种自然关系,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意义上的事物,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代理模式(Delegation)。在Cocoa框架中大量采用这种模式实现数据和UI的分离,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协议都是以Delegate结尾。

3.注意点:

  1. id可以表示任何一个ObjC对象类型,类型后面的”<协议名>“用于约束作为这个属性的对象必须实现该协议(注意:使用id定义的对象类型不需要加“*”);
  2. MyListener作为事件触发者,它实现了KCButtonDelegate代理(在ObjC中没有命名空间和包的概念,通常通过前缀进行类的划分,“KC”是我们自定义的前缀)
  3. 在.h文件中如果使用了另一个文件的类或协议我们可以通过@class或者@protocol进行声明,而不必导入这个文件,这样可以提高编译效率(注意有些情况必须使用@class或@protocol,例如上面XXXX.h中上面声明的XXXXDelegate协议中用到了XXXX类,而此文件下方的XXXX类声明中又使用了XXXXDelegate,从而形成在一个文件中互相引用关系,此时必须使用@class或者@protocol声明,否则编译阶段会报错),但是在.m文件中则必须导入对应的类声明文件或协议文件(如果不导入虽然语法检查可以通过但是编译链接会报错);
  4. 使用respondsToSelector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实现了某个方法(需要注意方法名不是”onClick”而是“onClick:”,冒号也是方法名的一部分);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