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企业网站做优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06

一、Linux内核的基本功能

(1)硬件管理

(2)内存管理

(3) I/O

(4) VFS  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 System)    

     不同的文件系统一般无法兼容,VFS是面向其他文件系统的抽象实现,兼容其他文件系统

(5)过程管理

二、版本号格式:  r.x.y

(1) r : 发布版本

(2) x : 偶数,稳定版本;奇数,开发中版本

(3) y : 错误修补的次数

(4) eg : 2.0.36

α版本:内部测试完成

β版本:客户测试通过


三、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前

(1)了解系统

         是否存在其他系统

         计算机硬件情况

(2)获取硬件兼容性列表和驱动支持

     http://hardware.redhat.com/hcl/

(3)获取 Red Hat  Linux

      www.redhat.com


注意:如果真正在一台设备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则可能会遇到硬件驱动等问题,

           所以在配置硬件时,应尽量选择老一点的硬件设备

分区

先分区,再格式化,这样不同的区可以格式化成不同的文件系统

格式化:在空白空间中建立秩序


四、Linux分区命名 —— /dev/xxyN

在Linux看来所有的设备都是文件,文件又是文件设备,文件分类两种:(1)二进制形式   (2)字符形式

(1) /dev/     这个字符串是所有设备文件所在的目录名。因为分区在硬盘上,而硬盘是设备,所以这些文件代表了
                  在/dev/上所有可能的分区。

(2)  xx         分区名的全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通常是hd(IDE磁盘)或sd(SCSI磁盘)。

(3)  y           这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的设备。例如,/dev/hda(第一个IDE磁盘)或/dev/sdb(第二个SCSI磁盘)

(4)  N          最后的数组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是用数组从1排列到4。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dev/hda3 是在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 是在第二个SCSI
                    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五、Linux常用命令

(1) cd  [dirName]     (cd和目录之间使用空格隔开)切换当前目录至dirName   例:  cd  /   进入根目录 ;  cd  .. 回到上层路径
(2) pwd                显示当前路径
(3) whoami          显示当前用户(你是谁)
(4) ls                    显示当前路径下所有的文件
(5) 使用设备:cdrom  光驱
cd   /mnt    打开mnt目录
mkdir   cdr  创建一个目录cdr
mount  /dev/cdrom  /mnt/cdr  把cdr目录作为cdrom设备的挂载点
cd  cdr        打开cdrom设备
cd ..            退出cdrom设备
umount  /dev/cdrom  取消装载点 (必须退出挂载点目录后才能取消)

:fdisk -l 显示磁盘信息,可以显示你所有可挂载的设备

(6) su - root 切换用户

(7)Linux系统命令行系统窗口调整:


1.默认640x480x16,支持绝大部分硬件。
2.登录后,输入“ls /dev”命令并按回车键查看显示结果。
3.输入“vi /etc/grub.conf”并按回车键确定。
4.查询到以“kernel”开头行。
5.按“i”键进入编辑状态,并在“rhgb”前添加“vga=791”(下图蓝色框内部分),确认无误后按ESC到命令模式,并输入“:x”保存退出。
6.输入“reboot”重新启动。
7.重启登录后再次输入“ls /dev”对比显示结果。
8.常用参数列表。
vga=769 (640x480x256) vga=771 (800x600x256) vga=788 (800x600x645536) vga=773 (1024x768x256) vga=791 (1024x768x65536)

(8)重启命令:

1、reboot

2、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3、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9)关机命令:

1、halt   立刻关机

2、poweroff  立刻关机

3、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

(10)Linux以桌面程序启动或以命令行启动:

(1)提升权限,在窗口输入 su - root 回车,提示你输入root的密码。
(2)用vi打开, vi /etc/inittab,把默认模式的5 改成3 就行了


 

 


0 为停机,机器关闭。  
1 为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类似。  

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支持。  

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5 就是X11,进到X Window系统了。  

6 为重启,运行init 6机器就会重启


六、磁盘分区与挂载点

(1)如果分区/dev/hda5被挂载在/user上,这意味着所有在/user之下的文件和目录在物理意义上位于/dev/hda5上,因此
    文件/user/share/doc/FAQ/txt/Linux-FAQ 被储存在/dev/hda5上,而文件/etc/X11/gdm/Sessions/Gnome却不是。
(2) /user之下的一个或多个目录还有可能是其它分区的挂载点,例如,某个分区—— /dev/hda7可以被挂载到/user/local下
     ,这意味着/user/local/man/whatis将位于/dev/hda7上而不是/dev/hda5上。

磁盘的物理结构

(1)硬盘有数个盘片,每个盘片两个面,每个面一个磁头。
(2)盘片被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即扇区。
(3)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磁道
(4)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为柱面。
(5)公式:
存储容量 = 磁头数 × 磁道(柱面)数  × 每道扇区数 × 每扇区字节数

(6)信息记录可表示为:

XX磁道(柱面),XX磁头,XX扇区

MBR(Master Boot Record)

(1)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绝对扇区)柱面0,磁头0,扇区1处。

(2)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磁盘分区

(1)分区方式:手动分区和自动分区
(2)手动分区:   这里说的分区实际是物理分区的挂载点
  1.  /          根分区:分区挂载点在根路径上
  2. /usr      应用软件存放位置
  3. /home  用户宿主目录的父目录
  4. /var      存放临时文件
  5. /boot    存放启动文件  128M is enough
  6. SWAP 交换分区    (虚拟内存)
    1. 实际物理内存的两倍
    2. 可以不建(但不建议,有的程序会默认使用SWAP分区)
    3. Windows中有PAGEFILE.SYS的文件相当于交换分区

(3)磁盘分区方案:

  1. 至少两个分区(for newbie)
    1.  /   分区
    2. SWAP 分区
  2. 个人桌面分区
    1. /  分区
    2. /boot  分区      Linux启动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文件和程序
    3. /user  分区
    4. SWAP 分区
  3. 光盘刻录再加一个/temp分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