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bbix基本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广电网络机顶盒安装ap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46

ZABBIX基本概念

新手学习了zabbix后整理了一点,如有错误请指出,谢谢

1 监控系统性能采集指标

监控项目 详细内容
主机监控 cpu利用率,内存/swap分区空闲率,根分区利用率,进程数,系统up时间
网卡监控 进出口流量
URL监控 监测URL访问过程的返回码,网页相应时间,下载速度
应用程序 服务的状态,端口是否开启,并发连接数
日志 错误日志匹配,特定字符串的匹配
硬件 温度,风扇转速,电压

2 为什么选用ZABBIX

zabbix 是一款企业级的开源软件。同样开源的cacti的优势在于画图和流量监控,nagios 的优势在于报警,ZABBIX 和其相比具有all in one的优势,zabbix 将画图和告警整合在一起,zabbix 也支持分布式。zabbix 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代码采用C语言编写,资源占用少,单个server节点可以支持上万个设备,每秒处理1.5万个请求,理论上支持五万台设备。zabbix 功能丰富。特点:提供的数据采集方式数目繁多,强大的报警机制,输出图象美观,低级发现,支持的平台广泛,丰富的API可二次开发,可部署分布式。

3 ZABBIX组件

ZABBIX组件分类
1.zabbix_server:zabbix 的核心,负责接受采集的数据和存储数据,处理报警,图像生成等等。
2.zabbix_agent :说白了就是安装在被监控主机上的数据采集工具,采集到数据发送给server端。
3.zabbix_proxy :代替server端接收数据,但无权处理数据,目的就是减轻server端压力。
4.web组件 :用户可以从web界面配置zabbix,不用繁琐的命令行。
5.数据库 :zabbix 的配置信息,用户信息,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内。

4 ZABBIX架构

zabbix 采用C/S架构

5 ZABBIX数据库大小

zabbix数据库大小=zabbix配置大小+历史数据大小+趋势数据大小+时间数据大小

zabbix配置大小一般在10M左右

历史数据大小=天数 * 24(小时) * 3600(秒) * 每秒的数据数目 * 50b(每个数据大小)

趋势数据大小=天数 * 24(小时) * 监控数目 * 128b

时间数据大小=天数 * 24(小时) * 每秒的事件数 * 130b

6 监控方式

ZABBIX监控差不多十几种。
介绍几种方式:

zabbix_agent
被动模式:默认方式。server按照监控项目配置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定期以TCP连接的形式向agent建立连接,向agent发送关键词,agent根据请求获取对应数据,将其发送给server进行处理。被动模式对server开销很大。
主动模式:agent向server建立TCP连接,读取需要采集数据的监控项目表。然后agent开始进行周期性的采集数据,采集后立即将数据发送给server。

SNMP(UDP)
SNMP V1:计数器支持32位,利用团体名来判断能否授权进行监测获取。传输明文。团体名和密码类似,只有能够正确提供出团体名的管理站才能有资格查询或设置。
SNMP V2:和V1基本相同。计数器支持64位,新增GetBulk,Inform等操作指令。
SNMP V3:在V2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性,抛弃了团体名,改为用户名和密码认证,增加数据包加密,数据完整性校验。

7 web界面

四大模块:

–Monitoring

显示配置项目的信息

–inventory

列出系统配置的硬件资源信息

–reports

zabbix服务器的信息和各个触发器的状态

–configuration

创建主机组,主机,触发器,模版,拓扑图,图表,行为等等项目。

–Administration

超户管理,对zabbix用户,节点,脚本进行管理。

8 报警流程

触发报警的三个事件源:触发器触发,agent自动发现,agent自动注册
agent自动发现,agent自动注册:发生新事件时候,会先进行动作判断,看是否是触发条件,如果是则会看动作指定的目标用户用户组对发生事件源的主机或主机组是否具有读取权限,若是,则发送报警,报警次数是3次,不可变,变的话只能改变源代码。
触发器触发:在首次报警后,如果事件类型是触发器类型且触发器状态不是由“问题“转为”OK“的话,会进入动作升级,直到引起状态由“问题“转为”OK“。否则,直接会发送警报,没有动作升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