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http协议构成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很萌的网络歌曲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7:57

在学校里,有一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专门讲到过http,以前做web开发急功近利,也没仔细研究过它,只能够分清GET和POST的区别,但对http协议的细节的理解是编写WEB程序的开发人员必须的,今天详细的学习了下它的构成,分享如下:
http请求由3部分构成:
1、请求方法 和 URI及使用的协议
2、请求头
3、请求正文
例如:
GET /Login/login.jsp HTTP/1.1
Accept:/
Refer:http://www.find908.com/Login/
AcceptLanguage:zh-cn
User-Agent:Mozilla/4.0 (compatible;MSIE 6.0;windows NT 5.1;SV1
Host:www.find908.com
Connection:Keep-Alive
Cookie:******
我们用谷歌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然后按F12可以看到下面信息
这里写图片描述
针对性的详细说明一下:
HTTP1.1支持的请求方法有GET、POST、HEAD、OPTIONS、PUT、DELETE和TRACE
请求中包含许多有关客户端环境和请求正文的有用信息。请求头可以指定浏览器接受的字符集以及授权信息。
Accept: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Accept-Charser:浏览器可以接受的字符集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方式。如gzip,通过返回gzip编码的HTML页面,多数情况可以减少5倍左右的下载时间
Accept-Language:浏览器所希望的语言类型
Connection:表示是否持久连接,Keep-Alive是持久连接,优点是当页面包含多个元素时,能够显著的减少下载所需的时间

http响应亦由3部分构成:
协议和状态
响应头
响应正文

协议和状态码
HTTP/1.1 200 OK
状态码中:200表示请求成功、500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404表示没有对应页面

响应头
HTTP响应头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服务端的有用信息,如服务器的类型、内容类型和长度

响应正文 就是请求返回的正文
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