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s的数据存储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测试实战项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2: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8d46c010144cb.html

Contacts的数据存储原理(一)

Android平台中提供了5种数据存储的方式,分别是: 使用SharedPreferences存储数据、

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 使用ContentProvider存储数据、 文件存储数据和网络存储数据。Contacts模块使用最多的是前三种: 使用SharedPreferences存储数据、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和使用ContentProvider存储数据。对于记录用户的SIM卡信息,用户对于添加账户和本地保存的选择等都是通过SharedPreferences进行存储的。对于联系人的具体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电子邮件、住址、昵称等是用SQLite数据库存储的,我们手机中联系人的信息是存放在contacts2.db数据库文件中的,contacts2.db存放在data/data/com.android.providers.contacts/databases下。ContentProvider用于多个程序间的数据交换,Contacts使用ContactsProvider模块对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

 ContactsProvider模块是联系人应用的数据基础,响应UI的请求,组织和管理数据。ContactsProvider模块中主要有ContactsProvider2CallLogProviderSocialProvider三个provider,其中ContactsProvider2处理联系人数据,操作raw_contacts, contacts,accounts, agg_exception, data, groups, mimetypes,stream_item_photos, stream_items, directories,data_usage_stat,  search_index,default_directory, photo_files, name_lookup, phone_lookup,settings, v1_settingsstatus_updates数据表。CallLogProvider主要处理通话记录,操作calls表。SocialProvider主要处理社交整合的数据,操作activitysraw_contacts表。

Contacts的数据存储(二)

 数据库创建

数据库的创建主要通过ContactsDatabaseHelperLegacyApiSupport来进行创建。当应用加载完成后,每一个注册的contentprovider都会调用ContentProvideronCreate()方法,完成contentprovider的初始化操作。当调用ContactsDatabaseHelperOnCreate()之后,先完成自己模块内定义的操作,然后执行LegacyApiSupport中的crateDatabase()

SyncStateContentProviderHelper创建的数据库,主要创建_sync_state_sync_state_metadata表,主要用于同步时,状态的记录。

ContactsDatabaseHelper创建数据表及索引,主要创建contacts,raw_contacts, stream_items, stream_item_photos, photo_files,packages, mimetypes, data, phone_lookup, name_lookup,nickname_lookup, groups, agg_exceptions, settings,visible_contactsdirectoriescalls,voicemail_statusactivitiesstatus_updatespropertiesaccountsdata_usage_stat。索引是针对某个表而建立的,只会影响数据表内数据。

ContactsDatabaseHelper创建视图,在本模块主要创建了Contactsraw_Contacts,DataGroups相关的视图。主要有:view_dataview_raw_contactsview_contactsview_raw_entitiesview_entitiesview_data_usage_statview_stream_itemsview_groups

ContactsDatabaseHelper创建触发器,主要创建了以下几个触发器,具体作用可以参考代码:raw_contacts_deletedraw_contacts_marked_deleteddata_updateddata_deletedgroups_update1groups_auto_add_updated1

ContactsDatabaseHelper创建索引,主要创建name_lookup表的索引name_lookup_indexraw_contacts表的索引raw_contact_sort_key1_indexraw_contact_sort_key2_index

ContactsDatabaseHelper加载nickname_lookup数据,首先删除nickname_lookup表数据,并获取数组common_nicknames中预定义的数据,然后全部插入到nickname_lookup表。

LegacyApiSupport模块创建数据库,主要完成了两个行为:创建视图和Settings表。

LegacyApiSupport模块创建视图,主要有view_v1_peopleview_v1_organizationsview_v1_contact_methodsview_v1_phonesview_v1_extensionsview_v1_groupsview_v1_group_membershipview_v1_photos

LegacyApiSupport模块创建settings表,主要是创建v1_settings数据表。

Contacts的数据存储(三)

数据库操作

数据库的操作对于用户来说,无非就是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所以本节也主要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数据库操作,主要分为两个模块ContactsProvider2LegacyApiSupport进行处理。用户通过传递参数Uri,先匹配ContactsProvider2中定义的Uri,如果匹配成功则进行数据操作并返回。如果匹配不成功,则进入LegacyApiSupport中进行匹配,进行数据操作。

数据库涉及到读操作的行为,主要是数据查询,程序直接通过Uri匹配查询,返回数据集。

数据库涉及到写操作的行为,主要包括增加、删除、修改,针对多个数据表的操作ContactsProvider采用事务机制,多个数据表的数据的操作全部完成后,统一进行提交。单表操作,则不会使用。

事务机制具体定义如下:{

mDb.beginTransactionWithListener(this)

insertInTransaction()/updateInTransaction()/deleteInTransaction()

mDb.setTransactionSuccessful()

mDb.endTransaction()

}

beginTransactionWithListener中调用onBegin()方法,主要实现了事务处理的前期工作。endTransaction()中调用onCommit()方法,主要根据事务的成功状态,来进行数据提交。

而如何判断是否为多操作,ContactsProvider模块通过在SQLiteContentProvider文件的applyBatch()方法中设置标志变量来实现。

单表操作都是简单通过Uri定位匹配,从而完成数据库操作,实现上比较简单,就不多作分析。而多表操作,主要都是通过构建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涉及到多个表的数据变化。最为常见的则是联系人的增删改,所以将联系人的增删改做主要的分析。联系人数据会涉及到raw_contacts表,contacts表,data表,name_lookup表,phone_lookup表,mimetypes表。

raw_contacts表会使用contacts表的_id,contacts表会使用raw_contacts表的_id,data表会使用raw_contacts表和mimetypes表的_id,name_lookup表会使用data表和raw_contacts表的_idphone_lookup表会使用data表和raw_contacts表的_id.

Contacts的数据存储(四)

下面将主要描述联系人的增加,删除,修改:

      联系人增加

用户在联系人新增界面,填入需要的联系人信息数据,比如名字,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信息,用户点击保存时会通过EntitySet.buildDiff()方法进行构造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先构造带有RawContacts.CONTENT_URI的数据,然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的mimetype类型,构造带有Data.CONTENT_URI的数据。最后会调用applyBatch()函数进行数据写入。

调用applyBatch()函数过程中,会读取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而数组的每一条记录都会带有一个URI,通过匹配URI,找到对应的表进行插入操作。操作成功后得到返回结果,并对关联数据mValuesBackReferences中的字段值进行更新。

 

获取mimetype,并根据mimetype类型数据,获得不同的DataRowHandler,进行data数据的写入。(data数据操作具体见Data表数据增加、修改、删除章节)

   联系人修改

用户在联系人编辑界面,更改需要修改的数据,比如名字,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信息,用户点击保存时会通过EntitySet.buildDiff()方法进行构造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先构造带有RawContacts.CONTENT_URI的数据,然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的mimetype类型,构造带有Data.CONTENT_URI的数据。最后会调用applyBatch()函数进行数据更新。

调用applyBatch()函数过程中,会读取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而数组的每一条记录都会带有一个URI,通过匹配URI,找到对应的表进行更新操作。操作成功后得到返回结果。

 

获取mimetype,并根据mimetype类型数据,获得不同的DataRowHandler,进行data数据的更新。(data数据操作具体见Data表数据增加、修改、删除章节)

   联系人删除

用户在联系人列表选择联系人的删除,本地联系人url匹配只是删除contacts表中的数据,标记raw_contacts表的字段deletde为1,而Data表的数据并没有发生变化。url匹配删除Sim卡联系人或者同步联系人时删除,会直接删除raw_contacts表的数据,并触发触发器raw_contacts_deleted,将data表,agg_exceptions表,contacts表的数据全部删除。

 

当用户进入到联系人编辑界面,删除某个数据。也就是只对联系人的data数据进行删除,而联系人数据未发生变化,这样会根据删除内容获得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最后会调用applyBatch()函数进行数据更新。

调用applyBatch()函数过程中,会读取ContentProviderOperation数组,而数组的每一条记录都会带有一个URI,通过匹配URI,找到对应的表进行删除操作。操作成功后得到返回结果。

最后根据mimetype类型数据,获得不同的DataRowHandler,进行data数据的删除。(data数据操作具体见Data表数据增加、修改、删除章节)

   Data表数据增加、修改、删除

前面关于联系人数据的增删改时,最后对data表的操作,都是通过mimetype获得对应类型的DataRowHandler,从而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在ContactsProvider2初始化时,会创建HashMap来装载DataRowHandler,具体常见ContactsProvider2.java中的initDataRowHandlers()函数。但涉及到data数据操作时,会根据其mimetype,获得HashMap中指定的DataRowHanlder,进而执行指定DataRowHanlder中定义的insert,update,delete方法。

目前ContactsProvider主要提供的DataHandlder继承关系图:

1)       EmailData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email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先插入data表,然后获取邮箱地址@前的字符串,并插入到name_lookup表。

修改操作:先更新data表,然后删除name_lookup表中的指定数据,重新获取邮箱地址@前的字符串,并插入到name_lookup表

删除操作:先删除data表,然后删除name_lookup表数据

2)       PhoneData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phone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判断是否包含电话号码,包含的话先插入data表,然后更新phone_lookup表,不包含的话直接插入data表。

修改操作:判断是否包含电话号码,包含的话则更新data表,然后更新phone_lookup表,不包含的话直接更新data表。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更新phone_lookup表为空

3)       OrganizeData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organization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获取company和title字段值,先插入data表,然后将company和titile分别插入name_lookup表。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删除name_lookup表数据,重新获取company和title字段值,并将其插入到name_lookup表。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删除name_lookup表

4)       NicknameData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nickname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获取nickname字段值,先插入data表,如果nickname不为空,插入到name_lookup表。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删除name_lookup表数据,重新获取nickname字段值,并将其插入到name_lookup表。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删除name_lookup表

5)       GroupMembership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group_membership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插入data表,调用更新contacts和raw_contacts表中的contact_in_visible_group字段。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调用更新contacts和raw_contacts表中的contact_in_visible_group字段。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调用更新contacts和raw_contacts表中的contact_in_visible_group字段。

6)       PhotoData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photo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插入data表,调用更新contacts中的photo_id字段。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调用更新contacts中的photo_id字段。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调用更新contacts中的photo_id字段。

7)       StructedName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name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插入data表,通过函数insertNameLookupForStructuredName和insertNameLookupForPhoneticName插入name_lookup表两条记录。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删除name_lookup表数据,并通过调用函数insertNameLookupForStructuredName和insertNameLookupForPhoneticName重新插入name_lookup表两条记录。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删除name_lookup表数据。

8)       StructedPostalRowHandler

主要处理mimetype为postal-address的data数据。

插入操作:插入data表。

修改操作:更新data表。

删除操作:删除data表数据。

9)       CommonDataRowHandler

EmailDataRowHandler、OrganizationDataRowHandler、PhoneDataRowHandler、NicknameDataRowHandler继承与CommonDataRowHandler。

CommonDataRowHandelr主要的数据操作,只是简单的对data表的增加、删除、修改。

10)    CustomDataRowHandler

CustomDataRowHandler继承与DataRowHandler,主要功能:当用户通过mimetype获取HashMap中加载的handler时,获取的handler为空时,则创建CustomDataRowHandler做为数据处理的handler。

CustomDataRowHandler主要的数据操作,也只是简单的对data表的增加、删除、修改

Contacts的数据存储(五)

以上几篇都是转载,找不到原作者信息了,也不贴原链接了。

个人读后的收获有以下几点,这几点是我原来都比较模糊的:

(1)用户在联系人列表选择联系人的删除,本地联系人url匹配只是删除contacts表中的数据,标记raw_contacts表的字段deletde1,而Data表的数据并没有发生变化。url匹配删除Sim卡联系人或者同步联系人时删除,会直接删除raw_contacts表的数据,并触发触发器raw_contacts_deleted,将data表,agg_exceptions表,contacts表的数据全部删除。

 由此我想到了联系人主界面,可以随时选择删除一个联系人,于是代码跟下去,发现数据源果然是contacts表,这样删除完了之后再重新查询,或者强制adapter更新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感觉上联系人数据就彻底删除了。果然这样做是正确的。

(2)在看搜索联系人的相关知识,发现Android原生系统是支持汉字全拼和汉字简拼查询的,查询的部分是在ContactsProvider2.java里面做的,但是对于拼音的获得以及存储是这样实现的:

HanziToPinyin.java是将汉字转换成对应的拼音的最原始的文件,ContactLocaleUtils.java对其进行了一层包装,负责提供对外的接口,这个类里面getNameLookupKeys(String name)获取了汉字的全拼拼音和简拼拼音(每个字拼音的首字母),存放在一个HashSet类型里。实际上,name_lookup表里的normalized_name并不存储这个拼音信息,这个信息存储在search_index_content表的c2name列里,搜索时c1content 或 c2name 或c3tokens就会将这个信息匹配出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