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学习(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nginx 访问 403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4:15

定义: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比较小的,有着相同形式的问题。


条件:(1)必须能够鉴别出一个简单情景,并且该情景的答案的容易确定的。

            (2)必须能够确认一个递归的分解方式,能够将问题的复杂实例分解为更小的,具有相同形式的问题。


当计算机完成对递归函数的一次调用时,它执行的是和调用其他函数同样的过程。

在理解递归程序时,必须能够抛开底层的细节,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个计算层次上。

在这个层次上,只要一个递归调用的参数在某些方面能比前一个参数更简单,那么就可以认为递归调用都能够自动的得到正确的答案。

递归的实质是将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通过调用完全相同的函数来解决。


#include<stdio.h>//首先理解该函数的作用是为计算第n个斐波拉契数int fib(int n){// 能够很容易确定的一个简单情景,并且答案已知    if (n == 1 || n == 2)        return 1;//返回第(n-1)个斐波拉契数与第(n-2)个斐波拉契数的和,就是第n个斐波拉契数    return fib(n-1) + fib(n-2);}int main(){    int n;    scanf("%d", &n);    printf("%d\n", fib(n));}
当在调用fib(n-1)和fib(n-1)时,不用关心怎么能计算出来,因为fib函数的作用就是计算第n个或是第n-1个,第n-2个。。。第1个等的斐波拉契数,就当做一个普通函数进行调用。

在每一层的调用中,n的值都会不断减小,这样求第n个斐波拉契数就逐渐变成求第n-1个和第n-2个斐波拉契数,再转换为求第n-2个和第n-3个斐波拉契数。。。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求第一个和第二个数,便层层返回,最终求得第n个斐波拉契数,得到解。这过程中,就将原问题,划分为与原问题相同的规模更小的子问题。


参考《程序设计抽象思想》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