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用户组、用户基础概念及常用命令(CentOS)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退出登录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09

我们使用Linux时,需要以一个用户的身份登录,进程也需要以一个用户的身份运行,用户和组可以对进程和资源进行权限限制。

用户组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有组的概念,通过组我们可以更好的分类和管理用户并赋予不同他们不同的权限

用户

用户ID为32位,从0开始,由于老版本的系统小于32位,所以为了兼容,一般建议ID限制在60000以下;用户分为root(ID为0)、系统用户(ID为1~499)、普通用户(500以上); 系统中的用户都有一个主用户组,可以属于1~31个附属组;使用命令:id 可以查看用户信息;使用命令:passwd 可以修改当前用户密码

相关文件

/etc/passwd -保存用户信息

执行命令”cat /etc/passwd”可以查看用户相关信息
文件的内容为多行每行代表一行为一个用户的信息,例如:root:x:0:0:root:/root:/bin/bash以“:”作为分隔符
第一个”root”为用户名称;
第二个”x”是指密码保存在shadow文件中;
第三个”0”是用户的ID;
第四个”0”是用户的组ID;
第五个”root”是用户的登录信息;
第六个”/root”是指用户家目录的路径;
第七个”/bin/bash”是给用户指定的shell

/etc/shadow -保存用户加密后的密码

执行命令”cat /etc/shadow”查看加密后的密码信息,文件的内容为多行,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的密码信息,例如:
root:ju1znm6aRFdRuGb0:16849:0:99999:7:::,使用”:”分隔;主要的为
第一个”root”为用户名称;
第二个”ju1znm6aRFdRuGb0”为密码加密后的密文,如果没有设置密码则会以”!!”表示;
其他略…

/etc/group -保存组信息

执行命令”cat /etc/group”查看组信息,文件的内容为多行,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组的信息,例如:
mail:x:12:mail,postfix:,使用”:”分隔;
第一个”root”为组的名称
第二个”x”为组密码(不常用)
第三个”12”为组ID
第四个”mail,postfix”该组下的用户

常用命令

  • 命令”groupadd”来创建用户组,例如:”groupadd dfx”
  • 命令”groupmod”来修改用户组,例如:
    “groupmod -n newname oldname”修改组名,”newdfx”为新名称,”dfx”为旧名称;
    “groupmod -g newid oldid”修改组id,”newid”为新id,”oldid”为旧id
  • 命令”groupdel”来删除用户组,例如:”groupdel dfx”
  • 命令”whoami”显示当前用户
  • 命令”who”显示当前登录用户
  • 命令”w”显示当前登录用户及其动作
  • 命令”useradd”为创建用户,例如:”useradd dfx”;执行命令后执行如下操作:
    1、在/etc/passwd文件中增加用户;
    2、在/etc/shadow中增加密码;
    3、创建用户家目录/home/dfx;
    4、将/etc/skel中初始化文件复制到家目录中
    5、创建与用户名相同的用户组
    命令参数:
    -d:指定家目录; -s:指定登录shell; -u:指定userid; -g:指定主组; -G指定附属组
  • 命令”usermod”用户修改用户信息,例如:”usermod dfx”
    命令参数:-1:新用户名; -u:修改userid; -d:修改家目录; -g:修改用户主组; -G:修改用户附属组; -L:锁定用户登录; -U:解锁用户,正常登录
    注:修改用户名后手动修改家目录
    命令”userdel”删除指定用户,例如:”userdel dfx”
    命令参数:-r:删除用户家目录及其家目录

小弟才疏学浅,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我将及时修改,谢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