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Facebook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 发布:房地产销售软件排行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6:49
开篇明义,facebook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1,“主体间性”的“视角”;2,能设计出“poke”应用的“网感”——前者是产品,后者是运营。
 
产品。和facebook可以对比的是myspace。看名字就知道“myspace”的视角是“我”,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在myspace的结构中,profile页面(个人空间)是用户的中心,登录后首页是profile的后台。用户活动从profile为起点,然后browse漫游,最后回到自己或他人的profile。总之, myspace的关键词是“profile”;而facebook的关键词是“feed”。Facebook的feed不是自己的(虽然也有自己的),而是朋友的。从主体性的“我”,转移到了“主体间性”的“朋友关系”,就是facebook架构上优于myspace之处。主体性是现代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互联网是后现代性的。所以facebook更“互联网”。这就好比宝马从北京跑到天津,你让它跑土路也能到,跑高速路也能到,但跑高速路明显要“适配”一些。Facebook模式相比myspace模式,更“适配”于互联网。就这个道理。

运营。SNS类型网站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所谓动态,就是产品和运营策略不断互相调适,磨合。说到底,是整个团队的“网感”和“执行力”的结合。而Facebook的团队能设计出“poke”这样的应用,神来之笔,太牛x了。Poke如同一个“窗口”,让人得以窥视出高手的功力。再详细说说:在facebook火暴之前,其实国内bsp已经出现了“踩一下”这样的需求,包括qq空间都有用户自组织的“互踩联盟”。所以,“踩一下”其实是一个网民常用的“动作”,但国内没有一个人从中策划出poke,直到facebook告诉我们poke。我们这些做互联网的,都应该感到惭愧。不过,哈,还有一个机会:“沙发”也是一个常用的“动作”,做sns的朋友可以琢磨一下,看能否设计出有趣的应用。

Facebook没有什么神秘的,而类似起步立足于校园、开放api等等,其实都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我上面说的两点,一个是产品结构,一个是团队能力,才是facebook的真正核心竞争力,真正的问题。就好像下棋,facebook主体间性的视角结构,相当于“布局”;而设计出poke的能力,类似于“手筋”;开放api之类的,都只相当于“官子”了。在一个新兴的蓝海市场,关键还是布局和手筋。

目前国内sns潮流兴起,facebook也成了“显学”。不过很多人对facebook的理解,还局限于现象本身,没有穿透力,不能提炼出 facebook的核心模式,所以很多“形似”的网站。马列主义还要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呢,facebook如果学成了教条,绝对完蛋。更进一步,其实我认为不可能有谁学得了facebook——即使学了“结构”,也学不了“网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