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来源:互联网 发布:xampp mysql 配置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4 05:03
 

  “实事求是”这个词,一般认为是古人的一种治学观念,后来经咏芝的发明、阐释、以及“应用”,成为“基本思想路线”(具体可参看大学思想政治教科书),被称为“活的灵魂”。这里不想过多地牵扯政治话题,仅就我这几个月的一些阅读、理解和思考,对于“实事求是”及其所代表的实践观,认识论,以及处事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浅薄的讨论。另外,对于这四个字的翻译,历来无甚定论。这里采用“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这个说法,转译过来, 就是“要注重实践,要贴合现实”。还有类似“seek truth from facts”、“ base on facts”这样的译法,不过“facts”一般作“事实”解,我更喜欢“practical”所蕴含的“实际的”这个意味。

   鉴于“实事求是”这个词散见于政治和思修相关的书籍与资料中,那些从小到大饱受“教育”,视思政课为畏途者,或是以政治书为废纸者,对这个词的态度当然是谈不上多么友好的。所以首先就是要褪去其政治意味和历史争议,避免臧否人物,而只是就事论事,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评价“实事求是”这样的一个理念,以及,如何理解和实现这种理念。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过我转述和讨论后,关于这种“实事求是”观,自然会有“六经注我”的嫌疑,但如果能将仅存于书本里的佶屈聱牙(至少对于很多年轻人和学生而言如此)的东西,变成贴近生活,且更为年轻化的表达与思考,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一五年秋正式开始拜读咏芝选集作品,至一六年一月初读完一二卷,其中印象最深,感触最大,思考最久的,当论“实践”、“矛盾”、“反对本本主义”、“考察报告”四篇,而“持久战”、“分析”等篇目历史性,政治性较强,遂不讨论。在这段时间里,又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颇有见地和生发的讨论,回想自己这几年的一些学习生活的经历,联系书本上的内容,可以说是很有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职场融入社会的新一代,可以说都饱含着一股子拼劲,“升职加薪有房有车迎娶白富美”虽然很显庸俗,但每个年轻人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求,却是毋庸置喙的。这也是所谓“成功学”大受欢迎的原因,但市面上的成功学书籍和网络上的一些内容,多流于浮躁,花拳绣腿,只能看看而已。究其实质,又多是心灵鸡汤,还是那种“加了鸡精还不给勺”的。我想在这里讨论的,不集中于什么认识论和哲学,更不是政治路线,而是如何把这四个字应用在我们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之中。另一方面,也算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反省和总结。这些,就是我写这篇的出发点了。

  第一遍粗读,发现书中很多警句名言,可谓是十分振聋发聩的(很多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我们的实践。”等等。人称屠龙倚天,雄才伟略之作,良有以也。

 

      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唯物认识论是相辅相成,或者说,融为一体的。另外,咏芝提到的“矛盾”的观点,在我看来也很有启发。“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也就是说,我们的思考,要紧密地和实际现实联系起来。一个没吃过梨的人,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不能脑补,必须亲口尝一尝。而且还要用实际的“效果”来检验我们自己的认识,或者说“思路”、“理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从未吃过梨子的人一直觉得梨子是咸的,那么吃过梨子之后,就要改变一下他的看法,把梨子归入甜的那一类了。要解决问题,就得分析问题。要分析问题,就得先调查问题。对于吃梨子这个问题,就是“去市场买梨子”,再到“吃梨子”,再到“明白了原来梨子是甜的”。例子相当简单,道理也相当明显。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而所谓“矛盾观”,就是强调事物的矛盾法则,也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即所谓“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据此,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自身矛盾运动,善于找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联系,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的矛盾(要有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务实)。

  这些都是相当简单易懂的道理,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些不易的。一方面是因为问题不见得都如“吃梨”这般简单,面对类似于“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社会运动”,或者是“托福过110分”这种问题,我们就着实要为自己捏一把汗了。另外,人们会过于高估自己保持理性的能力。人脑的进化毕竟没有社会的发展那么快,一个生于信息时代的孩子,他要接受现实并在这样的现实中成长,其所恃的智力条件和几千年前的祖先是相差不多的,这就意味着他很难保持始终高效而理性的思考和决策。说的通俗一点,人的天性是短见的,好吃懒做的,是“食色性也”的。很多人明知道Deadline已经快到了,却仍不投入工作,谓之“拖延症”,“懒癌”,亦如此。很多人开年说要减肥健身,年终总结的时候,发现此项任务已经被抛之九霄云外,亦如此。

 

      什么叫“联系实际”,什么叫“抓住矛盾”呢?咏芝的经历和工作,基本已经是对他在其著作中所阐述的理论的绝佳证明和模板了。但我还是想借我的上学经历谈谈,同时这也是为了说明知易行难的现象,talk is always so cheap. It’s what you have “done” but not what you have “known” that counts.

      在高三复习的后半期,我们学校采用的是一种近乎狂躁的题海战术,模考频率达到了惊人的两周一次,当别的有些学校还在“五模”的时候,我们已经“十几模”了。校方这样的策略,明显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考虑到我校学子的水准,以及教学实际,在高三的冬天我们就基本结束了知识的复习任务。名义上老师仍在带领大家做课上复习,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对全局有了不错的掌握。这时候“细节”和“重点”就成了决定总体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另外,前几届的经验也表明,多次模考对于查漏补缺,巩固重点是十分有效的。结合这些认识,很容易得出坚持多次模考这样的决策。但实际操作中,从寒假收假(我印象中高三寒假不过一周而已)返校开始,模考的效果就比较奇怪了。从题目上而言,能出的题都已经在历次“大练习”(我校当时从高一就开始的每科两周一次的考试)和大考中出过了,而去年的真题(为所有题库中最有参考价值者)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几乎倒背答案了,基于这样的情况,模考的题型和范畴就变得不太“正常”,具体的说,有只看难点,只看偏僻知识点,或者只看怪题忽视基础之嫌疑。而从考试质量上而言,多次考试和排名已经对不少饱受高考压力的同学以极大的疲惫感。过分希望通过练习或者预测出题路线,效果反而不如巩固基础,灵活应变。对于不同梯度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反而是地毯式一锅端,对于基础薄弱而想要抓紧机会提高的同学而言,训练强度太小,而对于那些胸有成竹,只需“坐等高考来临”的同学而言,过多地训练和重复性机械性的教授则会起反作用。学校并没有重视模考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和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广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度也不高,仅仅是抓着往届的经验,押题的风格,以及高强度训练这些“不刊之论”不放,最后高考的效果也就不如往年理想。这就是所谓“实践要指导认识”的一个反例。

      从控制论的角度而言,“反馈”对于一个系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好的组织,要调查了解成员的满意度,从而改进自身;一个流行的APP,要做大做好,也要大开反馈调查之门,以用户体验为尊。这就是要让决策者的思考和路线始终和问题的实际联系起来,离开了实际,要么就只能空想、空谈,要么就会走上歪路,受到损失。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积极,要时刻保持对现状的清醒。大问题要先去体验,先去调查,然后分析。调查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各方面都有切身的了解,要不怕累,不怕繁琐。分析是什么?就是分然后析,分而化之,大问题就变为小问题,然后一点点去思考,去整合。英语四级没有过,第一步调查问题是怎么办呢?就是要去查出听力,阅读,写作等各部分的成绩,然后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做比照,做参考,发现自己的不足,到底是短于听力还是败于写作,或者是各方面都有不足。这就是找到了“四级没过”这个问题的题眼所在,这就是基本完成了调查问题这一步。分析问题,就是要把调查所得的材料、信息,放在一起,好好想想,我该怎么解决?听力分数很低,这是基本的信息,深入去调查问题,还应该回想考试时的情况,是全听不懂还是听懂却记不住,对于这些不同的信息作出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决策。如果是听不懂,那么分析最后的结果就很清楚明白了。这个结论是,“英语四级没过的原因主要在听力能力差,下一次要考过就要提高听力。解决听不懂的方法是多听多练习,多做题。”(实际上对于各种考试而言,“多做题”都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题海战术之经久不衰的要义)最后一步是解决问题,那就很简单了,照做就是,多听,多练习,多做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又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是一天做两套题好还是做三套题好”这个问题,那就仍然按照调查,分析,解决的这个路子走下去,总能得到不错的结果。唯一的要点就是始终要以实践得来的现象和效果去修正认识。

      那么什么是抓住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呢?仍就四级英语考试的问题而言。假如两个月后是考试,我现在迷上了一款游戏,基本每天要在线三小时去做任务打怪升级。对于“过四级”这个问题,主要的矛盾本来是学生能力水平不足与四级的较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其解决的方案就是去在练习中提高这个能力。而现在,这矛盾变为一种更具体的表现,那就是学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和他想要花时间在网络游戏上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如果这个学生的目标仍是“过四级”,那么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删除游戏,投入学习即可。遗憾的是,人们的执行力和理性总是有限的(也常常是不足的)。明知道如果投入游戏,有可能四级失利,有可能影响毕业和求职,但却没法“逼自己学习”。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也很简单,游戏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是即时的,且及时的,而且远比过一个考试体现的更生动鲜明。不是每个人都能用长远利益来交换短期利益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果决且坚毅的。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一种需要抓住矛盾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个较远期的在未来实现的事物而言,抓住其主要矛盾是尤为关键的。再来做个假设, 你是一个中学生,你的一个长远目标是去一个互联网业内领先的企业工作并拿到一笔可观的薪水,那么实现这个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那就是企业对于员工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和你目前很低水平的事实的矛盾,更具体一点,企业喜欢并愿意给优秀的员工提供高回报,他们愿意招揽成绩优异,经历赫然的top应届生,他们愿意招揽基础扎实,算法数据结构能力过人,富有学习工作热情的大牛,他们愿意各种各样的符合要求的人才。坏消息是你现在确实很差的远,好消息是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这个矛盾。你首先最好考到一个不错的大学,985院校当然比普通一本更好,然后在大学最好别太放松,很多科目都不及格显然不会招人喜欢。当然,你最好还经常练习编程,并紧跟业界动态。最后,毕业生还要准备面试,好好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整体路线就大概如此。对于你这个目标而言,主要矛盾当然不是“我看老师都不顺眼另外我还想和哥们去网吧好好打一场游戏”和“我现在只能在这无聊的教室对着书本卷子干瞪眼”之间的矛盾,那么次要矛盾还是要服从主要矛盾的,也就是说,你还是安心复习,准备高考吧。

 

      理论方面,其实就这么简单,总而言之,就是要实事求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除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样的错误,还会出现的一种应该指出的现象,就是急于求成。人们可能会因为太想实现某个目标,而陷入一种矛盾得不到解决的焦虑中,这种压力又会使得他们采取一种别人看起来显得“急于求成”的方式。我想说的是,“欲速”是正确的,不“欲速”那叫懒。但是心里想着走快点可以,腿上别走太快,一步一个脚印,步子太大容易栽跟头。“积累”这个词我觉得就能说明这一点,效果都是“积累”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想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那么一晚上背完四书,显然是不够的。他需要几年如一日的浸淫在书籍和经典的海洋中,才能够通过积累,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始终记住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对于年轻人而言尤其如此。时间几乎是唯一的资本,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一点点来就行。

     

 

于一六年一月十九日,帝都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