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形安神:墓祭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全景看房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5:14
清明又近,桃花柳绿中,扫墓寄托哀思已经成为不忘前辈,谁也不敢不祭的一种民俗。我原写过一篇《清明》,在考证清明这个节气中,说到唐时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用拜扫礼。但拜扫的前提是,因为下等百姓死后没有庙享

之前,学士们坚持古无墓祭。唐代大学士杜佑(735-812)编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典》,引用东晋傅纯对墓与庙的意味不同,区分是很严格的:傅纯说,棺墓的目的是为藏形,送形而往,是为抑制凶;而立庙,以桃木安神,迎精而返,是供奉于吉。也就是说,墓是送形,立庙是迎神而归,所以要奉祀。傅纯的说法,此墓庙之大分,形神之异制也。我觉得,古人这套认识很先进,死后复归泥土,形销而变为轻盈之神,所以不必立冢更不必立碑,而迎神而归,所以家里应有庙堂,庙堂安神,供奉是吉。

唐朝开始敕寒食扫墓的依据是《论语》中曾子问,宗子(嫡长子、皇族子弟)去在他国,百姓又无爵而居者,可以祭吗?孔子就说,向墓而为坛,以时祭。在墓前就近立坛而祭,这是在家无条件的前提下。他接着说,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祷告于墓,还是送;祭于家,还是迎而安神。

过去提倡所谓移风易俗,老祖宗的规矩都给打破,现在大家都开始重新建立天地人关系,墓祭的问题似乎又有必要厘清了。如果大家都有了藏形与安神的认识,就不必到处墓地,本是藏形的荒冢成为累赘,而家家祖先也就都有敬奉、安享之处了。

我们老祖宗的藏形安神说,真比西方的丧葬形式先进。有了墓,就有了“鬼,而迎回家中,还是生活在一起,只不过同室而有形无形之分。

0 0
原创粉丝点击