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常用方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c语言md5加密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16

1、html()方法

功能:设置或获取元素中显示的内容。

2、css()方法

功能:设置或获取元素的某项样式属性

3、attr()方法

功能:设置或获取元素的某项属性值;attr()方法获取元素的类别名称,并将名称显示在页面中

4、hover() 方法

功能:当鼠标指针悬停在被选元素上时要运行的两个函数。

该方法触发 mouseenter 和 mouseleave 事件。

5、fadeIn() 方法

功能:逐渐改变被选元素的不透明度,从隐藏到可见(褪色效果)。

注释:隐藏的元素不会被完全显示(不再影响页面的布局)。

提示:该方法通常与 fadeOut() 方法一起使用。

$(selector).fadeIn(speed,easing,callback)

6、Touchslider

优点:

1)兼容性好,适用于主流的桌面及移动(基于Weibkit)浏览器,且同时兼容鼠标和触摸操作

2)性能优秀,在 Android 和 iOS 等移动平台上的交互表现非常流畅

3)可塑性高,通过插件本身的设置再配合 CSS 可以打造成幻灯片、走马灯等多种交互效果

不足:

1)依赖 jQuery,需要额外加载 Javascript 脚本资源

2)插件默认会将第二页的内容隐藏,如果想要平铺展示则需要修改 Javascript 脚本

7、bind() 方法

功能:向被选元素添加一个或多个事件处理程序,以及当事件发生时运行的函数(绑定事件处理函数)。

$(selector).bind(event,data,function,map)

8、trigger() 方法

功能:触发被选元素的指定事件类型。

语法:$(selector).trigger(event,[param1,param2,...])

使用 Event 对象来触发事件:规定使用事件对象的被选元素要触发的事件。

语法:$(selector).trigger(eventObj)

9、val() 方法

功能:返回或设置被选元素的值。

元素的值是通过 value 属性设置的。该方法大多用于 input 元素。如果该方法未设置参数,则返回被选元素的当前值。

$(selector).val(value)

10、post() 方法

功能:使用 HTTP POST 请求从服务器加载数据。

$(selector).post(URL,data,function(data,status,xhr),dataType)

11、trim()函数

功能:用于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白字符。

该函数可以去除字符串开始和末尾两端的空白字符(直到遇到第一个非空白字符串为止)。它会清除包括换行符、空格、制表符等常见的空白字符。属于全局的jQuery对象。

12、slideUp() 方法

功能:以滑动方式隐藏被选元素。

注意:隐藏的元素不会被完全显示(不再影响页面的布局)。

提示:如需以滑动方式显示元素,请查看 slideDown() 方法。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