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pring 框架整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用办公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9:45

spring AOP

  • 面向切面编程缘由和为解决的问题

OOP引入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概念来建立一种对象层次结构,用以模拟公共行为的一个集合。当我们需要为分散的对象引入公共行为的时候,OOP则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是说,OOP允许你定义从上到下的关系,但并不适合定义从左到右的关系。例如日志功能。日志代码往往水平地散布在所有对象层次中,而与它所散布到的对象的核心功能毫无关系。对于其他类型的代码,如安全性、异常处理和透明的持续性也是如此。这种散布在各处的无关的代码被称为横切(cross-cutting)代码,在OOP设计中,它导致了大量代码的重复,而不利于各个模块的重用。

而AOP技术则恰恰相反,它利用一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并将那些影响了多个类的公共行为封装到一个可重用模块,并将其名为“Aspect”,即方面。所谓“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AOP代表的是一个横向的关系,如果说“对象”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中封装的是对象的属性和行为;那么面向方面编程的方法,就仿佛一把利刃,将这些空心圆柱体剖开,以获得其内部的消息。而剖开的切面,也就是所谓的“方面”了。然后它又以巧夺天功的妙手将这些剖开的切面复原,不留痕迹。

使用“横切”技术,AOP把软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业务处理的主要流程是核心关注点,与之关系不大的部分是横切关注点。横切关注点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经常发生在核心关注点的多处,而各处都基本相似。比如权限认证、日志、事务处理。Aop的作用在于分离系统中的各种关注点,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分离开来。正如Avanade公司的高级方案构架师AdamMagee所说,AOP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应用程序中的商业逻辑同对其提供支持的通用服务进行分离。”

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利用截取消息的方式,对该消息进行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行为的执行;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式,引入特定的语法创建“方面”,从而使得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间织入有关“方面”的代码。

  • 一般用于解决的问题

需要打印日志的函数分散在各个包中,只能找到所有的函数体,手动添加日志。然而这些日志都是临时的,待问题解决之后应该需要清除打印日志的代码,只能再次手动清除!

类似1的情况,需要捕获异常的地方太多,如果手动添加时想到很可能明天又要手动清除,只能再汗。OK,该需求相对比较固定,属于长期监控的范畴,并不需求临时添加后再清除。然而,客户某天要求,把其中20%的异常改为短信提醒,剩下的80%改用邮件提醒。改之,两天后,客户抱怨短信太多,全部改成邮件提醒…

该需求通常用于监控某些函数的执行时间,用以判断系统执行慢的瓶颈所在。瓶颈被解决之后,烦恼同情况1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